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线上线下衔接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2、本单元重点:(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3.线下课时安排因疫情原因,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际情况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把本单元的所有课文进行整合,设计为四个课时:第一、二课时对前面四篇课文抓重点进行复习教学,第三课时内容是习作,第四课时内容为语文园地。教案纸课题1、北京的春节2、腊八粥(复习线上教学内容)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北京的春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2、学习《腊八粥》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教学重点1、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难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第一板块:《北京的春节》一、厘清结构,分清详略。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时间之长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堪称之最。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3、汇报交流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听戏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4、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2)集体交流。提示: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元宵”五个部分。(板书△标出,板书:详写)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同学们,看来这篇课文已经在你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叙。(2)有详有略地写,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详略得当,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4、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等。5、教师小结:同学们,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才宣告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作家老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同学们要懂得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写作。第二板块:《腊八粥》三、写作方法探讨。1、回顾故事情节,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为每一部分取一个小标题。等粥——喝粥2、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吃腊八粥是略写,为什么?(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3、作者写作的目的不是要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体现这些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的热爱。教案纸课题3、古诗词三首4、藏戏(复习线上教学内容)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古诗三首》,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默读《藏戏》,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难点领悟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第一板块《古诗三首》一、学习《寒食》。1、探讨:《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指名学生回答。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散等景色。2、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蜡烛。(不满,轻蔑)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何深意?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二、学习《迢迢牵牛星》1、自读自悟。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讨论汇报。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3、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诗中传递的情感描摹出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板书:相思)4、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指名学生答。三、学习《十五夜望月》1、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2、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提示: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思念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3、诗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4、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板书: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第四板块:《藏戏》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交流收获。(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本文主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作用。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作用。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2、回顾全文,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3、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教案纸课题习作:家乡的风俗(复习线上教学内容)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教学重点1、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2、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启发思路。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二、习作指导。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3、写作技巧点拨。(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三、习作点评。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四、小结。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累计()课时教案纸课题语文园地一(复习线上教学内容)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教学重点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第一板块:交流平台一、交流学习心得。1、《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2、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3、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二、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三、练习第一题。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不同词语表达同一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