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xx集团搭建的这个平台,提供了这样一个供我学习的机会,不仅只是看到授课教师们今天上午的精彩,更让我全程参与到这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景创设”的研讨中来,陪着老师一路走过来的过程,也让我成长了许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今天上午的四节课,老师们在课中都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有效教学情景,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及教育理念,深深的震撼了我,这四节课,让我受益匪浅。现我就xx红丽老师《搭配中的学问》一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与各位老师交流。一、“有趣”一是课前谈话以趣引生xx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设计了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话题(礼仪之邦见面行握手礼)和学生愉快地进行交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内心很快产生一种亲切感。正是有了课前的趣谈和情感交流,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表现得那么轻松自在,那么自信满满,尽显真实愉悦的课堂。二是课中设计趣味浓郁xx老师利用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小红和聪聪、明明去儿童乐园玩的情境,搭配衣服、选择早餐、开启密码门、选择线路这些贴近孩子生活并且很有趣的活动,让孩子能在有趣的玩耍中轻松学习本课的组合知识。二、“有效”第一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xx老师在《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中,依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握手游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去握,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测小红的穿法,帮小红搭配上装和下装。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创设“开启密码门”和从儿童乐园到电影院路线的选择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第二是立足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xx老师《搭配中的学问》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动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出现,以“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的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摆一摆,最后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上装和下装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引导搭配的表示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在纸上用数字、字母、文字等形式来表示,并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这些都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悟的。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实物操作(摆一摆)到图形符号(即用数字、字母、文字等连一连)的过程,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第三是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xx老师在这堂课练习的设计上,一显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老师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搭配早餐、开启密码门、寻找路线,设计这样的游戏类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练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二显层次性。如,“搭配衣服”这个环节,当学生能摆出实物搭配衣服时,教师提示:你能否用你所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这组搭配?学生分别选取了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实物进行搭配,这就完成了从具体实物抽象到数学符号的转变。第四是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xx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总之,xx老师在这节课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当然,教育艺术本是遗憾的艺术,课的成功在于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让我们不断的去回味,我想这本身就是教学的艺术之美吧。在xx老师的这节课中,我也有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