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X1061.16-2002131电缆检修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电缆的检查及检修周期,电缆的敷设方法、要求、各种电缆终端头、中间头的制作方法、材料选用制作工艺及质量标准。1.2本规程适用于平顶山鸿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检查、维护、检修、敷设、各种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的制作。2电缆检修2.1电缆检修周期2.1.1大修三年一次。2.1.2小修每年1次~2次。2.2电缆大修。2.2.1清扫电缆头及引线表面。2.2.2用0.05mm的塞尺检查电缆鼻子的接触面应塞不进去。有过热现象时,重新打磨处理,必要时重新做头。2.2.3检查接地线,固定卡子等应紧固。2.2.4对试验不合格的电缆,应找出原因,进行处理。2.3电缆小修。2.3.1清扫电缆头及引线表面。2.3.2测量电缆绝缘,不合格时应找出原因,进行处理。2.4电缆绝缘不良的处理。2.4.1电缆头外部受潮时,可用红外线灯泡、电吹热风等方法进行干燥。2.4.2电缆内部受潮,必须锯掉一段电缆,使绝缘经试验合格后,再重新作头。2.4.3电缆有比较明显的接地、短路现象时,可用外部检查或加高电压击穿的方法,找出故障地点后,进行处理。3电缆的敷设3.1准备工作3.1.1电缆及路径的选择。3.1.1.1直埋在地下的6kV电缆应选用铠装有防护层的电缆;1kV及以下的电缆,如无机械损伤及化学腐蚀的危险,可选用无铠装有防护层的电缆。3.1.1.21kV及以下的电缆,敷没在沟道内或隧道内,采用无铠装电缆。3.1.1.3敷设在管道中的电缆,应选用加厚裸铅包电缆(在穿越道路的短管中可用裸铠装)。3.1.1.4室内及电缆沟中敷设的电缆不准带麻包防护层。3.1.1.5按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电压、截面的电缆。3.1.1.6电缆敷设应选择不易遭受各种损坏、在经济和技术上最有利的路径。3.1.2电缆的搬运。3.1.2.1尽量应用原电缆盘滚动,如已拆盘,应将电缆绑扎牢固,防止滚动时电缆松脱,滚动的方向应和电缆缠绕的方向一致。3.1.2.2在滚动电缆时,不能碰伤、压伤、挤伤电缆。Q/HX1061.16-20021323.1.2.3支好电缆支架、避免在放电缆过程中损伤电缆或碰伤人员。3.2电缆的敷设条件3.2.1敷设前的绝缘测定。3.2.1.11kV及以下电缆,测量绝缘电阻应合格(一般用1kV兆欧表,绝缘在500MΩ以上)。3.2.1.21kV以上电缆,除测绝缘电阻合格外,应作直流耐压试验并测泄漏电流、合格后方可敷设使用。3.2.2电缆敷设时的温度及予热方法。3.2.2.1电缆敷设时,当周围温度低于0℃应给电缆予加热。其方法如下:a)室内加热法:将电缆放在暖和的室内,如室温在5℃~10℃时,电缆放置72h,如室温25℃及以上时,电缆放置36h。室温达40℃时,电缆放置24h。b)电流加热法,将电缆三相短路,用大电流发生器供给电流加热。其电流应不超过电缆的额定电流,温度不超过35℃。3.2.3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为不使电缆的绝缘层、保护层受伤,在敷设电缆时,其弯曲半径与电缆外经之比不应小于下列数值:a)塑料多芯及单芯电力电缆为10倍。b)塑料绝缘铠装控制电缆为10倍,无铠装的为6倍。3.3电缆敷设3.3.1敷设电缆的一般要求。3.3.1.1电力电缆与操作电缆尽可能分开,并且中间垫以石棉板或铁板等耐火材料。3.3.1.2电缆敷设应按需要留有足够的备用长度,以备温度变化的补偿和检修之用。3.3.1.3电缆与热力管道交叉时,电缆外皮与管道间应有不小于0.5m的距离。并且热力管道应保温,电缆本身也应用石棉材料绝热长度不小于2m。3.3.1.4电缆与热力管道并列敷设时,其间应保持2m的距离,并且热力管应有很好的保温。3.3.1.5穿出地面的电缆应经过不少于2m长的保护穿管。3.3.1.6密封电缆穿管的材料,应为绝热材料如石棉、水泥等。3.3.1.7电缆应在下列地方装标示牌:电缆两端,改变线路的弯曲处,从一平面跨越到另一平面处,建筑物引入处及直线部分,每隔10m应悬挂有电缆规格和线路名称的标示牌。3.3.2电缆在管道之中敷设。3.3.2.1电缆穿管管口应作成喇叭形,管子内壁应光滑无毛刺。3.3.2.2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3.3.2.3对穿送较长或弯曲不易穿的电缆,可在电缆外皮擦一些滑石粉或凡士林膏。穿送时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绝缘。3.3.3电缆在构架上的敷设。3.3.3.1敷设在构架上的电缆应排列整齐,不应有交叉或过大的余度,不应承受拉力。3.3.3.2沿墙壁、构架、天花板等处敷设的电缆,应于下列各处将电缆固定在支架上:a)垂直敷设或超过45°的倾斜敷设,在所有的支持点上;b)水平敷设线路的直线段,在线路直线段的两端点上;c)线路转弯处,在转弯处的两端点上,如有必要,在其中间点上(小截面电缆);d)电缆接头处,接头两端支持件上。3.3.3.3在电缆沟内两面敷设电缆时,则控制电缆及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应放在一面,1kV以上的电力缆应敷设到另一面。3.3.3.4多层构架敷设时,控制电缆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下面。3.3.3.5敷设在构架上的电缆接头须用石棉板等托置,并用耐电弧隔板与其他电缆隔开。Q/HX1061.16-20021333.3.3.6电缆由支架引向设备和配电盘时,电缆接近设备或配电盘下侧时应垂直,在弯曲处应固定。3.3.4电缆在地下的埋设。3.3.4.直接埋设在地下的电缆应有防腐层。3.3.4.21kV~35kV的电力电缆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700mm。3.3.4.3土壤对电缆外皮有腐蚀时,不允许直接埋设,应采用保护措施。3.3.4.4直接埋设电缆,沟底无石块或其他硬物,电缆上下部应铺100mm厚的砂土层,1kV以上的电缆,还应在电缆的全长上部盖一层砖或保护板。3.3.4.5电缆自土沟进入电缆沟或地面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并在管口加堵塞,以防进水。3.3.4.6地下电缆线路应有方位标志,不挖开地面,即能在任何线段上找到电缆及电缆接头的位置。3.3.4.7电缆线路与沟河交叉时,应置于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的电缆桥上或附设拉线架设通道。4制作电线端头和中间头的基本工艺要求4.1正确选用材料:所选材料吸水性和透气性小,电气性能稳定。4.2所用工具齐全、清洁,施工地点应保证清洁,干燥,严防潮气、灰尘、杂物进入。4.3电缆头密封可靠,能防止水份浸入。4.4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材料制作方便。4.5机械强度大,能适应各种运行条件。4.6导体连接良好,接触电阻小且稳定,温升不大于缆芯导体。4.7耐压强度高。不低于电缆铅包未剥除部分。4.8介质损小,在运行温度范围内没有过大变化。4.9使用环氧树脂时的保护措施4.9.1当环氧树脂粘到手上时,要用浸有酒精或3%醋酸溶液的棉纱擦净,然后再用肥皂水洗涤。4.9.2使用环氧树脂过程应戴医用乳胶手套,用过的手套,应洗净并涂-层滑石粉,以备再用。4.9.3制作电缆头时,穿干净的工作服。4.9.4戴口罩及护目眼镜。56/10~8.7/15kV三芯XLPE电缆热收缩型中间接头安装工艺5.1使用、安装条件:5.1.1热缩接头可在工井、隧道、电缆沟、直埋等条件下安装使用。5.1.2热缩接头安装时环境温度高于0℃,相对湿度在20%以下。5.1.3温度低,湿度大时,应对电缆施工部位加热至40℃~50℃,避免施工过程绝缘表面凝露受潮。5.1.4严禁在雾雨天中安装热收缩接头。5.1.5热收缩部件待冷却后才能移动或试验。5.2工艺5.2.1定接头中心:将电缆调直,确定接头中心,电缆长端1150mm,短端600mm,两电缆重叠200mm,锯掉多余电缆。5.2.2剥除外护套、铠装、内护套及线芯间的填料。(尺寸见图1)a)在剥外护套前,为保证外护套剥切整齐、准确,应用PVC带作好标记。b)为防止钢铠松散,剥外护套要从根部开始,先剥一小段,在离外护套切口30mm处绑扎锯钢铠,最后再将全部外护套和钢铠剥除。c)锯钢铠不应损伤内护套,剥内护套不应损伤铜屏蔽层。Q/HX1061.16-2002134图1剥除外护套、铠装、内护套及线芯间的填料5.2.3套入电缆接头的内、外护套管:将电缆接头两端的外护套控净,分别套入内、外护套管,护套管两端应包好,防止尘土赃物掉入。5.2.4锯线芯:(尺寸见图2)图2锯线芯a)按相色要求将各对应线芯绑好,从接头中心处锯断多余线芯,并保证长端1050mm,短端500mm。b)为防止铜屏蔽带松散,可在缆芯适当位置包PVC带扎紧。5.2.5剥除各相的铜屏蔽层和外半导电层:(尺寸见图3)图3剥除各相的铜屏蔽层和外半导电层a)在铜屏蔽层切断处用φ1mm扎丝绑两圈,将铜屏蔽层撕下,剥铜屏蔽层时不应损伤外半导电层。b)剥外半导电层不应损伤绝缘层,当外半导电层为不可剥离的结构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将共剥离,其绝缘层表面应用砂纸打磨光滑,不应留有伤痕和半导电残留物。5.2.6剥切绝缘层:从线芯端部量取1/2连接管加5mm剥除绝缘层,注意不要损伤导体。5.2.7安装应力管(尺寸见图4)图4安装应力管Q/HX1061.16-2002135a)清洗绝缘层及外半导电层后,将应力疏散胶拉细拉薄缠绕在外增导电层切口处,与外半导电层搭接5mm,与绝缘层搭接10mm,然后在应力管覆盖的绝缘层表面(约50mm长)均匀涂一层硅脂,注意不要涂到外应力疏散胶上。b)套入应力管,搭接外半导电层20mm加热收缩固定。5.2.8套入管材和铜屏蔽网:在每相长端套入内绝缘管,外绝缘管和外半导电管,在短端套入铜屏蔽网和内半导电管。5.2.9连接线芯:按原定的相色将线芯套入连接管进行压接,除去毛刺和尖角,并清洗干净。5.2.10收缩内半导电管:(尺寸见图5)图5收缩内半导电管将连接管上的压坑及连接管与绝缘之间的间隙用导电带包绕填平使其直径与电缆绝缘层大致相等,然后移出半导电管置于连接管正中向两端加热固定。5.2.11清洗、处理应力管、绝缘层、内半导电管表面及端头:(尺寸见图6)图6清洗、处理应力管、绝缘层、内半导电管表面及端头将清洗溶剂挥发后,在内半导电管两端及应力管靠接管端的端面断口处用应力疏散胶包绕填平,然后在电缆绝缘层及内半导电管上均匀涂抹一层硅脂。5.2.12热缩内、外绝缘管:移出绝缘管置于接管正中,从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待稍冷后,用溶剂洗去表面碳痕,再移出外绝缘管置于内绝缘管正中,加热收缩。5.2.13包绕绝缘带:(尺寸见图7)图7包绕绝缘带Q/HX1061.16-2002136将两端应力管和内、外绝缘管所形成的台阶用J-20自粘带材包绕成光滑的圆锥形,J-20自粘带搭接外半导电层15mm左右。5.2.14热缩外半导电管:将三相外半导电管套至接头中央,两端对称,从中央向两端加热收缩。5.2.15包绕半导电带将半导电带搭盖绕包一层在铜屏蔽与外半导电管上,与铜屏蔽搭接5mm与外半导电管搭接10mm。5.2.16焊接地线(尺寸见图8)图8焊接地线在每相线芯上平敷一条10mm2铜编织带,并临时固定将预先套入的铜屏蔽网拉至接头上,拉紧并压在铜编织带上,两端用φ1mm的两匝铜丝扎紧用烙铁焊牢,单相接头结构剖视图见图11。5.2.17热缩内护套管(尺寸见图9)图9热缩内护套管将三相线芯并拢,恢复相间填充物,用白布带扎紧,再用粗砂纸打毛电缆两端内护套,清洗干净后包绕一层熔胶带,从电缆A端移出内护套管,在端管口与A端铠装切口相平齐,朝接头方向加热收缩固定,然后将收缩后的内护套管的右端100mm打毛,并清洗干净,包绕一层热熔胶,再从电缆绕B端移出另一内护套管,右端管口与B端的铠装切口平齐,朝接头方向加热收缩固定。5.2.18连接钢铠地线:用10mm2的铜编织带连接两端钢铠用铜丝绑紧并焊牢。5.2.19热缩外护套管(尺寸见图10)图10热缩外护套管其程序、方法与热缩内护套相同、外护套管与电缆A、B两端及两护套之间的搭盖长度均为150mm。5.2.20包绕J-20和PVC带:(单相接头结构剖视图见图11)在外包套管相互搭接处,外护套管与电缆外护层搭接处,用J-20自粘带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