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家品牌因素研究姓名:张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指导教师:阎兆万;孔庆峰20080408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家品牌因素研究作者:张浩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恩义.牛德强.孙健我国外贸增长空间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2)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在与世界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比较的基础上,本文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增长已经达到顶点,靠持续的外贸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小。从长期看,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2.期刊论文庞艳桃.袁应军.PangYantao.YuanYingjun我国跨世纪外贸增长目标及可行性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6)从21世纪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了外贸增长的目标,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中国外贸增长目标必须与对外开放目标相互配合,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3.期刊论文陈兵.葛飞秀.CHENBing.GEFei-xiu试析新疆外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近年来,新疆经济在国内与国际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发展势头良好,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但新疆外贸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有待提高、部分产品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乏力、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等.因而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等举措进一步推进新疆外贸的发展.4.学位论文王前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外贸增长的实证研究2007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与投资的联系日益紧密,外资正在成为影响各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国际商品贸易与FDI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日益加强.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贸易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FDI与省域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FDI对省域的贸易结构,出口竞争力,产业内贸易,贸易条件有何影响。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理论模型和实证角度两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选取了1986-2006年这个时间区间内广西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及广西GDP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贸易总量、外贸依存度、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使用EVIEWS计量分析软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研究,对广西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正确制定外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期刊论文周邦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实现对外贸易增长途径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生产力研究2009,(22)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加之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风暴的袭击,国际贸易形势目趋恶化,中国企业出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压力.浙江省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省份,多年来外贸出口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面对目前较为困难的出口形势,对浙江企业来说,在保出口增长的同时,实现产品升级和贸易结构调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6.期刊论文司思外贸增长开新枝-中国经贸2007,(3)2006年以来,商务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保持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新的成效.7.学位论文邓飞霞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2007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对外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3%。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出口效益低下、竞争力弱、贸易结构不合理、环境资源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相当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战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同时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也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而相关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研究主题,接下来对相关研究作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主题及基本结构,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前言部分为整篇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界定及一般关系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外贸增长方式概述、贸易可持续发展概述和贸易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关系。外贸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本部分对外贸增长方式的这两种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不同外贸增长方式各自的适用性做研究。接下来分析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求来分别衡量粗放型和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下的发展是否俱备可持续性。最后得出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贸易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要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第三部分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是: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贸易结构有的优化但仍然不合理、劳动力优势与竞争力弱势并存、贸易发展不平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认识的偏差也有深刻的现实原因。贸易保护主义、西方经济学中对进口的认识和比较优势理论都对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有很大影响。除这些传统理论的影响外,我国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缺乏,贸易体制不完善的基本国情。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它造成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过高、外部压力增大、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第四部分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及其确立依据”。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使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包括外贸与资源环境协调、内需与外需共同支撑、进口与出口平衡、质量和效益并重、贸易结构优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并在此论述采用这种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的总体要求、遵循WTO及其他重要多边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培育内生增长优势等基本原则。第五部分是“影响我国贸易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因素”。这一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我国要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恰逢大好时机,不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都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从国内来看,国内宏观环境良好、资金充足、市场巨大、产业结构提升迅速、技术进步明显、人力资源丰富、各类宏观经济指标良好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和加入WTO的契机;从国际来看,国际政治环境稳定,各国外交开始以经济为中心、国际经济增长持续强劲、高科技发展迅猛、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绿色贸易广泛兴起、等。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国内来看,我国粗放式外贸增长观念将在较长时期影响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贸易体制落后、外贸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贸易质量和效益低下等情况很难在短时期改变;从国际来看,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不平衡、FTA和区域贸易合作发展迅速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等。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才能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为我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创造条件。第六部分是“根本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这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在通过前面几部分的分析和论述之后,本部分分析如何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部分分三节,分别从改变思想认识、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与战略和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一节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入手,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正确认识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强调立足非贸易品生产。第二节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能源、重要资源进口;积极扩展市场空间,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并开拓多元的国际市场;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大型跨国公司,鼓励实现企业跨国经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第三节是政府对微观经营主体的引导主要包括鼓励企业发展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以及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品的企业等方面。8.期刊论文施本植.李斌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与外贸政策-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1)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贸高速增长,尤其是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些批评,其中最典型的批评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于中国实施重商主义政策.本文从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和贸易顺差变动规律两方面分析中国贸易顺差问题,证明中国的贸易顺差与贸易保护无关,更不是推行所谓的重商主义.9.期刊论文李应振韩国在我国外贸增长中的地位和影响-对外经贸实务2007,(10)韩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当时双边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2006年,中韩建交14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43亿美元,增长了25倍多,其中出口由24亿美元增加到445亿美元,进口由26亿美元增加到898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倍和33倍.10.学位论文马军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2009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迅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取得成就更是举世瞩目,截至2007年底,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达7745.56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25616.3亿美元。中国已经是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无论是吸引外资结构,还是进出口贸易结构,在中国的分布都很不平衡,并且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均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第一和第三产业占比比较小;地区分布方面,外资和进出口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很小。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很早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主要有外资与贸易的替代理论、互补理论以及两者的交织理论。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具有如此的相似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外资是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外资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对于工业制成品的作用要大于初级产品,这与外资在我国的产业分布结构有关。地区差异方面,外资对于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差。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服务贸易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出口。我国一直以来都对外资实行极其优惠的政策,尤其体现在税收政策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外资政策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方向是逐步取消外资的优惠政策,给予其国民待遇,与内资企业公平竞争。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外资在中国的积极作用要得到肯定,因此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逐步引导和规范外资企业,使其向中西部地区、农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领域流动,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f138aca-e42c-43dc-8fdf-9e2d007389cc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