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申请书--非常不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原件□复制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申请表申请人姓名邬爱其编号50877设站单位浙江大学流动站名称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进站日期2005年5月8日通讯地址杭州市浙江大学邮政编码310027电话2006年3月2日填表投送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企业管理申请须知1、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2、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1至6页,并由二位推荐人在7和8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9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B5复印纸进行复制。3、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100元人民币,未交纳的,不予受理。4、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5、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填写。6、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姓名邬爱其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4民族汉博士后日常经费来源国家资助√□单位自筹□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学学位获得年月攻读学位单位学位论文题目导师位情况学士1999年7月安徽财贸学院旅游产品定价机制创新研究唐留雄硕士2002年3月安徽财贸学院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问题研究陈忠卫博士2005年3月浙江大学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实证研究贾生华主要研究工作经历起止年月单位研究工作职务2005.5浙江大学企业成长、产业集群博士后主要研究成果1.邬爱其、贾生华:《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2):P2-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全文转载,2003(4):P141-144)。2.贾生华、邬爱其:《转轨时期企业成长的路径演化与绩效比较》,《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3):P12-1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全文转载,2003(6):P143-153)。3.贾生华、邬爱其:《企业集群化成长障碍调查: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7):P69-74。4.贾生华、邬爱其:《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科研管理》,2003(2):P83-88。5.邬爱其、贾生华:《浙江省乡镇改制企业成长情况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9):P59-6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全文转载,2005(1):P73-78)。6.邬爱其、贾生华:《企业持续成长决定因素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5):P13-18。7.邬爱其、贾生华:《产业演进与企业成长模式适应性调整》,《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4):P15-20。8.邬爱其、贾生华、陈宏辉:《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能力转换与家族企业组织演替》,《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6):P20-24。9.邬爱其等:《基于焦点企业成长的企业集群演进机理与模仿失败》,《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P33-37。10.贾生华、邬爱其、疏礼兵:《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浙江社会科学》,2005(3):P65-72。11.邬爱其、田传浩:《浙江省企业跨地域成长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4):P68-75。12.邬爱其:《高成长集群企业的区域网络特征与能力要素匹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7):P35-39。13.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全文转载,2006(1))。14.邬爱其:《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网络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管理》,2005(9)。(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全文转载,2005(12))。15.邬爱其:《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6(1):120-126。申请资助项目情况名中文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研究称英文TheNetworkingMechanismofClusteredFirms’SustainableGrowthunderGlobalContext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基础√□技术开发□项目来源国家重点项目□省市或部门重大项目□自选项目√□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项目□研究经费来源及数额自筹经费10000元国内外研究现状集群企业即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它表现出典型的网络化成长特征,而不同于传统企业成长理论所关注的企业内部成长和外部成长(Peng&Heath,1996)。地方网络是集群的关键性特征(Porter,1998),可以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成长资源、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激发更强烈的成长愿望、施加更大的成长压力(Jarillo,1988;Johannisson,2000)。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创新和强化,产业集群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而是开放的动态系统,集群企业逐渐被并入到全球供应链中,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的一部分(Staber,1996)。因此,集群企业的成长要受到全球网络的深刻影响(朱华晟,2004)。但是,全球网络和地方网络只是代表着两个端点,体现着两者不同力量对比的各个形态,两者相互镶嵌和互动着(Oinas,2000),全球化下的地方网络还将对集群企业成长产生正反两面的影响(Dick,1998;Rappert,Webster&Charles,2000)。因此,集群企业寻求成长就必须实现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适度镶嵌互动,从全球网络和地方网络中获取企业成长资源(Bathelt,Malmberg&Maskell,2002)。根据Churchil&Lewis(1983)等人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集群企业也具有阶段性成长的特点,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集群企业持续成长要求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地方网络,实现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与互动,寻求全球资源和地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整合利用,实现集群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网络资源相匹配和支持(Senjem&Reed,2002)。根据Granovetter(1973)的“弱联结的力量理论”、Bourdieu(1985)和Coleman(1988)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理论”和Burt(1992)为代表的“结构洞理论”,网络的不同特征代表着不同数量和品质的资源。Mitchell(1969)的四要素网络特征体系、Burt(1982)的两维网络分析模型以及Michael(1997)的网络综合程式,则是刻画网络特征的经典模型。这些模型指出,网络具有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的基本特征,其中,关系维度包括了关系的内容、强度、持续性、方向等,结构维度主要是指关系联结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规模、密度等。影响集群企业构建地方网络的因素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文献主要从企业和企业家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战略意图、组织文化、信任等企业层面因素以及职业背景、家庭背景、合作意识等企业家层面因素,被认为会影响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行为(Gulati&Gargiulo,1999;Ritter&Gemunden,2003)。这种以网络特征分析模型为分析工具,探究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的研究方法,虽然在理论完善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远未成熟,但正开始受到西方经济管理学界的推崇与实践。目前国内对全球化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还显不足,特别是基于网络视角的研究。程恩富、彭文兵(2002)、郭毅、朱淼(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认为应该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企业研究,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领域。李新春(2002)研究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中的资源获取与创造过程问题;蔡宁等(2002)分析了集群企业间的协作竞争关系以及协作行为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毛蕴诗、周燕(2002)、卢伟航(2004)以硅谷机制为考察对象,深入分析了地方网络对企业高速成长的影响。林润辉(2004)将网络与企业成长相结合,较系统地剖析了基于网络的资源整合与企业高成长之间的关系。徐金发等(2001)、谢洪明、蓝海林(2003)等对影响集群企业构建网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不同学科、不同理论视角的研究强调了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丰富了集群企业成长理论,并已产生了较明显的实践指导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国内现有研究很少系统地从网络视角研究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极少关注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动及其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集群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与国际研究进展有着较大差距,目前至少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第一,在理论层次上企业成长研究仍停留在分析内部成长机制和并购成长机制层面上,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动、不同镶嵌互动特征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以及构建网络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还属空白;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大多以规范性方法为主,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很少;第三,在实践层次上大多限于在静态层面上论述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状况,还很少从网络特征演变视角研究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还无法从企业及其网络层面为促进我国集群企业持续成长提供针对强的对策建议。主要参考文献[1]Bathelt,H.,Malmberg,A.andMaskell,P.,2002:“ClustersandKnowledge:LocalBuzz,GlobalPipelinesandtheProcessofKnowledgeCreation”,DanishResearchUnitforIndustrialDynamics(DRUID)WorkingPapers02-12[2]Churchill,C.,andLewis,V.L.(1983).Thefivestagesofsmallbusinessgrowth.HarvardBusinessReview,61(3),30-50.[3]Davidsson,P.andDelmarF.(1997).High-growthFirms:Characteristics,JobContributionandMethodObservations.PaperpresentedatRENTXIConference,Mannheim,Germany,Nov.27-28.[4]Granovetter,M.(1985).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91,3:481-510.[5]Lorenzoni,G.,andA.Lipparini.1999,TheLeveragingofInter-FirmRelationshipsasaDistinctiveOrganizationalCapability:ALongitudinalStudy,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317–38.[6]Oinas.(2000).LocalisationVS.Globalisationrevisited:knowledgecreationinlocalworldsofproduction.Paperpresentedat2000residentialcon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