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作者简介:回忆我的母亲朱德阅读文章:1、注意本文生字生词,重点字词!2、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佃农()祖籍()仪陇()溺死()劳碌()私塾()衙门()横蛮()不辍劳作()饱尝()妯娌()和睦()差役()迁徙()diànjílǒngnìlùshúyáhèngmánchuòchángzhóulimùChāiyìxĭ字音字形:1、不停地劳动(耕作)。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6、到处向人家借钱。不辍劳作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为富不仁吃大户东挪西借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回忆录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什么体裁?(一)(二)(三)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1)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2-15)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16-17)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分段归纳。段落结构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哪一句?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分析课文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二、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时间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母亲的个性品质“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同情贫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朴素的阶级意识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勤劳,热爱劳动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不辍劳作热爱劳动,勤劳一生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作者小时候(记忆时起)1895~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抗战以后1944年母亲的往事母亲的品质1、养大八个孩子2、不和任何人吵架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5、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支持革命性格和蔼支持我读书勤俭节约同情穷人坚持劳动连线思考:1.课文通过什么线索?按什么顺序将这些小事连为一体?2.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叙事方法倒叙顺叙作用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使文章的脉络清楚·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小结2—13自然段内容2.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阅读第14-15自然段1.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四、阅读课文16-17自然段1、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①痛悼母亲的离去;1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2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32、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朱德同志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创造了”:“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品味语言:1.文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2.“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话“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不能。“能”、“一定能”表达了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探究主题课后练习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