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形象概述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初中语文教材小说篇目带有批判意味:《孔乙己》《变色龙》《我的叔叔余勒》《故乡》《范进中举》《皇帝的新装》*《杨修之死》带有肯定意味:《社戏》《最后一课》《智取生辰纲》《小圣施威降大圣》《斑羚飞渡》*《丑小鸭》*《香菱学诗》*《蒲柳人家》*《热爱生命》后者略读课文更多。前者人物典型性更强,文本深层意蕴更丰富。教材分析套路(这条路有点长)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四步分析法一.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a.正面描写:(常用于主要人物)a)外貌描写(注意人物前后变化):如闰土外貌小时候和中年的变化;祥林嫂不同阶段眼神的变化。b)语言描写:如称谓上《变色龙》中警官五次语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叔叔于勒》中夫妇两人语言的变化。《蒲柳人家》中一丈青大娘的语言。c)动作描写:《范进中举》中胡屠夫拿银子的一系列动作。d)神态描写:《皇帝的新装》中两个大臣看布的神情;《我的叔叔于勒》中两夫妇认出于勒后的神情变化e)心理描写:往往和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b.侧面描写(常用于次要人物)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作用:a)侧面衬托,个性鲜明。在《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说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就把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虚伪自私的特点衬托了出来。在《变色龙》文中,巡警叶尔德林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b.侧面描写(常用于次要人物)作用b)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如《孔乙己》,由于“我”担当的是只管温酒这样一种清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描写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片段,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作品又通过“我”的耳朵,听人家在背地里议论,侧面写孔乙己的屡试不第、偷书挨打,概括地介绍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癖好,并点明他性格形成的原因。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b.侧面描写(常用于次要人物)作用:c)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如《变色龙》:围观者起哄看热闹——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当厨师把狗领走后,他们竟然一下子对着首饰匠赫留金哈哈大笑。他们不敢嘲笑警官的多变,而只敢嘲笑倒霉的人——这样既让他们非常开心,又无丝毫的危险性。这样一群小市民,虽人物各异,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荒唐无聊、奴性十足。在《孔乙己》中。孔乙己生活在众人的哄笑中,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b.侧面描写(常用于次要人物)作用:d)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力普的两个女儿、女婿。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渗入了铜臭。《范进中举》对次要人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中举前乡邻们对范进漠不关心,中举后乡邻们拿来鸡蛋、酒、米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寻找范进,悉心照顾他。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刻画,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从而升华了主题。总之,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一.四步分析法——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a.如“自信”“傲慢”这些词语这些词语不仅是对人物神态的描写,也直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b.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注意:细节的真实性,一要经得起推敲;二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范进中举》中的语言、动作描写,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没时间找例子了,此处略….二.四步分析法——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1.环境(P241)多为自然环境:表达心情,渲染氛围,表现人物性格。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两次环境描写,“在一片平静地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了一家人心情前后的变化。《故乡》、《孔乙己》……二.四步分析法——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2.故事情节(P241)抓住关键细节对人物性格的展示作用。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粗中有细三、四步分析法——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可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xx夫妇”形象可概括为:“xxx”是一个唯利是图、拜金的小市民反面形象;如人物身份,以“工人”、“农民”、“小市民”、“手工业者”……概括;如(阶级)性质,可以“资本家”、“封建地主”、“走狗”……概括。四、四步分析法——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即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要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深化教材分析。如《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批判科举制度的腐朽与黑暗,以及社会的冷漠。补充:不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如《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1、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拉近与读者距离。2、使文章具有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3、使文章更生动形象。4、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补充:不同人称的作用第三人称:如《范进中举》1.全能视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2.便于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3.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第二人称:使用情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