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专题1:导论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到了清代才由盛转衰。有关研究表明,1820年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7%,与现在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大致相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955、3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五十年吧,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1955、10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而做出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科学社会主义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创立的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理想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重点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和回答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植根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把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理想,并指导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此,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3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共一大会址•(1)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被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3)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宣示,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全面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为它确定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江泽民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观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国内外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受到举世关注。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而产生中国共产党以来,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009年胡锦涛在新加坡出席亚太经合作领导人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着眼于解决我国发展问题,并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各方力量,是党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对四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醒认识、科学回答和准确把握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首要问题。“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图片•问题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回答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果从马克思时代开始,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泛而言之,先后也有十多种的提法,但就其有代表性、典型性、影响面较大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或阶段(大都是伟人或政党提出的),大约有以下五种:第一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马克思首先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一卷中说:“剥夺剥夺者”,并在“生产资料公共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以自由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生产条件”。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生活在自由联合体中,人的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魅力,是我们的理想,但到现在为止,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已经实现。第二种民主社会主义•欧洲一些社会民主党还有工党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有一个信条: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没有民主,也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他们看重的并不是生产资料是公有或私有,而是实现有差别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分配;在政治上,他们不主张暴力革命,而更重视在议会中争取多数,实现“和平过渡”,平稳地夺取政权。•把其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局限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框里,又把其社会主义融解在资产阶级的民主之中。•社会民主党认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民主的最高形式,自由和民主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质,而社会民主则是民主最深刻、最全面和最具国际性的表现。它认为民主和人权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政治手段,而且是社会主义目标(建立民主的经济和民主的社会)的根本实质。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第三种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式: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和集体所有)十计划经济十按劳分配。其间公有制是起决定作用的。并把国有制即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