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内容一、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了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7、体重指数: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Mass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8、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9、医院健康教育(广义、狭义):1、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又称为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10、患者教育程序:是护理程序组成部分,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二、选择题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BA.环境保护B.社会动员C.健康教育D.疾病控制E.学校卫生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CA.生物学因素B.卫生服务因素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D.环境因素E.社会经济因素3.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制定计划的EA.整体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从实际出发原则E.弹性原则4.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A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信息传播D.技能发展E.组织方法5.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BA.对项目有决策权的人群B.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C.对建议行为采纳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群D.对计划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的人群E.参与项目的实施者6.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C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B.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7.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BA.对活动内容的监测B.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C.对工作进程的监测D.对人群知信行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E.对活动经费的监测8.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DA.随诊教育B.咨询C.专题讲座D.随访教育E.候诊教育9.在患者健康教育中,不属于人际传播范畴的是BA.患者交流B.观看录象C.举办讲座D.医生指导E.护理人员讲解10.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BA.候诊教育B.随诊教育C.门诊咨询教育D.病房教育E.随访教育1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称为AA.随诊教育B.门诊教育C.随访教育D.候诊教育E.门诊咨询12.体现“医院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的是DA.从单纯的生理服务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服务B.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C.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D.可以改善患者行为,实现非药物治疗E.可以使医患双方配合,缩短病程,加速病房周转13.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BA.护理员B.护士C.医生D.护理师E.护士长14.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DA.患者的行为B.医院员工的健康教育技能C.家属的行为D.环境支持E.社区人群的行为15.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E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信息传播D.技能发展E.组织方法16.下列运动不属于有氧运动的CA.步行B.慢跑C.举重D.舞蹈E.游戏三、简答题1、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有:(1)建立医院健康促进组织网络(2)制定健康促进政策与规划(3)创造有利健康的医院环境(4)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①对专职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②对全体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5)改善医院职工的健康水平(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应回答的问题、及三个类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标,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1)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等(2)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健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3)健康目标: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3、简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内涵、并说明其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指导思想。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电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组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4、简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知识是健康信念形成、转变态度,并形成健康行为的基础;信念是产生行为的动力,行为是健康教育的目标。知、信、行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没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念和行为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认真设计和执行。5、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者因素:传播者是健康传播的主体,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传播者是否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适用性等,直接影响健康传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权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传者的认可和接纳,进而其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标人群(受传者)需要、具有科学性,对受传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传者的接受。而信息服从传播目的,表达形式适宜,也有助于受传者理解和运用健康信息。媒介渠道因素:运用的媒介和传播渠道能够为受传者接触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适合于信息并为受传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多种渠道的组合使用往往能取长补短,提高传播效果受传者: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者的一般心理表现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从而形成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此外,受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对健康信息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健康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地点、场所距离等,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也可以促使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或使传播效果削弱。6、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基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活动领域,可以将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分为倡导、赋权、协调和社会动员,其中倡导、赋权、协调是《渥太华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促进三大基本策略,而社会动员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开展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过程中提出的健康促进策略。(1)倡导:主要强调的是针对政策决策者运用倡导的策略,促进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2)赋权:开展社区及人群的能力建设,使其具备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术,激发社区和个人的潜能,最终使社区、每个家庭和个人具备承担起各自的健康责任的能力,并能付之于行动。(3)协调:健康促进涉及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个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发挥作用,并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运用协调策略,关注到各自的利益与行动,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努力实现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健康的共同目标。(4)社会动员:社会动员策略主要的对象是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以及个人,有效的社会动员需要以远大的目标感召人们,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满足与妥协来打动人们,促使各方积极行动,产生切实的成效。7、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2)创造支持性环境:创造安全、满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3)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挖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4)发展个人技能: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能力;(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强调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人员与部门、其他机构、政府等共同分担健康责任,建立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