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预警环境风险预警预警,就是事先发出警告,提示我们注意某系统在运行中即将出现的不平衡状态.环境风险预警,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监测、预警的技术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将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问题事先向人们发出警报,以便政府和环保组织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和措施将环境推到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状态.由于环境问题不仅是影响环境现象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影响社会、经济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从分析测定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入手,是设计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环境风险预警流程图主要功能指导潜在风险承受者的风险对策。在事故出现之前提供某些警告信息,以便采取措施阻止事故的发生,有助于决策者选择好适宜的应急对策,并使应急系统处于戒备状态,当事故发生时可以最佳应急方案和最快速度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而使风险危害最小。预警信息不仅能指导公众的日常生活,还能知道区域内的生产力、投资、项目选址等更高层次上的选择,从而影响区域环境风险场的格局。发布预警信息原则发布方式应具有较大的覆盖,以保证最多的人得知风险信息。发布手段必须在公众中具有一定权威和信赖感。发布方式必须及时、动态,能随风险水平的变化改变信息内容,因此,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在发布短时间尺度的预警信息时比报纸更有效。发布渠道与信息提供者之间必须保持密切联系。信息发布者可考虑向某些群体(政府机关、参与风险交流的公众、易受损体)提供直接服务。预警信息应易于理解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就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环境系统与环境风险的统计指标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由于环境风险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质,在设计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物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科学性可比性全局性统一性灵敏性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环境系统运行的不平衡,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能量不合理利用及浪费造成的;因此,应遵循物质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从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能量交换中,选择环境预警指标。同时,所选的预警指标变动应超前于环境系统变动,并且能对环境系统的不平衡和微小变化作出反映,当环境系统的警兆出现时,这些指标能及时发出信号;另外,所选用的预警指标应具备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其意义明确,资料来源可靠,代表性强,并能反映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协调性的状况。环境问题不是自人类产生就存在,而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及利用,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当,造成了环境对人类不利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危害性,而是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在构建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时,即要考虑到反映现时环境状况的指标,又要考虑到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可能引起环境恶化的一些相关指标,所以我们把环境预警指标划分为两个部分:警情指标,即现时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警兆指标,即现时来看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若长此以往,超过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指标.环境警情指标,是反映环境现象异常变动的各种不同状态的指标.从能量守恒定律看,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也会影响到资源供给的平衡,进而可能因废弃资源而污染环境;因此,应设计反映环境资源利用的警情指标,监测环境现象的变动情况。此外,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状况,是反映环境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警情指标中的核心指标。通过对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系统运行问题,发出预警信号。环境控制标准指标,是关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标准的总称,是用数字体现的环境质量和排放污染物应控制的界限。环境控制标准是判断污染物毒性和危害程度的标尺,也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预警的依据。环境警兆指标,是反映环境及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性与协调性的指标。环境质量是指构成生存环境要素或整体生存环境性质的优劣,具体指生存环境要素的好坏及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影响的程度。国内外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生产力布局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环境系统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能提高环境的质量,保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会引起环境系统中各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失调,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因此,通过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弄清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区域环境系统的定量分析,为环境风险预警、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要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地、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以增加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对“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以保护环境.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先进的防治和监测技术,给保护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环境警兆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应设置反映“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指标”和“环保投资与设施管理指标”。数据库连接对象总结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操作与运用运用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环境系统进行预警,就是要根据各指标的监测数值,构建环境风险预警指数模型,来测定环境问题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程度,确定预警区间,发出预警信号,进行预警。首先,我们运用归一化处理的方法,采取综合分数预警的形式,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指数模型。即对环境监测数据分级等分,计算每一指标的调整系数和预警指数,对每个等级实现定量赋值;然后,确定各预警指数的权重,求出预警总指数。其次,设计预警区间,即确定预警分界点,这一方法来源于西方的“景气指数分析法”.目前,西方各国都采用类似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蓝的标志,发出预警信号,进行预警,将预警区间分为: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及蓝灯区.红色预警黄色预警绿色预警蓝色预警环境风险预警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现有的工作主要是在污染事件的预警指标方面提出了原则性的方案,未来须在环境风险场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风险源特点,研发环境风险预警指标筛选技术,构建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经济等多要素,涉及区域、城市、工业园区、企业等多尺度的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模型技术体系,针对特征污染物和不同区域特有生物种构建生态风险预警模型。以人群健康与生态安全为目标,确定风险分级阈值,建立预警分级技术。将预警模型与环境风险场模型加以耦合,实现基于GIS的环境风险特征指标动态预警。推进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及平台应用为推动环境风险预警真正发挥效用,未来应综合集成环境风险预警模型、信息采集处理与传输、传感器及数据可视化等单项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技术系统,建设环境风险预警技术应用平台。运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显示环境风险场的时空动态变化,构建预警信息综合辨别及基于GIS的可视化动态综合解析、预警分级、信息快速分级发布、快速响应和智能支持技术体系,推进环境风险预警平台的实用化,在重要区域和敏感保护目标进行应用,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加强关键仪器设备的研发与集成为实现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及时快速预警,须要集成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和设备,搭建固定式和流动式、在线监测与离线分析相结合的重点风险源实时监测监控与解析技术平台;开发或组合集成具备可靠性、灵敏性,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数字预警方法,实现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实时、快速监测与预警。同时,须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经济成本、可操作性和日常维护,建立预警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规范和操作指南。同时大力推进环境预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