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转型与规划应对――以上海松江大学城北部片区概念规划为例敬东安超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变化导致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选择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功能,这个过程也是城市发展不断转型的过程。上海松江大学城北部片区作为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形势进行了再研究和再规划,对现有的总体规划内容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使该地区的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使规划更加有效应对城市转型的需求,更加科学地进行前瞻引导和过程控制。关键词:发展转型规划应对松江大学城北部片区1背景1.1问题的提出上海松江大学城北部片区的范围南起广富林路和张家浜,北至辰花公路,西至沈泾塘,东边以嘉松公路为界,总用地面积5.32平方公里,其中广富林路的南侧为已经建成的上海松江大学城,聚集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7所高校。地块北侧为佘山旅游度假区,西侧为广富林遗址公园区。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松江新城主城总体规划(2005-2020)》中确定该片区为居住园区,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中确定该片区(编制单元B)城市建设用地532公顷,其中居住用地294公顷,规划人口7.0万人,住宅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配置2所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和7所幼托等基础教育设施。对于这样一个地块,居住园区的定位没有原则问题,但是,它是否存在其它更能体现地块特殊性的功能选择呢?图1区位图图2松江新城主城总体规划图1741图3控制性编制单元划示图图4B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1.2背景的变化十七大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预示着将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空间结构优化、城市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将面临重大的转折点和进入重要的转型期,城市的功能将进行调整、整合、充实与完善。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将成为一项长期的国家政策,从大量出让商住用地获得一次性收益,将转向增量土地的其它功能性开发以获得长期收益。即从住宅地产逐渐转向旅游地产、商务会展地产、商业地产和创意地产的综合性开发建设,特别在上海这样的城市。2008年6月,上海提出要做全国和世界的上海,经济必须转型,寻求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重新定位,与浙江、江苏等省避开恶性的正面竞争,并强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式和快慢决定着上海的未来。新出台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中重点支持20个产业,其中有八大类现代服务业和十二个大类的先进制造业。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公布。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一个可以统一规划建设和调度的平台跃然而出。17421.3政策的调整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细则中明确了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这些政策将对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规划提出新的挑战,与以前相比,城市将利用较少的居住用地容纳相同的城市人口或者利用相同的居住用地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1.4上海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为长三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现在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松江作为“上海之根”既有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摇篮----松江大学城,还有英国风貌区泰晤士小镇和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伴随着轨道交通9号线的通车及沪杭高铁、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松江新城理应承载更多的责任和梦想。2发展阶段的梳理有上海之根之称的松江历史悠久,从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城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松江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也在不断转变和完善,纵观其发展历史,松江呈现不同性质、功能和空间特征,大致可分为府城、县城、新城三个阶段。表1松江城市发展阶段的演进城市性质主要产业、功能府城松江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元时代发展农业、酿酒业、盐业,明、清时以农业、农副业(棉纺、丝绸等)为主,成为全国棉纺中心,号称“衣被天下”,曾有“苏(苏州府)松(松江府)税赋半天下”之美誉。县城(卫星城)松江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8年: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卫星城;1982年:上海重要的市郊卫星城和著名的历史古城。1990年: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卫星城,以市郊历史文化为主要景观的游览城。新城体现上海郊区综合发展实力与水平、居住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提出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160万人,松江新城常住人口80-100万人的人口目标。第二产业以信息产业、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轻工机械和食品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仓储业为主导。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总体规划资料整理。1743图5松江城市用地拓展图图6松江城市空间发展示意图3对发展转型的认识3.1两个转型3.1.1从“生产型”新城向“生活型”、“服务型”、“创新型”新城的功能转型如果将新城类型分为“生产型”、“生活型”、“服务型”、“创新型”新城。“生产型”新城是以生产功能为主导的新城镇,依托的产业是制造业,松江新城目前仍然处于“生产型”新城阶段,尽管已经初步形成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总体上松江企业的生产水平还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位置,主要是初级的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有限,还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专利、研发机构和有影响的品牌。“生活型”新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卧城”,因为我国新城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的带动而建设的,实际居住的人口有限。比如由于上海目前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人口居住在中心城,虽然新城已经承载了上海主要的制造业,但没有真正起到疏解中心城人口的目的,“生活型”新城强调居住就业的一体化,同时接纳中心城的人口外迁。“服务型”、“创新型”新城建设是新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新城功能迫切扩展需求下的必然产物,这种新城将逐渐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吸引区域的资金、物流、人流,商贸金融、行政、房地产、交通运输、会展、教育科研等服务功能逐渐形成,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创新型”新城的标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产业(高科技产业与知识服务业)获得的增加值超过30%以上;二是创新阶层(核心创新阶层与专业创新阶层)的比重占到就业人口的30%以上。3.1.2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从1933年《雅典宪章》关于“功能城市”的提出,到2003年伦敦市“文化城市”的定位。使人们认识到,城市不仅应具有功能,更应该拥有文化。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美国科学家早在1950年代就注意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的人生产的农产品和3%1744的人生产的工业产品就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于是当时就提出一个问题,当5%的人已经满足了社会的基本需要的时候,那另外95%的人生产的是什么呢?最后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和消费的全部都是文化。3.2两个案例3.2.1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成功变脸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我国早期的国家级开发区,制造业是其核心功能。但现在,苏州城东,独墅湖畔,一座文化创新之城、科教创新之城、时尚生活之城正在兴起,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悄然改变,主要表现在:(1)工业园区的高教区已吸引和新设立了8所高校在区办学1,高教区在建的科研平台与研发机构共22个。此外,高教区内还建有生物纳米园和创意产业园,纳米园是培育生物科技与纳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创新基地。创意产业园定位于软件研发、外包和动漫游戏等,是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之一。(2)建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文化水廊景区内超过十五万平米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它集结了大剧院、电影城、演艺餐厅、商业中心、艺术大堂、绿化等项目功能,著名的“金鸡奖”评审基地落户于此,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暨梅花奖颁奖相约此地,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级演艺界的交流平台、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文化艺术的新地标。3.2.2昆山花桥:促进“昆山制造”向“昆山服务”和“昆山办公”转型昆山同样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代表,近年开始的功能转型同样值得关注。根据功能策划和定位,花桥国际商务城将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和金融BPO园区等三大园区,着力引进与之相配套的酒店、商业、文化和居住等项目,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拥有30万商务和服务人口、1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商务城市构架,建设成为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商务城,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型的卫星商务城正在长江三角洲崛起。3.3新型产业的出现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出路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是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称为2.5产业)集聚区已形成四大类型:一类是位于国家级开发区、部分市级开发区当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以科技研发型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位于中心城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是加大改造中心城区老的工业用地,淘汰传统制造业,加快产业的置换和产业升级。三是位于近郊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依托重大的枢纽型基础建设、推进产业转型、重点发1745展特色、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四是位于远郊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为产业基地配套专业物流、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2。3.4城市营销对象和基础设施的改变工业时代的城市营销以城市的可投资性为重点,在关注顺序上强调吸引企业(工业与服务)----吸引工作者(工人阶级与服务阶级)----吸引居住者,创意时代的城市营销以城市的可居住性为重点,在关注顺序上强调吸引居住者(创意阶级)----吸引工作者----吸引投资者(创意企业)。因此,面向投资者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高速公路、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发展;面向旅游者的观赏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音乐厅等方面;面向居住者(创意阶级)的便利性基础设施则主要包括街头公园、步行小道、咖啡吧、书店等进入性较好的设施,美国这方面的典型城市有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等。城市设施维度有居住以及购物、工作、交通、闲暇四个方面,对于不同的人,他们所要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4大学城的价值与发展转型4.1大学与城市4.1.1大学的功能转型大学功能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的大学奠定了大学的教学功能;以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的大学增加了大学的科研功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的大学开启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即建设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的发展阶段。因此,大学的整体功能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扩展:一是推动所在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发挥社会服务功能。4.1.2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创新型城市的产生依赖于大学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如果说,传统的城市或者是政府驱动的城市或者是企业驱动的城市,大学在城市发展中属于可有可无的边缘性组织的话,那么创新型城市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学驱动的城市。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在城市组织系统中从边缘性成为中坚性,通过人才溢出、科技服务、文化影响等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驱动性作用;二是城市的组织系统从分裂的状态或者一元独大的状态升华为联合的以及三元互动的状态。这种联合与互动的空间投影就是城市区域内大学校区、城市社区、企业园区的并存与互动。虽然创新型城市的直接标志是那些高科技产业或者创意型产业,但是创新型产业的产生,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