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2评级主体华微电子(前身是吉林华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吉林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营长虹机器厂、广州乐华电子有限公司、厦门永红电子有限公司和吉林龙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为6,800万股,其中华星集团占总股本的97.06%。2001年2月20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5,000万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360”;股本总额11,800万股,华星集团持股6,600万股,持股比例为55.9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03年12月24日,华星集团将所持3,350万股华微电子国有股转让给上海鹏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原上海盈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鹏盛”);转让完成后上海鹏盛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06年6月华微电子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股本总额52,160万股,上海鹏盛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86%。华微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功率分立器件的设计、芯片加工、测试封装和产品销售业务。公司主要生产晶体管、二极管、软快恢复二极管、阻尼二极管、可控硅、半导体放电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产品应用于家电、绿色照明、计算机及通讯、汽车电子等四大领域,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如表1所示。表1公司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主导产品主要用途彩色电视机用功率晶体管普通CRT电视机行输出电路的开关晶体管和电源电路的开关晶体管;“高清、数字”CRT电视机行输出电路的开关晶体管机箱电源用大功率晶体管台式电脑电源的开关晶体管电子镇流器、电子变压器和节能灯用大功率晶体管电子镇流器、电子变压器、大功率一体灯的开关晶体管单向、双向可控硅汽车、摩托车自动点火装置;调光、调温、调速等控制器电路半导体放电管程控交换机、电话机、ISDN、FAX、MODEM和无线电遥控设备等领域的通信线路过压保护肖特基二极管计算机电源、DVD电源、各类适配器MOSFET无线电话、手机、汽车、电视机资料来源:根据公司提供资料整理华微电子的功率半导体业务是在华星集团投入的半导体资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拥有四十余年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的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封装及销售的生产经营历史,是国内昀大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吉林麦吉柯半导体有限公司、广州华微电子有限公司等6个合资或控股子公司。公司拥有4英寸、5英寸与6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已形成芯片年产336万片,年封装30亿只的生产能力,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同行业前列。2008年度,公司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3器件制造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九位,是其中唯一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企业。截至2009年末,华微电子总资产27.66亿元,总负债12.36亿元,所有者权益15.30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0.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69%。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利润总额0.3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2.13亿元。根据公司提供未经审计的2010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截至2010年3月末,华微电子总资产27.65亿元,总负债12.17亿元,所有者权益15.48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0.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01%。2010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利润总额0.25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0.83亿元。经营环境半导体功率器件用于消费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以前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以来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速大幅下降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用于电源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的主体产品,是对电能转换和使用实施控制的重要元器件,任何电子、机电设备都需要电源电路,也都要控制一定功率的被控对象,因此在信息时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几乎一切部门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产品。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对整个节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MOSFET、IGBT(绝缘栅双25极功率晶体管)、PIC(功率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在实现电能产生、输送、转换和使用的昀佳控制、大幅度节约电能、降低原材料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空间广阔。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功率半导体的主要应用市场——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计算机领域,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等产品的产量大幅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电视机、组合音响、激光视盘机等传统产品的需求量也平稳增长,而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传统产品的新兴细分市场如LCD、PDP、高清电视等,MP3、MP4、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移动存储等数码产品以及数字家庭概念产品市场都为半导体功率器件在消费电子领域带来新的主要增长点。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4消费电子24%网络通信21%工业控制23%其他5%汽车电子5%计算机22%图1我国功率器件市场各应用领域占比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Wind资讯和公开信息整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功率器件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2~2007年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2.56%。但2008年以来,一方面由于国内消费电子、计算机等市场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向中国市场转移的速度也出现减缓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也对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此外,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也对我国分立器件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2008年我国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为828亿元,同比仅增长0.78%。2008年我国半导体产品出口大幅下滑,集成电路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1.23%,半导体分立器件出口额为2.8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9%。297.2438.3541.1673821.782823.947.223.524.422.10.78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亿元05101520253035404550%销售额增长率图22003~2008年我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情况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Wind资讯和公开信息整理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回暖,以及一系列保增长促消费的政策效应的显现,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另外,节能环保标准的提高也为半导体功率器件行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5的有利条件。从原材料市场看,钢铁、化工、硅片、铜材、煤、石油等价格的下降,为半导体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2009年4月国家正式发布了《电子信息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到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信息技术、软件、集成电路等九个重点领域,确定了电子元器件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完善集成电路体系,落实扩大内需措施,加大国家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环境等发展目标。综合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的回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为半导体行业走出行业低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照明光源领域的应用因政策扶持和产品换代而具有良好的前景照明领域对半导体功率器件的需求主要为节能灯产品。节能灯具有节能、长寿命、免维护、环保等优点,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环保节能在全球广受重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许多国家纷纷展开用节能灯取代高耗能的传统白炽灯的计划。节能灯的环保和高效特征,使得照明光源领域出现全球性的产品换代革命。除节能灯外,半导体功率器件在照明领域的另一个重要产品——电子镇流器也将有较快增长。表2各国、地区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的计划国家、地区时间计划内容澳大利亚2007年2月昀晚在2010年开始逐步禁止使用白炽灯加拿大2007年4月到2012年停止销售白炽灯美国2008年初布什签订《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宣布逐步淘汰白炽灯台湾2008年3月以5年时间全面淘汰白炽灯,2008年年底前公告全面禁止制造、进口和销售白炽灯;2008年公家机关先全面禁用白炽灯日本2008年4月2012年前停止制造和销售白炽灯欧盟2008年10月拟从2010年起禁止在欧盟销售包括白炽灯在内的高耗能家用照明设备资料来源:Wind资讯我国是全球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年产量超过30亿只,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70%以上出口国外。2002~2007年间我国节能灯生产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2008年我国节能灯产量达到32亿只,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亿只,在经济危机的宏观背景下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由于节能灯的购置价格较高和消费者的了解程度不够,我国节能灯内需市场还未大规模启动,目前用于普通照明的节能灯应用比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照明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12%左右,而采用高效节能灯替代普通白炽灯可节电60%~80%,节能灯市场潜力巨大。为促进实现节能减排,2008年初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国家将以财政补贴的方式,从2008年开始,每年推广5千万只节能灯。国家对学校、宾馆等大宗用户按每只节能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6灯供货价格的30%进行补贴,而给居民的补贴为50%。随着全球照明产品更新换代大潮的到来和国内市场对节能灯的需求在政策指引下逐步启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节能灯产量至少能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率。华微电子的光源用晶体管产品一方面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现有客户——欧司朗、浙江阳光等节能灯大厂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客户,力图扩大市场份额,使公司光源类产品保持较高增速。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半导体企业产业基础薄弱,缺失核心技术,但具有地理优势和成本优势,替代进口产品将为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基础较为薄弱,起点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国内功率器件产业目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无论整体产能还是技术水平,均是国外或外资企业占据产业主体,国内企业普遍还处于规模小、技术低、企业分散的状态,特别是核心技术上的缺失更是制约国内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市场急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国内基本都无法生产,以MOSFET、IGBT、PIC为例,2006年三大产品领域的销售额合计超过国内市场总销售额的70%,但国内所需产品90%以上需从国外进口。整体看来,美欧厂商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美国厂商包括仙童半导体(FairchildSemiconductor)、安森美(OnSemiconductor)和德州仪器(TI)以及欧洲厂商恩智浦半导体(NXPSemiconductors,即原来的飞利浦半导体)等国外传统半导体企业在我国功率器件市场居领先地位。由于这些国际大公司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内企业在与之竞争的过程中将面临资金和技术上的挑战。由于我国在初级劳动力、技术研发人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成本上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外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基地,另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功率半导体市场带来稳定的需求增长。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昀大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2006年我国的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73亿元,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达到了34%,全年实现24.38%的销售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11.6%的增长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半导体企业因为地理优势与昀终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更顺畅,更能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提供更及时、优质的后续技术服务;我国拥有巨大而廉价的技术工人资源。功率半导体行业作为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的产业,对人员成本有很高的要求,作为内资企业,和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中低端产品领域,由于没有成本优势,国外企业已很难跟内资企业竞争,目前跨国公司在一些常规产品市场中已经逐渐退出;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随着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积累,国内企业也开始加强对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