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体质学说概述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学第一章体质学说概述第二章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体质的形成和演化第四章体质的分类第五章体质状况辨析第六章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第七章体质与疾病的治疗第八章体质与养生、预防和康复目录第九章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与展望第一章体质学说概述一、体质及相关概念二、体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四、中医体质理论的建构方法五、中医体质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一)体质的概念《内经》—“体质”一词之源,常用“形”、“质”、“素”、“态”等以表述体质之义。张仲景—使用含有“体质”之意的“家”字,如“衄家”、“亡血家”、“汗家”等,说明个体间的差别。孙思邈—以“禀质”言。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称之为“气质”。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称之为“赋禀”。赵献可—称之为“气禀”。张介宾—在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最早明确提出“体质”一词。清代徐灵胎尤在泾—称“气体”、“形质”,并与“体质”混用。自叶桂华岫云吴鞠通等所编撰的医著中,又相继直称“体质”,且多按“质”论治。至此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于表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一、体质及相关概念—争论的焦点:体质内涵主要有四种倾向倾向于身体素质倾向于心理素质倾向于身心素质倾向于广义概念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狭义概念即与气质并列的身体素质。气质专门用来描述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体质的概念与特征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即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现象表现出来。基本特征:其一,强调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对体质形成的影响。其二,突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一体”的自然观,充分体现出中医学整体观念这一基本特点(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生命存在的客观条件和必然规律)。(二)体质与人格、气质、性格、素质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的综合,常决定整个心理面貌,显示出个体之间特定的行为和精神风貌上的差异,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人格的结构一是人格倾向,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动力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二为心理特征,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为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与自我控制。可见,人格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种多水平、多层次的完整系统,它们彼此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其中与中医学体质理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气质与性格等。气质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相当于西方心理学中的“temperament”,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情绪状态的稳定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心理活动的内倾性和外倾性方面,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与灵活性方面,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与遗传有关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内部心理气候。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特性的典型结合。人们据“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分类方法,将气质类型概括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大类型。中医学的气质又称气禀、气性、禀性。是指个体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性情的总和,包括性格、态度、智慧及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temperament)和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某些内容。也是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概括和反映了不同个体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与现代心理学中人格的概念更为接近。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中医学的气质在现代心理学中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鲜明的心理成分,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骄傲与谦虚、勤劳与懒惰、勇敢与怯懦、热情与冷漠、诚恳与虚伪、镇定与慌乱、自律与散漫、理智与冲动、细心与粗心、空想与理想、创造与模仿、坚持已见与见异思迁等。••性格与气质都是人格系统重要的心理特征,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往往不易判别,人们常用气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是先天性素质特征,主要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不易受后天因素影响,即使有影响,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是先天与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受后天习惯因素作用,易变化。性格素质现代生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本质特征,它概括了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生命活动或形体运动中的反映,与人的体格、体型、机能、神经、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机能在形体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概括了人体心理上的本质特性,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态度、个性、性格、意志等均是心理素质的反映。心理素质中医体质是对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机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概括。素质在中医学中是对体质概念更深刻、更简明的表述二、体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一)体质的特点1.先天遗传性2.个体差异性3.形神一体性4.群类趋同性5.相对稳定性6.动态可变性7.连续可测性8.后天可调性遗传因素维持着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个体差异现象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个体差异性是体质的基本特点。“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自然地域性差异而形成的特定人群的群体特征。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在生命过程的某个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持了生命信息的连续性,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机体随着年龄而形成的阶段性变化,二是由外来因素不断运动变化的干扰所造成的各种变化。不同个体体质的存在和演变时间的不间断性,体质的特征伴随着生命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具有循着某种类型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体质具有可预测性。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和连续可测的,这就为改善体质的偏倾,防病治病提供了可能。(预防、个体诊疗)(二)体质的表现形式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体质的特异性是指某些个体表现为某些方面的超常特征,如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或易罹性,在某些方面具有特异能力或能力缺陷等,特异体质一般不影响机体在其他方面的功能,也不能决定整体的健康水平。体质的非特异性是指大多数个体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体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可以将体质分为特异体质和非特异体质两大类。非特异性方面表现的体质强弱与特异性方面表现的体质强弱,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同。2.生理性和病理性(含义有二)其一,指个体在环境中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性而言。生理上表现为形态、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受病邪作用时,不同个体在病理就会表现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此时的体质的存在状态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病理体质。其二,指体质的存在状态和形成原因而言,生理体质是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殊性,又称为正常体质;病理体质是指个体内阴阳平衡被破坏,出现相对固定的阴阳偏盛偏衰而表现的体质特征。此时,体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也就有生理反应性和病理反应性。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体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重要医学科学命题,《周礼·地官·司徒》《荀子·非相篇》《吕氏春秋·月令》等均有论述,但体质做为一种自然现象,最初人们只是将其看作是人类个体的固有差异,就象承认一切事物之间都有差异一样,并不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对体质的认识和医学的起源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比医学的起步还要早些。中医体质理论经历了从先秦、秦汉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的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中医体质理论的初步形成(二)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一)中医体质理论的初步形成体质做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命题始于《内经》。《内经》对于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体质的形成与变异规律,各种不同体质的分类,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质与疾病的诊治,体质与预防、养生等内容均有较深刻的论述,内容涉及发生体质学、生态体质学、年龄体质学、性别体质学、类型体质学、病理体质学、治疗体质学等,初步构建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内经》对体质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使中医体质学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二)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1.东汉末年—重视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2.宋金元时期—体质理论不断充实提高3.明清时期—体质理论的空前丰富和发展4.现代—中医学体质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张仲景在《内经》体质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的医学体系,并将以人体质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对体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宋金元时期,从体质的形成、特征、体质与内脏的关系等方面,医家们将体质理论进一步充实提高,颇有建树。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在集前代体质理论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的临床经验和哲学思想,医家们提出了许多创见,使体质理论得到了空前丰富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医理论整理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随之受到了重视,以王琦、匡调元为代表的学者们,从文献整理、理论研究、社会调查、临床实践、实验研究等多方面对体质的形成及基本原理、体质差异规律及类型,分类方法,体质构成要素、特征、分布、体质与病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涉及体质人类学、生理、生化、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相继有《中医体质学》、《人体体质学》、《中医心理学》、《体质病理学》、《体质食疗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等著作问世,有近200篇学术论文发表,中医体质学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观察方法(二)测量方法(三)司外揣内(四)取象思维(五)辩证思维四、论中医体质理论的建构方法(一)观察方法观察是科学研究获得感性材料和理性事实的根本环节,包括直接观察方法和整体观察方法。1.直接观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灵枢·寿夭刚柔》),“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有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灵枢·论痛》)。2.整体观察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的影响方面考察和认识体质现象,注意到人体在体型、体态、肤色、机能、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把人体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整体观察。《灵枢·论勇》指出:“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灵枢·逆顺肥瘦》谓肥人“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通过对人体的广泛观察,中医学认识到人体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种种差异,这是进一步认识体质差异规律的基础。如:《灵枢·骨度》以骨骼的长短度数为基准,测知脏腑的大小、经脉的长短及人体各部的长度,而骨骼的长短因人而异,故其在测量时,确立了一个中等的骨度《灵枢·肠胃》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