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分享的书名是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早就听说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很好,我低段的从教经验不是很丰富,于是选择看这本书希望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如果只看这书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想很多人都会以为这位薛老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教一年级,能做到心平气和?可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读薛老师的书,我被感动着,有些细节读过一遍又一遍,读过之后仍是心生感动。首先感动于薛老师的教育激情和教学技巧:“教一年级的好处是能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这是薛老师开学初写道的,想得多好啊!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薛老师却以掩饰不住的教育激情、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是呀,只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的心才会平和下来,我们的声音也才会动听起来。孩子们眼中的老师,才会是温柔的。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不但自己轻声慢语,还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要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为培养孩子的静气,薛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师自己先小声说话;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午休时,学生看课外书放上轻柔的音乐,每天坚持看20分钟的课外书。放学时偶尔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名字,你就可以到门口去了。”是的,当铃声一响,学生便急忙整理书包,根本就没耐心听你布置作业,背起书包就想走。这时我学着薛老师用一用静寂游戏,我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时,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轻,效果真好,不但赢得了课堂秩序,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的品性。另外她还善于发挥了“音乐的力量”,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这种将优美的音乐引进课堂,让孩子在课堂上聆听高雅的音乐,能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其二、感动于薛老师真诚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不会真正飞上蓝天。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薛老师的叙述中,有大量的与家长对话的内容。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而最让人不忘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的是告家长书的做法。按薛老师的说法是给家长的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21周,写了21封信。信中有对学生知识点的强调,有让家长在家辅导时突出的重点,有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有近期班级及学校工作布置。这些信是一名老师对家庭教育作用的延伸,并是老师与家庭沟通艺术的直接证明。其中,大量的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优秀的表现,如背诵好的人名,写话好的语句及人名,考试好的人名等等,这无形中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鞭策。所以,21封信,涉及到学校,班级工作的所有方面,这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效,不要问,跟着我来就行,多好。同时她还要求家长都能写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师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配孩子有效地学习。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其三感动于薛老师的读书精神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自读师范时起,她就以广博的阅读而闻名于同学间。及至工作,更是恋书成癖。《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随处可以看到薛老师读书的影子——“因为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读完了,于是自27日直到昨天,整整5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点浮躁之气生,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像这样的句子如飘落的花瓣,散了一地,熏香着每一页书,也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在她看来,阅读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几天不读书,就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更难得的是薛老师还引领着学生、家长一起读书。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就可以看。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家长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一本。薛老师说得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羞愧。想想自己呢,一年中又读过几本书呢?于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整日觉得苦闷与压抑,烦躁与愁苦,正是少了书的滋润啊。因为我遗弃了书这一精神食粮,迷失了自我。是呀,身为今天的老师,我们其实很需要读书,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有深度……从今开始,重拾自己。手捧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决定跟着薛老师的脚印——于是每天晚上再忙再累,也看上几页书,同时告诉学生每天在睡觉前看20分钟注音的书。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以我拙笔、以我平庸实在难以看透、说出其内涵,还是在继续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中理解、反思、实践吧。这样,或许可以学会心平气和,学会日不间断的读书,学会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学会……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请先看下面几句摘抄: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激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读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突出表现。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特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不知道看完这只言片语,同样作为教师的你有什么感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安徽省一位一线教师薛瑞萍的每日记载,用教育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她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这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第三部分:和平也辐射。收录了她的的帖子带给周围人的影响的见证。第四部分: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赫姆林斯基、洛克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走进一年级的同时我也走进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整本书没有高深的语言却有着娓娓叙来的亲切,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深刻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智慧深深的感动并打动了我。感悟一:常规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刚入学的孩子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但薛老师不是这样。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首先得培养学生的静气。让孩子学会安静,这提得多好啊!一个好的班级决不是靠吼、喊、骂、叫出来的,嗓子喊哑,决不是我们追求的为师境界。“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如处子,动若脱兔。”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求知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书汲取知识?为培养孩子的静气,薛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师自己先小声说话,以静传达静;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午休时,学生看课外书放上轻柔的音乐,每天坚持看20分钟的课外书。放学时偶尔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名字,你就可以到门口去了。”是的,当铃声一响,学生便急忙整理书包,根本就没耐心听你布置作业,背起书包就想走。这时我学着薛老师用一用静寂游戏,我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时,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轻,效果真好,不但赢得了课堂秩序,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的品性。其次抓一日(或一周)一常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所以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养成。薛老师又有她的妙计,在黑板的左上角用拼音写上一句班规,反复强调,达到了表扬,继续抓第二个重点。有时会根据当时情况即时制订。有孩子堵门,故意不让其他人进教室。她问:“刚才堵门的是谁?”“是——“几个孩子喊。”“不许说”!全班愣住了。安静中,薛老师便说:“宣布一条新规矩:犯了错误,自觉承认,接受惩罚;不肯承认,要人揭发了才承认,加倍惩罚。”“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这是毛主席的作战理论,用到我们的常规训练中。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了。感悟二: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读着这样的真知灼见,让我不禁脸红。不多说话,不急不躁,让孩子自己慢慢体会。的确,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不能一味地和别人比。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要他努力了,就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那么学生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感悟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自读师范时起,她就以广博的阅读而闻名于同学间。及至工作,更是恋书成癖。《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随处可以看到薛老师读书的影子——“因为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读完了,于是自27日直到昨天,整整5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点浮躁之气生,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像这样的句子如飘落的花瓣,散了一地,熏香着每一页书,也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在她看来,阅读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几天不读书,就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更难得的是薛老师还引领着学生、家长一起读书。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就可以看。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家长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一本。薛老师说得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羞愧。想想自己呢,一年中又读过几本书呢?于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整日觉得苦闷与压抑,烦躁与愁苦,正是少了书的滋润啊。因为我遗弃了书这一精神食粮,迷失了自我。是呀,身为今天的老师,我们其实很需要读书,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有深度……从今开始,重拾自己。手捧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决定跟着薛老师的脚印——于是每天晚上再忙再累,也看上几页书,同时告诉学生每天在睡觉前看20分钟注音的书。“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踏着薛老师的脚印,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让心平气和辐射开来吧!让我们放大孩子们身上的优点,温柔以待,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不一样的、珍贵的一年级。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在心平气和中让教育变得越来越美!如何培养班级安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