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一、综合题答题步骤(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2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位置、地形、地势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经济和军事位置;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气候1.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②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⑥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气温日较差规律:①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②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③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④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3.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三江平原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植被茂密;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长江中下游平原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3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4.两地气候特点比较: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5.大陆性气候的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6.海洋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7.干湿度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8.雾、霜的影响因素:①水汽(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②地形(低洼地、山坳里);③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9.风力的影响因素:①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密集风力大);②距高压中心远近;③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④植被多少;⑤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河流1.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③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④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⑤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径流量的大小有关⑥汛期、凌汛2.河流的水系特征:①发源地、长度、入海口;②流向;③流域面积大小;④落差大小(水能);⑤河道曲直情况;⑥支流和支流形状;⑦有无湖泊沟通。3.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4.河流的补给:雨水(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5.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6.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流向高纬;②有结冰期地球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昼长②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4③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澳大利亚中西部等)④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空气清洁,太阳辐射强)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①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②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②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③坡向: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4.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变质作用三个方面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5.赤潮成因①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②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③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6.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①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②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③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④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能源、资源1.能源按来源分类:①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和核能②来自天体引力:潮汐能③来自太阳辐射:上述三种以外的,均是。2.水能: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缺点:季节变化大。(1)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①河流水量大②河流的落差大(2)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等。(3)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①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②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人为原因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加;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治理措施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54.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①气候(降水、蒸发、风力)②地形(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5.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①大陆架情况(面积广阔、海水浅、阳光充足)③河口处(丰富的营养盐类)②水温情况(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搅动)④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6.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人口、城市与交通1.人口分析要素: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等2.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有利:①提供大量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不利:①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②增加城市管理难度;③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地势平坦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②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③河流(供水、水运功能);④资源开发(工矿城市)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4.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②乡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③交通发达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⑤社会秩序混乱6.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③改善居住条件④加强绿化,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7.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8.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地形、地质、气候、水文(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地等,尽量少跨河流)社会经济方面:①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适用于:地方公路)②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降雨稀少,大气透明度高;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影响初始发射速度,影响燃料消耗和发射成本3.地势:平坦开阔,便于跟踪和搜救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不造成伤亡和破坏2.交通:交通便利(沿海、沿铁路)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和保密需要6③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少占耕地④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9.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①水域条件:港阔、水深、避风②陆域条件:地质、地形、坡度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客货流量大小)②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③交通联系(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联运)④政策条件10.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①地形(水流速度)②水文(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③河道(宽度、水深度)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