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贤使能——孟子的用人之道孟子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Page3孟子的用人之道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仁义礼智实践出人才国君进贤,慎用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培育人才,因人施教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举贤才”的思想,把“尊贤”作为实现仁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认为“尊贤”是治国之本,是“仁政”的标志。他希望国君“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公孙丑上》)•“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尽心下》)•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孟子·告子下》)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当“贤士”,“俊杰”都立于朝堂的时候,君主要善待贤士,俊杰,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这样那些俊贤才会忠心辅佐君主,达到王者天下盛世的局面。“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有庆”他把能否任用贤才摆到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任用贤才,天下之士都会高兴,还能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做到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给政治带来好处,达到“王天下”的目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孟子肯定古代的禅让制,反对世袭制,明确提出“传贤不传予”的原则。在选拔人才方面,他主张把地位低而有才能的选拔上来,“使卑愈尊,疏逾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低的,使疏远的越过亲近的。•要不拘一格选人。孟子说:“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他认为要想真正求贤若渴,不仅要认识到选贤的艰难而且要诚心选人,不拘一格选人。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职能是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让优秀的人有作为。国君进贤,慎用人才至于怎样选举人才,孟子认为用人非小事,孟子对齐宣王说过:“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意思是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迫不得已而选用新人将会使卑贱者超过尊贵者,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孟子认为既要特别慎重,还要广泛听取意见,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梁惠王下国王身边左右的大臣说贤,那是不可靠的,要国人都说贤,还要通过实践的考验,确实表现出才干,然后才能任用他。选拔人才注重在实践中考察,这是比较先进的观点。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实践出人才•在培养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他提出了比他的前人更为先进的观点:在实践、苦难中磨练出人才。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过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一个人成熟起来。他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忧患能激励人的斗志,反而能生;安乐人的生活消磨人的意志,反而得死,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培育人才,因人施教在教育方法上,孟子注重素质教育,讲究因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问答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交也。”(《尽心上》)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师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可以用雨露滋润禾苗的方式感化他;品德差的就要加强他的品德培养;才能差的就要着重培养他的才能;知识差的,可以解疑答达难的方法丰富他的知识;不能登门受业的,教师可用自己的人格品德去影响他。这些观点和方法,即使在教育发达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孟子用人之道的启示231不拘一格,广纳贤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量才施用,注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