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周代乐器见于记载的有70种左右,《诗经》中明确提到的有29种。•周朝,社会生活复杂化,音乐向前发展,乐器种类增加,有了分类的需要。三千年前的周朝产生了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的“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器乐艺术进入到一个较高发展层次的反映。一、乐器、乐器分类法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指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方法,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金属制造,主要是钟类,代表乐器是编钟。•镛: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钲: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形体似铙,较铙狭长,比铙高大、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之用。《诗经·小雅·采岂》曰:“钲以静之,鼓以动之。”后来出现编钲,可演奏音乐或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与近代军号的意义近似,也用于祭祀和宴乐。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铎:一种大铃,形如铙、钲,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多用于军旅。•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主要是磬。母系氏族社会,磬被称为石。•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敲击的石头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特磬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0•陶土烧制,主要是埙和缶。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模仿鸟兽叫声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古文化遗址中遗存较多的是陶埙。西安半坡村的埙,距今6700年左右。远古时期人的音的观念已在逐渐进步。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1•响球(鸣球),一种重要的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中空,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2•埙,音色幽深、哀婉、悲凄,具有神圣、典雅、神秘的精神气质。•古代埙的样子很多,有梨形、鱼形、球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等,后来多是陶制的。出土原始乐器中埙的数量最多。《楚歌》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3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4•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战国时代广泛应用,曾为历代宫廷所用。流行于蒙、辽、吉、青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在明代中和韶乐和清皇朝祭司乐中,建鼓均为开典领奏乐器。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5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6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7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8•鼗(鞉):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9•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鼙,骑鼓也。《说文》•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0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1•瑟,中国古老的丝弦乐器之一,25弦。最早有50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祭祀音乐。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2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3•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春秋至秦汉以来出土的瑟多残缺不全。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4•筑,古击弦乐器,已失传,大体形似筝,13弦。颈细而肩圆。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说文》•高祖击筑。《史记·高祖记》•渐离击悲筑。陶渊明《咏荆轲》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5•木材制成,以红木为最优。•柷(chù):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6、木类乐器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6•敔,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又称楬。形如伏虎,在雅乐结束时,持籈于龃龉上横刮之,凡三次,作为乐曲的终结。•《说文》“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尔雅·释乐》:“所以鼓敔谓之籈。”•《疏》:“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龃龉),刻以木,长尺栎之。”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7•清宫旧藏,长68.5cm高32.5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用于宫廷韶乐。形为伏虎状,背上有27龃龉,另置竹籈,析其半为24茎。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8•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匏瓜。《本草纲目》记载,葫芦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瓠,无柄圆大形扁的叫匏。•“匏,瓠也。”《说文》•“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三字经》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9•笙,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尚书》、《诗经》等古代文献中也曾提及;甲骨文中已有表示此种乐器的文字“和”。•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宋以后,竽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逐渐衰微,而笙除在宫廷音乐中继续被应用外,在民间中一直广泛流传。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0甲骨文“和”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1《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笙的形制很多,有圆笙(冀、鲁、晋、陕、蒙、辽等地),方笙(豫、皖、鲁等地),苏笙(丝竹笙,江浙一带)。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表现能力独特,既能演奏单旋律又能演奏和音。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它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2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3•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6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4•竽,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原36管,后减至23管。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5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6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7•篪,中国古老的吹孔气鸣乐器。《周礼‧郑玄注》﹑陈旸《乐书》等书记载篪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征相似,与笛有异。•篪在流传中,其形制稍有变化。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8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9•篪原是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时,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0音量较小,音区较低,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11、历史古琴是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有关它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琴最初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文王囚于羑里(河南汤阴县),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无相、品)。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2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3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4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5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6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7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8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9•3、琴的演奏形式•古人称弹琴为抚琴。抚琴时要洗手、焚香,为的是:计时;凝神;超俗。•琴演奏方法有50多种。一般有三种演奏形式:•(1)独奏•(2)琴歌:周代称“弦歌”,唐以后称“琴歌”。•(3)琴箫合奏:琴歌发展为琴曲,进一步发挥了乐器的表现性能。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0“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嵇康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1•师旷,名旷,字子野,晋国著名音乐家。师旷生而无目,自称盲臣、瞑臣。•《洪洞县志》云“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他还是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擅击磬。孔子的老师,师文、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史记》中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3师文,春秋时郑国杰出的音乐大师,郑国宫廷音乐乐师的优秀代表人物,曾从师于师襄。师文学习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据说他学琴三年不成,师襄误认为他笨拙,让他回家。师文说:“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这便亦是成语“得心应手”的由来,它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演奏的一项重要美学原则。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4•成连:春秋时期琴艺超群的琴师,俞伯牙之师。•伯牙,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5•《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6•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能遇到“外星人”。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过十亿年也不会损坏。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2020/7/2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7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及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