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及其管理兰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临床上生命体征严重不稳或潜在危及生命的任何因素,都是该学科工作与研究的内容。•重症医学科(ICU)是危重病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危重病医学的定义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定义:对因创伤或疾病而危及生命或导致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干预和多个功能监护的医学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现代化设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病房•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标志着一所医院综合医疗整体水平及能力重症医学科(ICU)ICU的功能(病人、仪器、人员)监护是手段,治疗是目的—监控1、危重病人集中收住于ICU内,便于监护和观察病情变化。2、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及一流的护理。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ICU的功能侧重于研究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如SIRS、ARDS、ARF、DIC和MODS等。这些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变化快、处理难、死亡率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基础的病理生理变化,任何一门专科独立完成都力不从心。•任何一个专科医师都具有一定救治危重病的经验,但毕竟不是其长项,按现代重症医学标准衡量,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不论是在能力上还是经验上都是欠缺的。•重症医学的发展改变了危重病人在救治过程中各专科各自为政的局面,把救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60年代外科领域的五大里程碑OrganTransplantationMedicalImaginationTPNICUKeyholeSurgery重症医学发展历史国外:•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给于外科手术病人特别管理的重要性。•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专门为术后病人设置“小房间”,这便是ICU的雏形。重症医学发展历史•上世纪20年代,这种“小房间”被正式命名为“术后恢复室”。•50年代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进“术后恢复室”向更高层次发展。在1952年的夏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质炎疫情。国外:铁肺国外•1958年,Zbsen等报道了259例此类病人加强监护和治疗的经验,又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ICU重要性的认识,开始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另外,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应用于临床和推广,以及缺血心肌再血管化的开展,为现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并显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重症医学发展历史•到60年代,由于临床的需要,分科愈益细致,危重病人亦不断增加,加之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监护仪器和新诊断设备的问世。•各种ICU相继建立,如冠心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CU)、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P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SICU)等。•几乎每一个专科均有它们自己的专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国外:重症医学发展历史•ICU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重症医学的实践和发展。•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宣告成立。•这表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及ICU作为重症医学主要的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国外:Search重症医学发展历史•1984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ICU病房•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建立ICU•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成立•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近年,各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国内:重症医学发展历史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重症医学底子薄,专业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2008年7月4日,国家对重症医学学科进行了认定,在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有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学科号320.58•卫生部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增加“重症医学”为一级诊疗科目,颁布《重症医学学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完成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并在随后列入医院诊疗科目及职称晋级考试科目重症医学发展历史•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中,对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了明文规定。•2009年2月23日,卫生部再次宣布,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其发展,推出《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医疗机构以此为标准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国内:学科建设:我院重症医学科发展•2011年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投资500万支持专科发展•医院追加1000万项目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医生培训、医疗技术研发等,以解决疾病诊疗为核心的专科能力建设一般情况下属麻醉科领导,作为麻醉复苏室专门收治术后病员,病情稳定或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入其他病房。功能较为单一,临床经验缺乏,对较为复杂病例处理困难。麻醉复苏室ICU模式ICU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专门收治某专业病员,对该专业危重患者的抢救有较丰富的经验。但对其他专业问题了解不多,容易造成误漏诊甚至贻误抢救时机。ICU模式专科ICU为一单独临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处理。病员来源于院内各科室,这种模式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监护以及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综合性ICUICU模式ICU配备有完整的护理队伍,没有或仅有少数ICU医师。患者的处理基本由相关科室的医师决定。其优点:专科问题的处理比较及时,但全身病变的观察和控制容易疏漏,死亡率较高,ICU在这种模式中仅发挥了看护作用。全开放式ICU管理方式ICU有完整的医疗护理队伍,全面负责患者的医疗与护理工作。其优点: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全身病变,患者存活率明显增高。但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的发现与处理不如专业医生,由此可能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全封闭式ICU管理方式综合开放式和全封闭式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其管理采用由ICU的医师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方案和全身功能的调节,专科医生负责专科问题的处理,而护理则由ICU护士负责。半开放式ICU管理方式ICU的管理方式,以半开放式为好。这种管理方式,把ICU的优势和专业医生的经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患者的管理更加到位。同时,也可以加强ICU与专科之间的关系,增强专科医生的责任心,并可以大大减少医疗纠纷。ICU管理方式全封闭式管理是ICU的发展方向,但这种管理模式对ICU要求比较高,许多ICU难以达到。对专业性特别强的问题,如处理不好会导致许多后遗症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由此也会影响专科医生对ICU的信任。所以对全封闭式管理,不应盲目提倡和追求。ICU管理方式全开放式,严格说起来应该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ICU,因为他并不真正具备ICU应有的功能,但在ICU刚起步阶段,许多条件不具备,可以将全开放式ICU作为起步的台阶,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ICU管理方式ICU究竟应该采用哪种管理模式,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但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模式,ICU医护人员都应该谨慎的工作,一切按操作规程办事,遇有难以处理的专业问题,应该及时请专科医生会诊,协助处理,切忌盲目自大,主观臆断,否则容易导致严重后果。ICU管理方式在患者的处理上更要虚心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应该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ICU医护人员应该明白,与专科医生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ICU的发展。应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使专科医生对你信任,并为你提供患者和必要的支持,否则ICU很难生存。ICU管理方式ICU的设置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地理位置:1.方便转运病人;2.方便检查检验;3.良好的采光、通风;4.可供欣赏的景色;感染控制管理:1.双重门(锁气室)2.空气净化:空气滤器;轻度正压;负压;层流3.通道: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及尸体通道;探视通道4.洗手:5.隔离:物品、空间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安静舒适的环境:1.吸音降噪设计:包括机器、工作人员,喧哗、病人躁动吵闹、物品移动。白天45db,晚上40db,夜间25db。2.柔和的灯光:吸顶灯;壁灯;床头灯;3.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温度22-26℃;湿度60%。4.时间概念:5.工作人员休息室:良好的采光;柔和的音乐;喝点咖啡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二、ICU的设置要求ICU中的床位1.通常为医院床位2%~5%2.专科ICU往往是各自利益的代表。3.重复设置,不能充分利用资源。用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4.≥4张;8~12张;≥12张。ICU病床分布方式:大房间开放式;私人房间式;独立封闭式;二、ICU的设置要求ICU床位设计床位空间:开放式14-18m2私人式18-23m2独立封闭式20m2床位位置:病床离开墙壁,形成“生命岛”。线路、管道、设备集中于吊塔、吊梁或功能柱上。二、ICU的设置要求辅助间的设计病区内:医生办公室,治疗室,配药室,小实验室,盥洗室,设备仪器室,处置室等。ICU内病区外: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护长及主任办公室,会议室或教室,库房,配餐室,谈话间,病人家属休息室。二、ICU的设置要求ICU病区可以根据科室的地理位置,按其功能要求分若干功能区域,包括主区域和辅助区域两大部分,两者的比列为1:1~1.5。主辅区域的划分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外界对病区工作的干扰和交叉感染,而且有利于医疗的运作与病区的管理。基本设备多功能病床;设备带: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正压;足够强大的稳压器,足够的多功能插座;多参数监护系统(无创,有创)呼吸支持:气管插管箱(喉镜、插管钳、硅油、气管插管、手套等)手动辅助换气囊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雾化系统纤维支气管镜三、ICU设备要求三、ICU设备要求基本设备循环支持:监护系统(心电,血流动力学)心电图机,电复律器临时起搏器(血管鞘,临时起搏电极)容量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输液瓶悬吊装置CRRT系统护理:温控,排痰,气垫床等。中心压缩空气机。主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人工肝。小型可移动式床边CT或X线机。B型超声和超声多普勒。经颅超声多谱勒或脑电监护仪。特殊设备三、ICU设备要求四、ICU药物储备要求血管活性药镇静剂、止痛剂、麻醉剂、肌松剂止血药物雾化吸入药物ICU的管理ICU的管理ICU的宣传:ICU简介ICU主要收治范围ICU实行封闭管理:治疗管理:管道、电极、仪器、设备感染管理:增加病人(致命性)感染的可能ICU的管理领导支持和行政干预:完善的制度:加强治疗中心(ICU)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进入ICU的管理制度ICU交接班制度ICU工作常规ICU探视制度ICU医生值班制度ICU的管理ICU人员素质要求及培训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能适应紧张的工作、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训:医生、护士需一定时间的正规训练,方能进入ICU工作ICU的管理ICUICU工作人员的配备医师:1:0.8~1科主任1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2-3名;高年住院医师4-5名;与其他专科医师合作良好,以保证患者的总体治疗ICU工作人员的配备护士:1:2-4(发达国家可达5-7)护士长1-2名。一对一进行治疗护理必要时可两名护士对一名患者呼吸治疗师:其他人员:ICU的管理ICU•高危患者。•急性可逆性危重患者。ICU病人的收治ICU收治的患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大手术以后。对于另外一类患者,如急慢性疾病的不可逆性恶化、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状态等等,不是ICU的收治对象。ICU病人的收治oMODS、ARDS。o气道严重病变。o重症哮喘或哮喘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