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宜昌市创卫办2008年6月23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已全面完成全国爱卫会暗访整改工作,即将接受技术评估,现将创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创卫工作完成情况(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市级领导加强了组织领导。3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全市“三城联创”工作会议以来,四大家领导加强检查督办,有力推进了“三城联创”工作。5月7日,市委书记郭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带队视察城区“三城联创”工作。4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深入西陵区调研“三城联创”工作。4月28日和5月中旬,市政协主席李泉两次带队对全市“三城联创”工作进行了视察。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建一带队对点军区“三城联创”工作进行视察调研。副市长廖达凤把创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拿在手上,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召集创卫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创卫工作。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马学军定期组织召开三创办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三城联创”工作。市领导王厚军、赵举海、杨万贵、杨保平、郭俊苹、刘俊刚、王宏强、王国斌等也都多次到基层或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二是市三创办加强了专班督查和专项督查。4月3日,市三创办召开了督办工作专题会议,明确督导工作措施、督导原则、督导重点、督导方法和工作要求,检查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了督办通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市创卫办与市三创办督导一组联合开展了除四害专项督办检查,对各区和相关部门的除四害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参与了市三创办督导一组开展的创建宣传专项检查;参与了市三创办督导三组开展的农贸市场专项检查和白龙井路重点督办项目的跟踪督办。三是开展了对口联系社区(村)“三城联创”工作。112个市直及中省在宜相关单位分别对口联系西陵区、伍家区和宜昌开发区所辖112个社区“三城联创”工作,深入社区,对口帮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难点问题也及时向市三创办和市创卫办做好了汇报。(二)全方位加强创卫宣传,营造出良好创卫氛围一是加强新闻宣传。各新闻媒体加强专班建设,开辟专栏(题),集中版面、集中时段、集中专题,如三峡日报的“健康周刊”栏目,三峡电视台《宜昌新闻》节目中的“创卫热线”、《直播宜昌》、广播电台的《环卫之声》等等媒体报纸,都重点宣传报道了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展的各项工作。二是加强社会宣传。4月份,市爱卫办、三峡晚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竞赛活动,市民踊跃答题,参与人数达15000人。市三创办编印了《共建美好家园—“三城联创”普及教育读本》1.2万册,市、区爱卫办共编印下发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0万多册、创卫宣传画10万多张。5月份,城区主要街道、社区、商业中心区、城市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地段设置了90多处创卫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市交通局在1000辆出租车上张贴了创卫宣传标语。市工商局对城区烟草广告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三是加强社区、学校、医院和行业宣传。123个社区基本落实了创卫宣传和健康教育专栏。城区中小学校均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继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卫生一起走,创建国家卫生城”活动,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传播链开展创卫宣传和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部、住院部都有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了健康咨询台、健康处方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对从业人员开展了相关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教育。四是加强控烟宣传。城区所有公共场所继续加强了禁烟工作,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并对吸烟行为进行干涉。今年的“5.31”世界无烟日,市爱卫办、市健康教育所积极配合省爱卫办开展了2008年中国戒烟大赛,进一步加大了控烟宣传,目前我市参赛者达到1300多人。(三)突出创卫工作重点,切实加强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开展了今年春季除四害活动。4月18日以前,以街办(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开展了义务劳动,对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4月18—25日,全市统一时间投放鼠药,全市共投放鼠药各区合计13.75万包,其中市城管局、建委、教育局、房管局合计4500公斤。4月下旬,市爱卫办组织专家分组对各区和相关部门的除四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加强以小餐馆为主的“七小门店”日常监管。以各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市工商局牵头,市卫生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等部门配合,采取规范、整改、补办、取缔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整治小餐馆操作间的硬件设施到位,落实完善的三防设施和消毒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共纠正出店经营行为1468余家,拆除乱搭乱建635余处,取缔无证无照流动摊点1480余处;体检从业人员4224名,办理卫生许可证1167户,办理营业执照1265户。市规划局对夜市场地实行了定点设置,确定夜市摊点的规模及建设标准。各区政府、宜昌开发区对部分夜市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三是加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以各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市工商局牵头,市城管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密切配合,以“治乱”、“治脏”为重点,采取关闭取缔、责令整改、规范引导等措施,深化农贸市场整治。南苑、东湖等7个市场在专项整治中行动快,变化大,成效显著,达到了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垃圾容器加盖,公厕、垃圾站建设达标,消毒和除“四害”工作落实,食品经营户证照齐全,亮证经营。取缔了白龙井等8个卫生基础设施缺乏的小型农贸市场。四是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加快了背街小巷及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各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先后对刘家大堰小区、夷陵路339—44号、城昌花园小区等5个小区进行了综合治理,市财政投资,对中心城区17个垃圾中转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新建和改造1058处垃圾屋,对24座旱厕所改造升级,新增和维修了一批路灯。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各区、宜昌开发区先后启动了“门前三包”工作,到目前为止,各区、宜昌开发区落实“门前三包”工作责任制都达到了90%以上。夷陵区政府拟出台“门前三包”管理办法,为“门前三包”工作提供制度保证。五是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综合管理。各区分别制定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方案,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单位、门店、居民和村民加强创卫宣传和健康知识宣传。各区分别对夜明珠、发展大道、三峡大学、桔城路、宜古路、江南大道等重点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市容环境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清理整顿,市政府还投入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对夜明珠段城乡结合部进行了彻底改造,配套落实了道路及周边绿化美化。西陵区投资35万元对白龙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取缔了白龙井农贸市场,拆除了旱厕所,完成了全路段下水道改造和人行道板的铺设,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四)对照标准严格把关,完成了创卫资料建档任务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市爱卫办将创卫资料建档工作分10个方面整理资料,由市卫生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和市药监局等部门牵头负责,涉及47个责任单位,每个单位都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联络员。5月上旬,资料建档工作全部完成,市爱卫办建立了一个40平方米的创卫资料室,新购文件资料柜6个,会议桌一套,收集整理编印各级各类创卫资料726册、8000多万字,其中精装创卫迎检资料15套(每套11册、200万字)。同时,按照市领导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宜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电视资料片,制作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多媒体。(五)多方汇报创卫工作,争取全国和省爱卫办支持4月上旬,廖达凤副市长带队到全国爱卫办专题汇报了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得到了全国爱卫办的肯定和支持。廖市长还经常到省爱卫办汇报工作,多次邀请并接受省爱卫办领导及专家来我市检查指导创卫工作。自去年底以来,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暗访后相关整改工作基本完成。4月10日,市爱卫会向省爱卫会递交了《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爱卫会暗访反馈意见落实整改情况的报告》,省爱卫会在4月下旬对我市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向全国爱卫会提出了技术评估申请。目前我市创卫工作进入了迎接国家爱卫会技术评估阶段。二、创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全国爱卫会对我市暗访指出的问题和省爱卫办指导意见,结合日常工作掌握的情况,我市创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市容和环境卫生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居民小区小街小巷垃圾屋数量不够,有些地段缺少垃圾容器,大部分垃圾屋(桶)、果皮箱等垃圾容器简陋,破损严重。一些垃圾屋无门或半截门,不能达到密闭管理,一些垃圾清运车辆较脏、破,不能使垃圾的收集、清运达到密闭化。居民小区排水设施陈旧、破损、堵塞,污水乱流。垃圾中转站总体上数量不够,点军、猇亭、开发区无垃圾中转站,市管垃圾中转站7个,只有2个经改造后达到标准,葛洲坝14个垃圾中转站都不达标。道路维修不及时,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路缘石和人行道板破损严重,有坑凹积水现象。照明设施不完善,路灯亮化率不高。二是清扫保洁不到位。城区次干道、特别是背街小巷、杂居小区的保洁质量和水平低下,处于无人清扫状态,积存垃圾较多。三是市容监管不严。社区乱摆摊点现象较严重,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随处可见。小街背巷和居民区存在牛皮癣(小广告),有的虽然已进行了清除,但痕迹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少,历史欠帐较多。“门前三包”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执法监管,责任主体自觉落实三包责任的行为没有养成。(二)农贸市场卫生一是农贸市场整体水平不高。城区58个农贸市场中,基本达标的只占13个,大部分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未能做到每个摊位配备加盖的垃圾桶,上下水设施及防鼠设施不全。二是农贸市场及周边秩序混乱。部分农贸市场划行归市不清,垃圾未及时清扫,有占道经营和乱摆地摊现象。部分出售家禽的摊位未独立设置,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三是卤菜店和小饮食摊点卫生差。绝大多数经营户没有任何防蝇防尘设施,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强,没有戴口罩、帽子和手套。主要原因是早期建设的农贸市场设施功能不全,部分规划农贸市场已改变使用性质,挤占、挪用等现象十分严重。属地管理、联合执法不到位。缺乏对业主的监督机制。(三)以小餐馆为主的“七小门店”卫生一是小餐馆办证率低。有600多家小餐馆与办证条件相差太远,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仍然在经营,部分已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小餐馆基础设施还有差距,不具备领证的硬件条件。一部分为拒绝办证情况,经卫生、工商部门多次联合执法仍继续营业(4月28日开业的隆康夜市城,目前34家经营户只有21家办理了卫生许可证,13家未办理卫生许可证和较多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培训而照常营业)。一部分为卫生条件差、各项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不能办证而违法经营,多次取缔,反复性强。多数小餐馆低水平运作。如宜昌火车站进出道路旁小餐馆经营场所环境差,店堂、操作间以及门店周边环境卫生问题严重,管理难度大。二是夜市规划和管理都不到位。现有的几处夜市在场地建设上不规范,上下水设施不全,食品卫生安全不能有效保障,乱吐乱倒、随地大小便现象突出,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严重。三是部分“七小门店”(以小美容美发店为主)证照不全,卫生设施等条件不达标。从业人员缺乏消毒意识和正确开展消毒的技术知识。主要原因是“七小门店”由于从业人员流动性强,人员结构复杂,拒绝办理健康证等相关证件或一证多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旅馆等尤为突出。(四)除四害工作一是苍蝇密度高。外环境到处可见苍蝇,很多特殊行业防蝇设施不到位,特殊行业都有不少苍蝇。蟑螂在各个小餐饮店比较普遍。二是总体上防鼠设施(包括一些高档餐厅)普遍不到位,鼠类可自由地从室外出入餐馆(食堂)。部分社区缺少必备的毒饵合等设施。三是外环境垃圾管理不到位,蚊蝇孳生地未得到妥善处理,公厕化粪池不加盖,垃圾屋、中转站等地不能做到密闭储存和运行,没有落实定期药物消毒。铁路沿线、运河两岸等社会空地除四害工作没有形成制度。主要原因是城市基础卫生设施薄弱,四害孳生地没有彻底清除。政府对除四害的投入少,除四害整体效果无法提高。(五)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