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一、语文知识(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俨然(yǎn)执拗(niù)阿谀奉承(ē)B、忌讳(huì)诧异(chà)询私舞弊(xún)C、禁锢(gù)玷污(zhà)泰然处之(chǔ)D、攫取(jué)社稷(jì)提纲挈领(x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通霄达旦呕心沥血运筹帷幄B、纷至沓来老态龙肿遐思迩想C、礼尚往来勇寇三军孤军愤战D、蔚然成风众志成城动辄得咎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是帮助小李补课呢?还是自己复习功课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B、省长向记者透露:省里已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每年脱贫100万人,5年后全部脱贫。C、人们常说:“两个同担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同享一个欢乐,就变成了两个欢乐。”D、她们母、女俩刚走进大院,就被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很不客气的拦住了。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每一级领导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国家的政策。②我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他谈谈,可是他却很冷淡。③你放心吧,在你家装修房子的时候,我一定相助。A、执行反映鼎力B、履行反应鼎力C、履行反映大力D、执行反应大力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虚词是()它告诉我付出总是有回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它也教我学会爱身边的人,比我强的比我弱的,比我美的比我丑的,比我富有的比我贫穷的,生命面前人们是平等的。A、不管和和和因为B、无论和和和因此C、无论或或或因为D、不管或或或因此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快餐食品既经济..实惠又方便省时。A、个体经济..只能进行简单的在生产。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C、我家经济..一直比较拮据。D、种植速生杨——泡桐相当经济..合算。7、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已经严重阻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B、在游山时,他们遇到山洪爆发..,被大水围困了两天。C、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国家法令,并与违犯法规的行为做斗争。D、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力..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位老教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每次听他夸夸其谈....都能受益非浅。B、从古到今,地震、火山爆发、江河泛滥这些萍水相逢....的灾难使人们尝尽了苦头。C、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家家网吧也应运而生....了。学号:班级:2D、我们对各校推荐的运动员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关于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数部。B、由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赞助建设的运动场在经过短短两个月的精心施工、建设和设计后,已于今日宣布交付使。C、老教授带领同学对这一地区的森林、河流、动植物、山川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调查,使大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D、不知是曾几何时,报刊和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10、把下面语句填入横线处,次序正确的一组是()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①脸色同时变作灰黑②只是失神的站着③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④也不再去取烛台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①④②11、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③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④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A、对偶夸张比喻设问B、对比夸张拟人反问C、对比比喻比喻反问D、对偶比喻拟人设问12、选出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关系正确的一项()①四面楚歌②卧薪尝胆③望梅止渴④纸上谈兵A、刘邦夫差诸葛亮赵括B、项羽勾践曹操赵括C、项羽夫差曹操孙膑D、刘邦勾践诸葛亮孙膑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两部体裁完全不同的著作,前书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后书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B、《四书五经》是对儒家经典书籍的称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有散文〈白杨礼赞〉〈故都的秋〉;小说〈骆驼祥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D、“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是对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作品的称誉。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也都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14、朝代(国别)、作者、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施耐庵/〈水浒传〉/宋江B、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名C、俄国/契诃夫/〈变色龙〉/别里柯夫D、法国/雨果/〈项链〉/路瓦栽夫人15、把下列名句补写完整①,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3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文,回答16——25题丰碑⑴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山冻成了一个冰蛇,狂风狼似的嚎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⑵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要率领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恶劣的环境和更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只部队的素质怎么样?能不能受得住考验?⑶将军思索着……⑷前面的队伍忽然防慢了行军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干什么。⑸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⑹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送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⑺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更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着一棵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象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灰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象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⑼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来吼到:“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⑽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⑾“——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抽动着。⑿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这就是军需处长……”⒀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⒁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就覆盖了老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⒂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16.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迷蒙.(méng)B、嗥.叫(háo)C、步履.(fù)D、开辟.(pì)17、对以下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踉跄:行走缓慢。B、蓦然:突然。C、伫立:长时间地站着。D、弥天:满天。18、文章第二段中连用了多个“可能”,其目的是()4A、表现将军智勇双全,暗示必将战胜困难。B、表现将军对面临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C、突出了面临的困难,表现红军英雄气概。D、描写红军的现状,为后文埋下了伏笔。19、文章第三段仅一句话:“将军思索着”,将军思索的内容是()A、队伍能否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B、何时才能走出云中山。C、后继部队能不能尽快的跟上来。D、红军的长征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最后胜利。20、第八段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主要用的两种方法是()A、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B、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D、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21、第十三段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当将军知道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的情景,表现了将军怎样的心情?()A、惭愧、自责、敬爱B、震惊、沉痛、崇敬C、惊愕、激动、悲愤D、悲痛、热爱、敬仰22、文章以“丰碑”为题,用意是()A、突出了老军需处长留给人们的最后的印象B、表现将军要在以后为老军需处长立下丰碑的意愿C、点明本文是以丰碑为线索而展开的D、赞美老军需处长为革命献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23、对本文最后一段中“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描写红军战士步履雄健、坚实、有力。B、表现战士们尽管疲惫但仍精神抖擞。C、既写脚步,又写心情,写出老军需处长之死以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D、表面上是写战士,实则写将军心情沉重而又意志坚定24、本文最后一段与前面哪一段相呼应?()A、第一段B、第二段C、第四段D、第六段25、以下诗文名句中,能较确切地表现老军需处长精神品格的一项()A、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临难忘身,见危致(献出)命D、以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文,回答26——30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人未尝..赂秦——未尝:不曾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不免:免不了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因此5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灭:割占2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正确意思是()A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可是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抗秦的效果。B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可是灭亡在后,全是因为用兵的效果。C所以,燕即使是小国,可是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抗秦的效果。D所以,燕即使是小国,可是灭亡在后,全是因为用兵的效果。28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计策,才加速了灾祸的到来。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译文:后来秦国再三地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地击败了秦国。C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译文:可以说是力量孤单,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文: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的命运,如果同秦国相较量,(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定的。29、比较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③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④战败而亡,诚不得已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3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B作者申明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C作者总结了燕、赵是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四、作文(60分)在个人经历和社会生活中常常会经历或看到追随某种潮流或紧随某种风气的现象,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以“跟风”为话题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字数不得少遇700,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6模拟试题一答案1A2D3C4D5C6D7C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