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一、透析中低血压•原因:1、容量相关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析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脏压塞,心肌梗死等;•4、其他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预防及处理:1、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等。•2、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3、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4、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超、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二、肌肉痉挛•原因: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预防及处理: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5%。•2、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或序贯钠浓度透析。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间期体重增长。•3、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4、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三、恶心和呕吐•原因:常见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电解质成分异常(如高钠、高钙)等。•预防及处理:针对诱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四、头痛•原因:常见原因有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预防及处理: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包括规律透析,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等。五、胸痛和背痛•原因:常见原因是心绞痛(心肌缺血),其他原因还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压、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预防及处理: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六、皮肤瘙痒•原因:机制尚不清楚,与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预防及处理: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七、失衡综合征•原因: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等情况。•预防及处理:1、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过度变化。对伴肌肉痉挛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2、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他相应处理。•3、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八、心律失常•原因:常见的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预防及处理: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搏器。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余杭区中医院•陈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对血液透析进行充分评估是改进透析,保证透析质量的重要方法。(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指标及其标准•评价指标:•临床综合指标:临床症状如食欲、体力等;体征如水肿、血压等;干体重的准确评价;血液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酸碱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等;影象学检查如心脏超声检查等。•尿素清除指标:URR、spKt/V.eKt/V,std-Kt/V.•充分性评估及其标准达到如下要求可认为患者得到了充分透析•(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2)透析并发症较少,程度较好。•(3)患者血压和容量状态控制较好。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5%,透析前血压〈140/90毫米汞柱,透析后血压〈130/80毫米汞柱。•(4)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5)营养状况良好•(6)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透URR达到65%,spKt/V达到1、2。采取措施达到充分透析•1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以保证完成每次设定透析时间及每周透析计划。•2控制患者透析期间容量增长。要求透析期间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一般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公斤。•3定期评估和调整干体重。•4加强饮食指导,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干预。•5通过调整透析时间和透析频率、采用生物相容性和溶质清除性能好的透析器、调整透析参数等方式保证血液透析对毒素的有效充分清除。•6通过改变透析模式及应用高通量透析膜等方法,努力提高血液透析对大份子毒素的清除能力。•7定期对心血管、贫血、钙磷和骨代谢等尿毒症合并症或并发症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