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重庆地区电力能源结构优化问题胡经国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处于领先产业的战略地位,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地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加速发展电力工业迫在眉睫。制定适应国民经济近期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电力工业发展战略,是加速发展电力工业的关键。其中,电力能源结构的优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内部最优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有效的节约和保护,最终关系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电力能源结构是指生产电力的能源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决定于一定地区能源资源和能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还决定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要求。显然,电力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区上述诸因素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和解决电力能源结构优化问题。同时,电力能源结构又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因此,还必须根据上述诸因素的发展变化,对电力能源结构适时地加以必要的调整,使之不断优化。重庆市及其相邻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水能资源。它们都是重庆地区主要的电力能源。这意味着重庆地区具有两大电力能源优势:一是电力能源的种类比较齐全;一是电力能源资源丰富。这不但为加快发展重庆地区的电力工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形成了目前重庆地区煤炭、水能、天然气三足鼎立的电力能源结构和火电、水电两足鼎立的电力结构。可惜的是,这些电力能源优势在过去并没有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挥。仅就重庆市及四川全省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而言,其理论蕴藏量达1.5亿千瓦。其2中,可开发容量为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5000亿度。然而,目前四川全省的水能资源仅开发利用了2.9%。结果,由于电力能源结构和电力结构不合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低,水电比重偏小,因而造成了电力紧缺的严峻局面。水能是可以再生的电力能源;水力发电成本低,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河流水资源可以综合利用,梯级开发;水能可通过水电站的水库进行储蓄和调节,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供求平衡,提高水能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效益;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设备简单、操作灵活、启动迅速、增减负荷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常可承担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负荷和事故备用等任务。作为火力发电能源的矿物燃料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不可再生,利用领域广泛;火力发电受燃料资源条件限制,成本高,污染环境;火电机组启动和增加负荷较慢,在电力系统中不宜承担峰荷,只适宜在系统负荷图的基荷部分工作;火电机组受到其“技术最小出力”限制(即在任何时刻机组最小出力不能小于其额定出力的70%左右),还要满足其最优出力的要求(即在机组承担的出力相当于其额定出力的85%~90%时,效率最高,单位燃料消耗最小)。所以,世界各国在进行电力工业发展战略决策时,总是采取优先发展水电的方针。这是世界各国发展电力工业的一条普遍规律。1980年,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就已达到40%以上。其中,意大利、法国和瑞士高达90%以上,而中国仅为3%。据《重庆年鉴》(1987),重庆地区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容量为41万千瓦,已开发22.83万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1986年,重庆市年发电量为54.2亿度。其中,火电44.7亿度,占82.5%;水电9.5亿度,仅占17.5%。显然,这种电力能源结构和电力结构是亟待改善的。毫无疑问,为了加快发展重庆地区的电力工业,必须长期坚持优先大力发展水电的方针。要大幅度地增大电力能源结构中水能的比重,大幅度地增大电3力结构中水电的比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1、流经重庆地区的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兴建三峡水电站),似乎还有待时日。区内的中小河流似乎又不具备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资源条件。因此,应自力更生地优先开发利用本地区的水能资源。在大力扶持小水电的同时,重点建设一批中型水电站,加快在建和拟建的中型水电站(如铜梁安居电站、合川渭沱电站)的建设步伐。2、四川省和重庆市邻近省区大江大河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这些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电的供应,决定于四川省和邻近省区,重庆市没有主动权。四川省对重庆市供电有限,邻近省区对重庆市大幅度减少供电或停止供电,是造成重庆地区电力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庆市在大力优先发展本地区的水电的同时,应尽量输入四川省和邻近省区的水电,将其水能、水电优势为我所用。3、河川径流的多变性,天然水能在季节分配上的不平衡性,会导致水电站电力生产的不均衡性。不少水电站的水库调节水能的能力较低。这些都是造成枯水期水电量锐减、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而且,水电站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投资大,工期长。修建水电站,对于解决目前和近期的电力供需矛盾,似乎无能为力。因此,在长期优先大力发展水电的同时,在目前和近期,还需要适当发展火电,以弥补水电之不足。煤炭是重庆地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据《重庆年鉴》(1987),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17.3亿吨,正在开发和建设的储量为13.8亿吨。另外,在华蓥山、黔北等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同时,重庆地区已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配套比较齐全的煤炭工业基地。1986年,全市一次能源总量达1417.85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1490.26万吨,占70.05%;天然气25.72亿立方米,占22.02%;水电9.57亿度,占2.93%。1987年,重庆煤炭公司产煤1572万吨,其中统配煤890万吨。火电能源不象水能那样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要备足燃料,火电厂生产就有充分的保证。因此,火电生产保证率高于水电。而且,火电厂建设投资较少,工期较短。4不言而喻,在目前和近期,重庆市应该而且有可能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和煤炭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适当发展燃煤火电,扩建和兴建一批大中小型燃煤火电厂,重点加快采用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的在建大型骨干燃煤火电厂(如珞璜电厂)的建设步伐。这对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基本解决重庆地区全年性尤其是枯水期缺电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不能无限制地发展燃煤火电,不能因此而忽视优先大力发展水电。这是因为:⑴、煤炭是非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广,消耗量极大。目前,重庆市和四川全省在建燃煤火电规模很大,加上其它工业和民用煤,煤炭供应必将日益紧张。⑵、重庆市担负有渝煤外运任务。近年来,每年仅调出煤炭在200万吨以上。⑶、重庆市建设资金紧缺,需要一部分煤炭出口创汇。⑷、生态环境保护对燃煤火电的要求严格。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避免燃煤火电厂的“三废”污染和日益严重的酸雨危害。所以,重庆市在基本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以后,应该严格控制或停止发展燃煤火电。当然,在这以前,要优先大力发展水电,适当发展火电,使电力能源结构和电力结构全面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其结构效益。重庆地区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它是重庆地区最有潜力、最有希望的一种能源资源。以重庆地区为中心的川东天然气田,探明储量高达696.78亿立方米。川东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基地。1986年,重庆市天然气产量为25.72亿立方米,占全市一次能源总产量的22.02%。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重已超过12%。重庆大溪沟电厂已由燃煤改为燃气,解决了环境污染这一老大难问题。燃汽轮机电厂主要设备简单,体积小,投资省,工期短,燃汽易于控制调节,启闭快,运行可靠,易于承担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尖峰负荷和应急供电。由此可见,无论就近期还是远期而言,重庆市都应该而且可能充分发挥天5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勘探和开发利用天然气的步伐,改建和兴建一批燃气火电厂,加快在建燃气火电厂(如江北燃机电厂)的建设步伐。值得指出的是,据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天然气时代,天然气大有代替石油成为主要能源的趋势。这无疑对重庆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在重庆地区,燃气火电应以适当的速度有限制地发展,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因为:⑴、燃气火电厂的燃料费昂贵,成本高。⑵、天然气利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重庆市有近10个工业行业的100多家企业利用天然气。城市气化事业也需要大量天然气。重庆市和四川省工业和民用天然气都很紧张。四川省每年天然气缺口达11亿立方米。⑶、目前,川东天然气田勘探程度较低,探明储量与开发利用的比例不够协调,天然气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综上所述,为了加快发展重庆地区的电力工业,振兴重庆经济,必须全面、充分地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全面优化电力能源结构和电力结构,以充分发挥其结构效益。为此,必须长期坚持优先大力发展水电;在目前和近期,适当发展燃煤火电;在近期和远期,适当发展燃气火电。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对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采取倾斜性优惠政策,以确保其领先产业超前发展的战略地位。最后,还需指出,地球上的石化燃料是有限的。常规能源逐渐枯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新能源,对于弥补常规能源之不足,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新能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走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能源发展道路。1988年9月1日撰写于重庆2001年3月24日修改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