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为顾全大局,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1941年1月,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当部队到达皖南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1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历史背景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从客观上讲,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必然结果从主观上讲,则是由于中共对形势判断的过于乐观和皖南新四军军事行动部署不周、指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皖南事变已经到了41年。这个时候国军和日军之间的战线已经基本稳定,日军想继续西进威胁重庆政权很难,加上这时日本已经确定了南下计划,着手准备太平洋战争,也不太有动力继续西进。所以日军对老蒋政权的威胁已经大大减小。相对的,老共对老蒋的威胁也就相对的增大。那时候希特勒尚未侵入苏联,日本也未偷袭珍珠港。国际总体形势从表面上看,还处于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缓期。皖南事变使中国共产党彻底抛开对国民党的幻想,成为新四军乃至全党全军在抗日战争中发展的历史转折点。皖南事变的发生,根源在于国民党蓄意制造、精心策划的反共阴谋,黄桥、曹甸战役只不过是导火线;皖南新四军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情势,造成北移行动被迫后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项英不愿北移;叶挺与项英的关系微妙,但这并不是他们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造成的;战场指挥不当和地形气候原因,也是新四军行动失利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确方针。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对国民党顽固派从政治上和宣传上进行了猛烈反击。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的声讨。中共中央军委还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其反共活动。1941年2月,蒋介石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惊醒和教育了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身。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同情,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