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诗四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我国发展得最有成就的文学体裁分别有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新课导入文西中学L.S.Y考试中常遇到的考察形式1、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烘托的气氛。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4、鉴赏诗歌中的“妙词”“妙句”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边塞诗、闺怨诗、思乡诗等鉴赏诗歌能读懂题目意象特殊词句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作者情感的载体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注释把握感情的切入点作者明确风格了解时代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观沧海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他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走近作者作者生平馆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北方。《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édànsǒngzhìsèzāi观沧海曹操自学指导一(3分钟)读准字音和节奏,翻译诗的内容碣石()澹澹()竦峙()萧瑟()jiédànsǒngzhìxiāosè字词积累整体感知1.本首诗以哪个词统领全篇“观”,强调了登碣石的目的。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哪些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小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言绝句)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写作背景及缘由2、诗人简介3、理解题意4、诗句分析5、把握情感分五步走1、写作背景及缘由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荒地”龙标做龙标尉。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2、诗人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著有《李太白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送别诗,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诗不重伤离重慰别,格调高昂爽朗大气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间他被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读诗品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理解题意闻:听说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所以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注释〖注释〗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子规:即杜鹃鸟。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4、诗歌分析,体会意境。①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渡过五条溪水——写景兼点时令。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杨花”即“柳絮”,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寓意“漂泊无定”。“子规”,又叫杜鹃鸟。常在夜间啼叫,声音凄苦。这里写子规,实际上借以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品诗欣赏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杨花,子规的啼鸣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3)烘托心情:与友人分离的痛苦;痛惜,悲痛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4.写景的目的: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奔赴夜郎之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品诗欣赏“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这一奇特的景象,既饱含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总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子规闻道过五溪愁心明月轻风抒情写景叙事铺垫主题: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杨花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课外知识拓展延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且听风吟阁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题。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细读感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更替如此匆匆,怎能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离家日久,而此时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尾联的作用,与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示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待,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要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马致远且听风吟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