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系统论的中印边境形势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中印边境争议地区的现状,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结合地理环境,评价军事地位与作用,并简述印度在边境地区的防务存在,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等特性,分析中印边境在我国周边形势中的地位,指出周边战略要以大局为重,加强我方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关键词:中印边境;系统;中印边境争端问题由来已久,至今悬而未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军针对印度对我西南边境的袭扰,进行了正义的自卫反击,给印度以沉重教训,至今令其心有余悸。但当时的后勤补给不够,迫使我不得不采取“打而不占”的策略,打赢后决然撤兵,导致中印边境遗留问题。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试图寻求“亚太再平衡”,我周边国家为抱美国大腿,频频出招,印度就是其一,发生在去年的“帐篷对峙”事件,一度令中印关系紧张,因此,着眼新形势,不得不加强中印边境的战略准备。本文着眼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基于中印边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评价各个关键节点的军事地位与作用,简要分析印度在与我接壤地区的兵力部署状况,试图将系统论引入到中印边边境乃至西南战略方向上的分析判断上,以免由于战略上的误判,导致全局的被动。一、中印边境地区概况及军事地位中印边境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麓,处于高寒地带,地势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员难以进入。在传统意义上,中印边界线主要分东、中、西三段,但是锡金已被印度吞并,锡金曾一度成为中印缓冲地带的重要节点,因此,印度与我接壤的边界线达到四处,总长度达到1700公里,大部分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分水岭法予以划分,东段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西段和中段位于喜马拉雅山西端,每一段都存在争议领土,并且面积不小。东段争议主要集中在“麦克马洪线”,争议面积达到9万km2,中段争议领土约为2000多km2,其中东段和中段争议地区全部被印度占领。西段共有330000km2,除巴里加斯被印占据外,其余归我。印度占据我的领土面积达到9万多km2,在国际上,是非法占据他国领土面积最大的争端。1.东段中印双方在传统边界划分上,采用的是分水岭划分这一通行方法,喜马拉雅山的分水岭与导致中印双方产生争议的“麦克马洪线”有所差异,麦克马洪线没有将错那和墨脱纳入其中,墨脱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错那当时是西藏政府所在地。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就是从错那突破,攻取达旺,一直南下。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江由东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弯的地带,地形复杂,但距林芝较近,可接受来自林2芝机场的空中支援。在对印反击中的达旺主战场,中国向南是沿着“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一线进攻的。2.锡金段印度吞并锡金后,又开辟了一处与我接壤的地带,导致中印缓冲带仅剩下尼泊尔和不丹,而锡金这个缺口正好位于二者之间,我在缺口处据有亚东,可以作为一个前突据点。3.中段中段部分位于尼泊尔和克什米尔的中间地带,同时也是三段中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最近的一段,也是真正对印度构成直接威胁的部分。这部分被提及的较少,经常被有意的忽略掉,在google地图上也是完全按照印度的要求划分的,因这一部分面积小,被印度实际控制,而对我来说,到达此处较为困难,无论从东还是从西,都要绕好远的距离,并且没有可以利用的据点。4.西段中印在西段地区的争夺集中在两条山脉上,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北部的昆仑山脉,中国想把防线南移到喀喇昆仑山脉,而印度却想把边界定到昆仑山脉。此处南部就是克什米尔地区,也就是印巴历来争端区。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堪称“24小时的战略伙伴”,而此处就是中巴接壤地带,中巴的合作关系可能促使我国对此处倍加关注,前些日子,中国购得瓜达尔港的经营权,也为解决马六甲困局增色不少。此段虽然地处偏远,但位于中巴接壤地带,且有新藏公路从此处经过,作为瓜达尔港替换马六甲海峡的后续衔接,可大大缩短从中东地区输送石油到我国的距离,在西南大通道突围中,此处的地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估计会日益凸显。正在修建中的中巴铁路是对欧亚大陆桥的有效补充,途径克什米尔地区,从瓜达尔港直接到中国的喀什,这条铁路的开通将贯通我国与印度洋,有效缓解海上困局。但此处距阿富汗较近,地区不稳定给此处增加了潜在因素。在此地区,喀喇昆山脉形成两个明显的断面,一个在班公错,一个就在巴里加斯,巴里加斯距离新藏公路较近,中国如果能控制住巴里加斯地区,就能击退印度试图从西面的峡谷地区向新藏公路发动有可能的军事行动,因此,巴里加斯地位至关重要。班公错湖地区含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作为部队后勤补给用,我方一直试图占领整个班公错湖,将防线推至喀喇昆山脉分水岭,最终战略意图未能完全实现。二、印度在边境地区的防务建设只有充分摸清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意图,才能有的放矢搞建设。印度在于我边境争端防务上,一直占据主动,印度号称,只有占据了喜马拉雅山,才能确保其在此地区的防务安全,故一贯采取积极的态势,对我实施“攻势防御”的战略方针。主要体现有,一是加强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威慑与实战并重,确保对我形成持久的压力;二是展开蚕食活动,小股骚扰,小动作不断,妄图增大其在此范围的3领土面积,试图保住东段、守住中段、夺取西段;三是大力投入山地师等适应本地区作战需求的部队建设,攻防兼备,跃跃欲试。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主力仅是419部队,一个师的规模,共4个团,前线使用的最大口径火炮时120迫击炮,炮弹靠人背,没有空中支援,当时在西藏没有可供支援前线的机场,也没有适宜在当时地理条件下作战的飞机。而印军的第四步兵师在二战时就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场身经百战,受过平原训练。半个世纪已经过去,被打到新德里的沉痛教训给了印度加强防御的动力。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采用陆军和空军兼备的防御方式,并在印度整个布防局势中占据主体,共兵力2个军,8个师,人数达20多万,在错那方向部署有1个军作为预备队;空军方面,9个飞行联队,机型有幻影2000、米格27、米格29、苏30MK,等共1800多架。整体规模,与60年代相比增加了4倍,远远超过本地区的防御要求,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大大超过我军在此地区的部署。在炮兵方面,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发展迅速,装备有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径,射程在40公里以上,适宜山地作战;及俄罗斯的M-46,130毫米口径火炮。并且,印度还在研制射程70公里的火炮,在山地作战中,炮火主动权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印度还布防射程150公里的战术导弹群。在此地区,印度重点加强山地师建设,以适应与我在山地开展的战争,边境地区部署有9个山地师,特别是80年代以来,印度投资大量军费,在中印边界地理环境异常复杂的拉达克地区全面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从印度军事力量在边境地区的部署可以看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本国的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印度时不时就采取小范围动作的行径,该如何应对,是考量我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三、基于系统论的西南战略方向困局分析中印边境是我国西南战略方向上的节点,其稳定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外围战略的安危。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周边邻国众多,形势复杂,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重返亚太地区,寻求新的霸权,为周边增加了更多不稳定因素,如印度、越南等一些国家,依附于美国佬的大腿,不时对我煽风点火,妄图制造事端。周边形势是一盘棋,中印关系关乎中印边境安全,关乎西南战略安全,关乎整个周边形势稳定。1.系统的特性简单来讲,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系统整体性突出强调组成具有新功能的有机整体的各个要素的作用,各个要素一旦形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系统的各个要素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层次性指的是构成系统的不同要素间的主次轻重关系,由于系统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差异,使其4在等级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性,系统层次是分级的,低层次从属于高层次,高层次制约着低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往往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系统开放性指的是不同系统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系统开放才得以向上发展和稳定存在,才得以将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系统对环境的输入做出反应,反过来又影响环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也使系统的潜在可能性得以发生。系统目的性指的是组织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其发展变化总是趋于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这也就决定了系统的可控性和可预见性。系统稳定性指的是开放的系统在于外界交流的条件下具有趋于稳定的能力,能够自我调节,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维持住固有的状态和功能。系统的稳定性突出在稳定与失稳的矛盾中把握稳定性。2.基于系统论的西南战略方向困局分析首先,基于系统整体性,通盘考虑。中印边境问题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从近些年不定时的凸显来看,与周边整体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与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虽然在空域上是隔开的,但是从我国主权来讲,具有一致性,都是构成我国领土领海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周边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有时可以看出,是美国大佬的后方施力导致诸国群起而攻之。我国作为疆域大国,要从整体布局出发,看清小冲突背后的大阴谋,小不忍则乱大谋。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在《国际事务》杂志上所评论的:“印度的战略是利用中美间的冲突,来部分充当美国的一个代理人,抵抗中国的威胁,以此摆脱印度的孤立状态。”其次,基于系统层次性,抓住中印边境争端的主要矛盾所在以及中印关系的关键。中印在历史上虽然发生过冲突,但是同为前进中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均是两国当前要务,要寻求在发展中的合作点和利益共同体。其次,基于系统开放性,寻求缓解西南边境主权问题的其他渠道,寻找共同合作的利益点。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在提高相互投资规模和在能源、科技、环保等领域合作水平,择机启动两国区域贸易安排谈判方面存在共同需求。再之,基于系统稳定性,耐住性子,放眼长远。印度一度将印度洋作为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将其视为自家的大洋,着力发展海军实力就是明证,同时将喜马拉雅山作为维护其南亚霸权的屏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边境一战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稳定。美印作为实力不对称的两方,正如印度学者所指出:“从历史上说印度既不强烈敌视也不完全信赖华盛顿,美国和印度之间平淡的联系也确保印度不会情愿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最后,基于系统目的性,加强自身实力才是王道。无法首先击退别人的指指点点,就注定是个弱者。近些年来,青藏公路开通,在西藏修建机场,开辟运输通道,这些是进步,是在军事准备路途上迈出的坚实步伐。但我在西南边境地区的部署还是太过薄弱,此次军改,成立西南战区,定会加强西南边防力量,5印度加强山地部队等配套军事斗争准备值得我们学习,加强因地制宜的军种建设。随着中国不断的崛起,美国试图寻求亚太再平衡,导致了我国周边局势小打小闹不断,但幸好没有恶化的局势。国家周边关系是一盘棋,要着眼整体,抓住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近年来,印度在边境地区活动日益频繁,中印边境作为潜在的战略方向,只有在前期做好战争准备,才能在战争真正来临时,不慌不乱。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获得对瓜达尔港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经营权,连接瓜达尔港与我国喀什的重要通道,离我国西南中印西段边境不远,因此,中印边境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战略通道安全。印度对此地区加强军事存在的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置,看清其想向美国示好的企图,有针对性的加强前期战略准备和部署。参考文献:[1]于红梅.中印边界问题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11.[2]张海誉.中印边界安全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3]尚劝余.中印边界战争三题[J].南亚研究季刊,2010,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