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史讲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国外:●1906年12月24日,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广播。(有记载的、第一次无线电广播)●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市第一家领取政府执照的KDKA电台正式开播,是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开端。中国一、外国人电台●《大陆报》暨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通称奥斯邦电台)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办起第一座广播电台。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在该台播出,反应强烈。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展中国一、外国人电台●新孚洋行广播电台民国12年(1923年)5月30日,上海国际无线电学会秘书长、美商新孚洋行主人戴维斯试办一座学术试验广播电台。●开洛广播电台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电台中时间很长、影响较大的电台,由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于1924年5月开办,联合了《申报》等新闻机构播报当天新闻。开洛广播电台吸引了不少中外听众,组织了几个团体,付费点播音乐戏曲节目。一直广播了5年,到1929年10月结束。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广播法令。●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年10月,无线电专家刘瀚在张作霖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中国二、官办电台●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7年,奉系军阀又于北京、天津建立了两座广播电台。●沈阳广播无线电台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新新广播电台1927年3月18日,新新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这是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上海(亚美)广播电台1929年12月23日,亚美无线电公司自办的电台正式播音。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民办电台一度繁荣,大约有70多座,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四五十座)。中国三、民办电台民营电台就有“专业台”的划分:教育电台、商业性电台和宗教性电台;但大多数播送广告与低级庸俗的娱乐节目。第一类:教育性广播电台由一些地方民众教育馆和大中学校开办;播音内容大都限于文化教育方面;发射功率不大,收听范围也仅限于当地;中国三、民办电台国民政府的广播事业1、官办中央广播电台的成立: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开始在南京播音,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电台”。宣传内容是由中宣部交办,确立了其“为党喉舌”的属性。1932年11月12日建成新台,发射功率扩至7500千瓦,为全亚洲之冠。2、中国广播史上的特殊现象:慢报新闻:国民党要求各地党部负责收听夜间新闻及演讲,加以纪录、缮写,再送给报馆刊登;有的民营报也利用这种广播收录新闻。为配合这种制度,该台开辟“慢报新闻”的时段,播音话语缓慢,并且反复讲解供收音抄收。3、国民党抗日对外广播: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ofChina”(VOC),意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语播音。(中国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五、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红中社:“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红色中华报》。1937年1月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由中国共产党主办,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1943年停播,1945年抗战胜利恢复。1947年3月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建立了解放区最大的短波发射台。1949年3月在北平播音,使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1949年12月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10月1日现场直播开国大典,中国第一次。六、新中国广播业管理: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广播电台,增加了发射电力,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全国广播网初具规模;2、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全国建立了23721个收音站;3、完成对民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2年至1966年,我国召开了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对广播事业的发展作了宏观全面部署,加快了从中央到地方广播事业的发展。如,第一次会议中:集中力量建设中央台;推广“爱憎分明”的播音风格。代表人物:齐越、夏青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一、广播电视新闻1940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正式开播。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实况转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对此进行了实况转播。1949年12月,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建立。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条电视新闻,内容是《红旗》杂志创刊。1958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次转播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游行。(实况转播)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简明新闻》开播,每次5分钟。1960年元旦,设立固定专栏《电视新闻》,每周3次,每次10分钟。文革结束后: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办。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座谈会:将国内新闻片、国内口播新闻、国际新闻录像、国际口播新闻混合编排,取消了新闻配乐。来自地方的尝试:1982年1月,上海电视台首先开办晚间的第二次新闻。(1985年3月——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1982年7月,广东电视台增设了午间新闻。(1984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1986年10月,上海电视台首先开办英语新闻节目。(1986年12月——中央电视台面向北京的英语综合节目;1987年2月面向全国。)新闻评述类:1980年开办新闻评述类的电视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成为“焦点”节目的先驱。1994年4月1日,在《观察与思考》基础上创办了《焦点访谈》。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第一步;1994年4月1日推出《焦点访谈》,则是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改革的第二步。《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闻栏目改革,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正向国际大台迈进。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我国第一部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在演播室内直播了根据《新观察》杂志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9月4日,在报刊报道上海广慈医院抢救严重烧伤的工人邱财康的真实事迹的第二天,北京电视台据此以最快的速度编写了《党救活了他》一剧。“新闻性”直播电视剧二、电视剧一、1978—1979年:复苏1978年5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彩色电视剧《三家亲》,这是新时期第一部电视剧,也是我国第一部完全在实景中录制的电视剧。1979年,上海、湖南、山东、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等省市电视台都开始生产电视剧。此时的中国电视剧,仍习惯性地充当着政治意识形态的共建者,在主题表达上简单直接,且自觉配合主流话语需要。二、1980—1986年:启蒙思潮集中指向了人道主义,在人道主义文艺思潮主导下,文学创作开始关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需要”、“人的本质”、“人的自然欲望”等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命题。三、1987—1989年:走向通俗为解决国产电视剧供不应求的问题,电视台引进并播出了一批国外和港台电视剧。四、1990—1993年:进入市场在这个阶段,电视剧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运作,电视剧创作向着世俗化、娱乐化方向全面推进。五、1994—1999年:消费狂欢199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电视剧制作领域。六、2000—2008年:趋向理性进入新世纪,在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的合力作用下,电视剧创作趋于理性,电视剧市场趋于成熟,电视剧整体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1979年1月28日,由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最早的电视节庆联欢晚会:1960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新年联欢晚会。1983年,黄一鹤导演了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从此开启了除夕夜看“春晚”的传统。“四级办电视”: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为加速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四级办电视”的口号,即除了中央和省一级办电视台,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允许省辖市、县两级办电视。促进作用:(1)“四级办电视”调动了地方和社会各方面班广播电视的积极性,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打破了过于集中的僵化体制和千部一腔的统一模式,体现了分散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四级办电视”:消极作用:(1)发展中,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2)由于各级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致使覆盖效益降低,个别小台为维持生计,从音像市场购买廉价的海外影视剧,乱播滥放,对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主频道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散”、“乱”成为该阶段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