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2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3标准比较•ISO10012•1.范围•2.引用文件•3.定义•4.总要求•(测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ISO9001•1.范围•2.引用文件•3.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和改进4前言(我国)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要点1.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012:20032.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5接上页•本标准与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6国家质检总局非常重视该标准在我国的贯彻实施,及时将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2-2003。ISO前言7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要点一、采用本标准的目的1.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2.为实现产品质量目标提供保障;3.降低由于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造成的风险。8•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失准•测量过程失控•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9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R设备的计量特性使用时间t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的最佳校准时间10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量特性曲线测量特性曲线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11按ISO10012:2003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1.可以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预期要求;•2.对组织实现产品质量目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3.可以有效控制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如控制物料、能源、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4.作为保证组织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的基本依据。12•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是科学地阐明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与计量的关系,明确了测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计量要求。13什么情况下采用ISO10012标准1.顾客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2.供方需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3.立法和执法机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4.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审核时。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ISO10012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对其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14接上页(引言)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要点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原则之一1.过程Pro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图1显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15图1测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顾客要求8.4改进7.2测量过程6.资源管理8.分析和改进5.管理职责测量结果顾客满意7.1计量确认716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适用于ISO10012•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过程方法•e)管理的系统方法•f)持续改进•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7过程方法.企业为了能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18接上页1.由输入、输出、资源和活动(程序)构成了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2.“过程”的实现应该产生增值。“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3.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如,生产过程、测量过程、质量过程、管理过程等都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作用的。4.要测定和评估“过程”的能力。5.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方法可用于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19接上页(引言)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组织的责任1.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2.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3.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4.除非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要点2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一、本标准包括的内容•1.测量过程的通用要求和指南;•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通用要求和指南;•3.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支持、证明符合和确保满足计量要求。要点21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19001、GB/T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15481(idt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二、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1.引言: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2.引言: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3.范围: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19001、GB/T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条件;4.范围:不拟替代或增加GB/T15481(idtISO/IEC17025)的要求。••接上页(范围)要点2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计量测试有关的部分23•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测量、分析和改进•8.2监视和测量•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4数据分析标准关系24ISO14000(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1.职责和方针2.目标和策划3.实施和运行4.测量和评价(监测和测量)5.评审和改进6.持续改进问题:以环境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计量管理要求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25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4.管理要求4.1组织4.2质量体系4.3文件控制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7服务客户4.8投诉4.9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4.10改进4.11纠正措施4.12预防措施4.13记录的控制4.14内部审核4.15管理评审5.技术要求5.1总则5.2人员5.3设施和环境条件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5.5设备5.6测量溯源性5.7抽样5.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5.10结果报告26生产型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检测和/或校准作为检查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室。•问题:主要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对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不太适应。•生产型企业的在线测量和批量检验•a.检测的量大、速度快;•b.检测的对象流水作业,往往是一次性检测后流转出去,难以追溯;•c.检测人员既是生产加工人员,又是检测人员,检测水平一般比实验室人员低;•d.自动化测试较多;•e.检测失控难以发现;•f.测量设备量大,容易造成混淆使用;•g.测量点较分散,归属很多部门,管理困难等等。27(四)ISO10012标准的发展1992年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1997年ISO10012–2测量过程控制指南•2003年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28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VIM:1993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本标准的名词引自文件•1.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VIM:1993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要点29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应用GB/T19000-2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以及下述的术语和定义。•3.1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managementsystem•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0测量管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1.管理的特征从定义看,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权具有控制能力具有协调能力2.体现了“体系”的特征体系的定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3.体现了“计量管理”的特征根据计量学的特性,计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统一性(2)准确性(3)法制性(4)社会性(5)权威性(6)技术性(7)服务性(8)群众性313.2测量过程measurementprocess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要点•1.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2.“测量过程”与“测量”的定义相同。•3.“测量”与“计量”的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时可以互相代替。323.3测量设备measuringequipment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要点1.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2.按类型可以分为:•a.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装置、仪器仪表、量具、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包括:电子软件、操作手册、文件资料等。•b.按传递等级可以分为:计量基准(测量基准)、计量标准(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工作测量器具)。•c.按结构可以分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感器及其装置、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标准物质、软件及手册、文件。•d.按用途可以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易用、校淮用等。用于测量过程的软件也属于测量设备,应按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校准。标准物质属于测量设备,应注意对其管理。331.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分别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反映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影响测量结果的状况,通常用若干个定量的参数表示出来;2.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可以通过校准得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鉴别力(阈),误差,死区。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3.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通常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稳定性、重复性、复现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及其它特性。4.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5.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以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3.4计量特性metrologicalcharacteristic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注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要点34•3.5计量确认metrologicalconfirmation•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