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师生情谊”专题阅读宝一外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前言:校园是我们青春路上的一个美好的驿站,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座指定方向的灯塔。师生情谊是同学们人生情感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时代写作素材的一大来源,可是同学们对于师生情谊多源于老师的关爱、鼓励上,究其原因,学生们把师生情谊只局限在校园,难以写出更多与众不同的感人至深的事情。名家记录师生情谊也是是如此吗?让我们跟随名家作品和优秀习作一起来感悟如何更多角度、多立意的抒发师生之间的美好而感人的情谊。选材一——校园光阴,师恩常伴(一)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毕淑敏①我上学的第一任老师,是位美丽的女子,那时候她还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女子,对别人家的孩子,要么是极厌烦的,要么,是极喜欢的。我的老师,是喜欢的那一种。②喜欢孩子的人,要么是特别的和蔼,要么是特别的严厉。我的老师,是两手都硬的那一种。③我1959年就读于北京海淀区建设小学,入一年级一班,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师。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那时梳着齐眉娃娃头,一缕湿发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顺手捋了捋头发,白老师立刻大声说,好啊,毕淑敏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起立。我魂飞胆颤,当下想以后哪怕是头发把眼珠刺瞎了,也不再捋头发。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拖延时间以想他法。也许因为我动作太慢,白老师在这个当儿另起了主意。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④天啊!⑤没有任何法子对抗,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咬牙切齿痛下决心,以后剃成个秃瓢,永不留发。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然而无论怎样蹒跚,总有到了尽头的那一刻,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开始了回答。⑥如何下的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入学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⑦“小猫钓鱼”后,我听白老师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记性的孩子,居然把整篇课文复述得几乎一字不差。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校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多么聪慧……⑧时至今日,我常在想,自己并不聪明,那一日的捋发,看似偶然,也许是心中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使然。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畏葸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⑨我上学时没有举行过开蒙礼,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写作启示:(1)文章以“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为题目,喻义深刻,引人思索,既点明了全文的主2旨,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古代儿童入学时要用朱砂点印堂的中央,名为“开智”,而白老师对“我”的鼓励就像点在“我”额头的朱砂一样,开启了“我”的学习之旅,开启了“我”的心智,表达了我对白老师的感激之情。(2)文中“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运用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当时紧张与后悔的心理,充满童真童趣。而“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形象地写出了“我”的胆怯、不自信,害怕上讲台复述不好而会遭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的心情,文章这种细腻而动情的笔法随处可见。(3)文中最后一段再次点出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既照应题目,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再次表达了“我”对白老师的感激之情。苏叔阳①春天又到了。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3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写作启示:(1)本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以直接抒情的手法,写出了刘老师甘当人梯,把自己的学生托到比自己高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和感谢之情。课文中对刘老师的神态描写较为传神,语言描写富有个性化,使一个乐观、幽默、敬业、善于鼓励学生、和蔼可亲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他丰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刻在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中……(2)文中通过典型而富有感染力的事件写出了刘老师对我的影响,比如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在放风筝时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他童心未泯,充满朝气,以及刘老师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三)我的塾师陆文夫我六岁的时候开始读书了,那是1934年的春天。当时,我家的附近没有小学,只是在离家二三里的地方,在十多棵双人合抱的大银杏树下,在小土庙的旁边有一所私塾。办学的东家是一位较为富有的农民,他提供场所,请一位先生,事先和先生谈好束、饭食,然后再与学生的家长谈妥学费与供饭的天数。富有者多出,不富有者少出,实在贫困而又公认某个孩子有出息者也可免费。办学的人决不从中渔利,也不拿什么好处费,据说赚这种钱是缺德的。但是办学的有一点好处,可以赚一只粪坑,多聚些肥料好种田,那时没有化肥。我们的教室是三间草房,一间作先生的卧室,其余的两间作课堂。朝北篱笆墙截掉一半,配以纸糊的竹窗,可以开启,倒也亮堂。课桌和凳子各家自带,八仙桌、四仙桌、梳桌、案板,什么都有。父亲送我入学,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木牌供在南墙根的一张八仙桌上,桌旁有一张太师椅,那是先生坐的。拜时点燃清香一柱,拜烛一对,献上供品三味:公鸡、鲤鱼、猪头。猪头的嘴里衔着猪尾巴,有头有尾,象征着整猪,只是没有整羊和全牛,那太贵,供不起。我拜完孔子之后便拜老师,拜完之后抬头看,这位老师大约四十来岁(那时觉得是个老头),戴一副洋瓶底似的近视眼镜,有两颗门牙飘在外面。黑棉袍、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衫,穿一条扎管棉裤,脚上套一双“毛窝子”,一种用芦花编成的鞋,比棉鞋暖和。这位老师叫秦奉泰,我所以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那是因为我曾把秦奉泰读作秦秦秦,被同学们嘲笑了好长一阵,被人嘲弄过的事情总是印象特深。秦老师受过我三拜之后,便让我站在一边,听我父亲交待。那时候,家长送孩子入学,照例要作些口头保证,大意是说孩子入学之后,一切都听先生支配,任打任骂,家长决无意见,决不抗议。那时的教学理论是“玉不琢不成器”,所谓琢者即敲打也。秦老师也打人,一杆朱笔、一把戒尺是他的教具,朱笔点句圈四声,戒尺又作惊堂木,又打学生的手心,学生交头接耳,走来走去,老师便把戒尺一拍,叭地一响,便出现了琅琅的读书声。秦老师教学确实是因材施教,即使是同时入学的学生,课本一样,进度却是不同的。我开始的时候读《百家姓》、《三字经》。每天早晨教一段,然后便坐4到课桌上去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读熟了便到老师那里去背,背对了再教新的。规定是每天背一次,如果能背两次、三次,老师也不反对,而是加以鼓励。但也不能充好汉,因为三天之后要“总书”,所谓温故而知新,要把所教的书从头背到尾,背不出来那戒尺可不客气。我那时的记忆力很好,背得快,不挨打,几个月之后便开始读《千家诗》、《论语》。秦老师很欢喜,一时兴起还替我取了个学名叫陆文夫,因为我原来的名字叫陆纪贵,太俗气。我背书没有挨打,写字可就出了问题。私塾里的规矩是每天饭后写大、小字,我的毛笔字怎么也写不好,秦老师开始是教导我:“字是人的脸,写得难看是见不得人的。”没用。没用便打手心,这一打更坏,视写字为畏途,拿起毛笔来手就抖。直至如今,写几个字还像蟹爬的。秦老师是个杂家,我觉得他什么都会。他写得一手好字,替人家写春联、写喜幛、写庚贴、写契约、合八字,看风水,念咒画符,选黄道吉日,还会开药方。他的桌子上有一堆书,那些书都不是课本,因为《论语》、《孟子》之类他早已倒背如流,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属于医卜星相之类,还有一只罗盘压在书堆的上面。秦老师很忙,每天都有人来找他写字、看病,或是夹起个罗盘去看风水。经常有人请他去吃饭,附近的人家有红白喜事,都把老师请去坐首席。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办学的农民怕出事,把私塾停了。秦老师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去授馆,那里离我家有十多里,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可以躲避日寇。秦老师事先与办学的东家谈妥,他要带两个得意的门生作为附学(即寄宿生),附学的饭食也是由各家供给的,作为束的一个部分。一个附学姓刘,比我大五六岁,书读得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秦老师来不及写的春联偶尔也由他代笔。此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后来听说也是做新闻工作的。还有一个附学就是我了,那时我才九岁,便负芨求学,离家而去,从此便开始了外出求学的生涯,养成了独自处理生活的能力。新学馆的所在地确实很穷,偌大的一个村庄,有上百户人家,可学生只有十多个。教室是两间土房,两张床就搁在教室里,我和姓刘的合睡一张竹床,秦老师睡一张木床,课桌和办公桌就放在床前。房屋四面来风,冬天冻得簌簌抖,手背上和脚后跟上生满了冻疮,冻疮破了流血流脓,只能把鞋子拖在脚上。最苦的要算是饭食了,附学是跟随先生吃饭,饭食是由各家轮流供给,称作“供饭”。抗战以前供饭是比较考究的,谁家上街买鱼买肉,人们见了便会问:“怎么啦,今朝供先生?”那吃饭的方式确实也像上供,通常是用一只长方形二层的饭篮送到学校里来,中午有鱼有肉,早晚或面或粥,或是糯米团子,面饼等。我走读的时候同学们常偷看先生的饭篮,看了嘴馋。等到我跟先生吃供饭的时候可就糟了,也许是那个地方穷,也许是国难当头吧,我们师生三人经常吃不饱,即使吃不饱也不能吃得碗空空,那是要被人笑话的。有一次轮到一户穷人家供饭,他自家也断了顿,到亲朋家去借,借到下午才回来,我们师生三人饿得昏昏。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饥饿的滋味,饿极了会浑身发麻、头昏、出冷汗。当然,每月也有几天逢上富有的人家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