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新”“趣”“活”“实”“美”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新”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涉及:一是更新关于学生的观念。主要包括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二是更新关于教学的观念。主要包括: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3、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三是更新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两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只能用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教学时我设计了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教师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教师一边抽拉,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讲直线时,教师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安徽的特级教师张建新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非常新颖的导入环节。上课后,教师播放录音,模拟电台播放商品信息。xx市经济广播电台,现在播送商品信息:熊猫m10型收录机,每台67元,防雨书包每个10元,2h铅笔每支0.12元,金星牌钢笔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电饭锅每个120元。播放后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内容?(商品信息,就是商品的标价)教师再将上述内容重播一遍,边播放边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标价牌,让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两组标价牌中出现的数,主要不同点是什么?〔左边一组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一组数中都有一个小圆点)师:左边这一组数67、10、120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你们知道整数有多少个?师:右边这组标价牌中出现的0.12、2.45、1.20这三个数,刚才同学们说了,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将上述3个小数从标价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这样,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叫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这一环节,教师特意设计了“经济电台”播放“商品信息”这一新颖的教学环节。其中出现“经济”“商品”“信息”与目前的市场经济“挂钩”。另外,“商品信息”安排播放两遍。第一遍起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采取”播放一种商品标价,出示相应标牌”,起到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综合参与认识活动的作用。商品的标价牌中既有“整数”,又有“小数”,这样,小数的出现就显得十分自然,使学生知道小数确实是出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真可谓别具匠心。“趣”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例如,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一台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一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然后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不急于讲解题方法,鼓励孩子们“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立即揭开问:“你们看,是这样的吗?”果真是8朵!孩子们的情绪更为高涨。就在此时此刻,老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学生学习的外在兴趣引人内在兴趣;由形象思维逐步转人抽象思维。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过第28个生日,你们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同学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28岁”我就问了:“小明的爷爷28岁,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儿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岂不早了点儿。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学生充满疑问时,我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同学们就明白了。”新课这样导入,何愁引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呢?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l)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玩具店”的游戏。教师将5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就是教学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怎样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例如,教学用两位数除,关键是使学生掌握用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一位数的试商方法,至于多位数的可依此类推。又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在于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使学生弄清一个长方体有哪三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有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问题,教师抓住了这个关键,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性;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日久天长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板书要注意:(l)注意板书内容的整体性。(2)注意板书内容的概括性。(3)注意板书内容的条理性。(4)注意板书内容的直观性。(5)注意板书内容的计划性。“美”ABC边顶点)角三角形的认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我这样板书既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又体现了整节课教、学的程序,起到了“微型教案”的作用,重点突出,醒目美观。稳定性•课堂中应积极提倡六个“允许”•1、答错了允许重答;2、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3、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4、不清楚的允许发问;5、不同意见允许争论;6、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引入的:吴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开始了知识的学习。“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x高。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单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确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最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是这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咱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生: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男生有35人,女生有30人(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男女生人数。)师:男多女少这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非常明显。甚至达到了男女比例失调的状态。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介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0:117,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应地出生了117名男婴。接下来,教师在大屏幕上再次展示两个网页,在网页中突出以下数据: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3、男女比例失调,十年后我国将会有数千万光棍汉!4、3000万光棍之争: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将严重失调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119.2:100、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做比。生2:我想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生3:我想知道学了比有什么用处。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从以上教学片段老师们可以看出,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从我国男女比例失调这一现实问题引入,真实的数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新的表示形式,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初步认识比的“外貌”特点,知道了比怎样读、怎样写,同时自然渗透了国情教育。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