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概述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即由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也可以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临床表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之前驱症状1/3~1/2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如发热、胸痛、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持续数日至3周,然后出现心脏表现,常伴关节痛、肌痛、疲劳、苍白、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般临床表现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表现为精神不振、苍白乏力、多汗、长出气等,年长儿可自诉头晕、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和疼痛。多数患者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第三、四心音及奔马律。心率多增快,也可过缓,心律失常多见,一般无器质性杂音,有时心尖部可闻及Ⅰ~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或有心包积液体征。临床表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重症患儿可出现水肿、活动受限、气急、发绀、肺部湿啰音、心脏扩大及肝脾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发病急骤者可发生急性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肺水肿、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脑综合征,甚至发生猝死。护理措施:一休息减轻心脏负担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稳定后3-4周基本恢复正常时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继续限制活动量,一般总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重症患儿心脏扩大者、有心里衰竭者,应延长卧床时间,待心衰控制、心脏情况好转后再逐渐开始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婴儿避免剧烈哭闹。、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病人因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半坐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合并低血压或休克的病人给予去枕平卧,抬高头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护理措施二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伴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及饮料。小婴儿喂奶时防止呛咳。护理措施三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心率、心律、呼吸、体温和血压变化。有明显心律紊乱者应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胸闷、气促、心悸时应休息,必要时可给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有心力衰竭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尽量保持其安静,护理措施四用药静脉给药应注意点滴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应偏小,注意观察有无心率过慢,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和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有上述症状暂停用药并与医生联系处理,避免洋地黄中毒。心源性休克使用血管活性物质和扩张血管药时,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能使用输液泵,以避免血压过大的波动。护理措施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酌情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预防和指导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呼吸道、肠道病毒性感染,注意家庭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接触感染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处理好学习与运动的关系。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调整儿童的紧张情绪,日常生活中应多饮水,讲卫生,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特别要保证儿童合理的休息。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发现异常或有胸闷、心悸等不适情况时应及时复诊。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发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昏迷⊙临床表现血压下降导致突发性晕厥抽搐昏迷、局灶性神经征、精神智力障碍等脑症状者⊙临床表现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护理排便时过度用力易使腹压增高,动、静脉内压力增高,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加剧,引起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