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行为地理学教学要点:•了解: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悉:人类活动的空间行为。第一节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研究对象•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科学。二、行为地理学的产生•苏尔:行为地理与感应地理相关的研究问题•莱特:地理物象与“未知区域”的相互关系•奥尔逊、哈维:创始现代行为地理学•道温斯:“行为的空间”与“空间的感应”三、行为地理学的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新崛起的计量地理学使其准确性增强,预测性提高•人文地理学逐步转向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来研究人类精神活动的奥秘,以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人地之间的交流过程。•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的需要。四、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变化1.行为地理学由方法论科学向理论科学迈进•行为研究---行为空间、地理物象、环境感应、认知2.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行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信息流分析、调查与学习模式、选择行为研究、感应研究、决策与选择行为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行为研究范畴已涉及到人和环境关系的许多领域。3.行为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善•心理学、人类生态学、社会学等很多学科的研究都涉及人地关系。•行为地理学是利用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因素,去阐明空间行为的一种新手段。它在环境——人——空间行为关系基础上,进行环境空间的研究。第二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一、基本概念•知觉: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方面,个别属性反映•认知:心理学术语,依赖知觉(广义)、感觉(狭义)进行推理,思考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实质。•物象:指客观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头脑中的形象,称心象。•行为:以外界物象的基础的思维产物,即对外界的刺激反映的信息,进行知觉、变换、评价作出的决策产生的行为。•决策:制约人类行为的决定二、原理树木(感觉)——森林(知觉)——林地(认知)——林区环境(物象)•a.环境知觉——环境认知•b.地理物象(距离规律)•c.物象评价引入(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地理物象空间(空间形成)第三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一、概念:•行为空间:人类活动的地区限界,包括直接+间接活动空间•活动空间:人们日常生活中居住地地理构成的场所与通道二、研究内容•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时空棱柱体示意图A.步行者;B.开车者;C.工作的步行者;D.工作的开车者。分析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3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图14-2交际种类与距离关系(斯图茨1973年原图)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规律1、迁移的距离偏移空间距离越近,活动机会越多,空间距离越远,活动机会越少2、迁移方向偏移规律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图14-3不同迁移类型与距离的关系图14-4迁移的方向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