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内部软硬件的奥秘,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技能。一、课程特点本课程是一门注重于实践动手能力及应用操作能力的教学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多这门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选购与测试等方面的内容。知识面涉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等课程,教学内容量大,可扩充性强。2、日新月异,课程知识更新周期短当今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变化快,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它的知识更新速度与其它的课程相比要快的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及时适应发展变化,在发展中搞好课程的教学,因此只有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技术和产品的需要。3、强化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本课程目标是学生在通过“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能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了解硬件的主要性能,能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软件安装和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因此在夯实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学要侧重实践环节。二、教材特点以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技术为依据,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的知识性与新颖性,注重实践环节的科学性。以“教学项目+工作任务”的形式,按照“项目-模块-工作任务”三级组织结构设计了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选购与测试等教学项目。项目化的方法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核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作任务又包含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知识链接、任务拓展和任务评价六个部分。如:《计算机硬件组装》项目、《计算机软件安装》项目、《计算机系统维护》项目、《计算机选购与测试》项目,每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围绕其中的基本项目来进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式上,采用“讲授、观摩、实践、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2、教学组织形式上,基本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课堂集中课程教学,其他采用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3、实物演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实物教学法就是从学生对课堂上的实物的感觉印象开始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4、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粉笔”教学模式向多媒体教学大跨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教学课件,播放一些视频,使教学内容传递简单、方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表现,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2易懂,通过动手对实物操作,增强了学生的操作的真实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很多复杂的语言描述变得更加直观简单,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四、课程教学得与失(1)完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及时增补较新的软硬件知识,选用较新、实用的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同时,在讲到相关的硬件知识时,与学生一同上网查找相关硬件的资料和信息,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究组装和维修的知识和资料,使学生慢慢的对课程产生了兴趣爱好,使课程内容也能在规定时间内更有效的完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2)突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把以理论教学为主改为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软硬件的安装等相应课程在相应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对部分底子薄、没有基础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可以说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强,毫无目的,得过且过,甚至产生厌学的思想,可以看作学生被老师可以牵着鼻子走,所以掌握所学内容比较缓,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3)加强实训室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实训室设备的不足,不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4)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不能与时俱进,挫伤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五、考评考核方式由于目前会考、高考的考核完全是以理论试卷来考核的,所以该课程日常考核也采用理论考核方式。而这种考核与此课程的特点不相符合。所以学生在笔试考试中部分达到了相应要求,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能注重理论基础,轻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