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3)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③导火线:虎门销烟。(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考点5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朝鲜半岛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最后,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表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考点52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为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2)过程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了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④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3)影响:增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考点53迅速崛起的日本(1)经济恢复(1945年-1955年)原因: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提供的契机。(2)高速发展(1956年-1973年)①原因: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发展外向型经济②表现:1955年,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谋求政治大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政治大国目标★考点54不结盟运动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②正式形成: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斗争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③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⑤历史意义: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考点55东欧剧变(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表现:①波兰剧变:发生于1989年,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②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3)剧变原因①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③外部原因: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政策的推行★考点56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②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2)过程①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导致政局动荡,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③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和俄共被停止活动,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④俄罗斯等在1991年底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考点57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发展(2)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和发展:①美国: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②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渐提高。必修二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57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石器助耕;②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3)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考点58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2)纺织、冶金、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略(见课本)(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④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⑤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出现手工工场;⑥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⑦长期领先于世界。★考点59商业(1)市的形成发展市的发展特点由有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意汉至唐前期、唐后期、北宋。(2)主要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①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②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③宋代:开封、杭州④元代:大都(北京)、杭州、泉州⑤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②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④长期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发展;⑤在发展中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也较早出现。★考点60主要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目的: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赋税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A积极性:一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B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使,阻碍了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海禁政策①海禁政策: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②海禁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阻碍了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天天陪酒)(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