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葛店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时间:2010-11-1213:26作者:经济发展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回顾“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直面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沉着应对,克难攻坚,使得全区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1、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预计2010年,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9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增幅是建区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可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44.8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分别降低10%和15%;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8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59%;可实现财政收入(不含电厂国税)36000万元,是2005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是建区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实际利用外资可达到4300万美元,是2005年的11倍,年均增长62%;可实现自营出口创汇1481万美元,五年累计8421万美元。2、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集中反映为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我区财政收入在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同时收入的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预计2010年的财政收入中,国地两税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6%;一般预算收入17000万元,是2005年的5.6倍,年均增长41%。完成了由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的根本性转变。“十一五”期间,始终保持增长趋势的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80%以上,盈利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3.8%。全区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1.4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对区内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70.2%,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5.6%,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区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逆势增长的有力支撑。3、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家;完成技改项目40个,总投资31亿元;目前,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54.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17个,总投资42.04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50个,总投资121.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08.55亿元。在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大举推进。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52亿元,均是建区以来投入最多的时期。已建成和在建创业大道、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北二、四、七、八号路、湖滨路、高新东路、高新西路、高新三、四号路等18条道路,总长度32.9公里。铺设给水管网72km,日供3.5万吨的陆上自来水厂已正式交付使用。铺设污水管网86公里,雨水管网89公里,日处理污水3.5万吨、总投资6887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经顺利投产。开发区绿化、亮化工程投入8000万元,新建休闲广场1处,新增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利用鄂州电厂发电机组改造,实施区域热电联供的集中供热工程,已经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总投资8000万元的天然气工程,完成供气管道铺设14km,调压站和办公楼完成70%工程量。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4、区镇统筹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葛店镇划归开发区管辖后,开发区的发展空间拓展到78平方公里,为实现区镇统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区镇融合速度明显加快。我们及时将开发区建成区和葛店镇作了整体科学规划、科学定位,进一步明确了葛店镇在开发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镇级经济纳入到开发区总体产业布局上来,加大对葛店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区级财政对镇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村级干部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调动村级干部服务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在城管、绿化、社会保险、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进行区镇一体化尝试,取得较大进展;按城市化标准规划建设了大湾、秀海、城市之间、路边杨旧城改造等新型社区,完成了10万平方米户安置房建设,集中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以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群众也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开发区的发展大局中来,在征地拆迁、矛盾调处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区带镇、以镇促区”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5、平台建设亮点纷呈。为了扩大我区对外的影响力和对项目的吸引力与承载力,我们把项目承载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先后将我区纳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和武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区;争取省政府批准,在葛店建设武汉城市圈(鄂州)职业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太阳能产业基地;09年12月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太阳能检测中心和国家节能环保建材质量检测中心也顺利落户我区;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表面处理工业园和商控华顶机电工业园建设,目前入园投资的企业络绎不绝。新平台的获批和建设成为我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6、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区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的同时,各项社会指标也同步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2元,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6651元,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8%,收入增长率均超过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8平方米。全区参加医保人数共计36000人,覆盖率达70%;基本养老保险征收2600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7000人,覆盖率达93%;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7%。五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6000人,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失地农民实施订单培训,实现就地培训,就地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9200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中考高考升学率在全市农村学校中位居前列;城镇居民及农村困难户低保、企业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民武装、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其他工作也都富有成效。“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望“十二五”时期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质变时期;是推进“两个率先”和“两型社会”建设,深化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葛店开发区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迎接又一次的战略机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央、湖北省、鄂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葛店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为契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持高速增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干部执行力为保证,继续大力实施项目立区、机制活区、环境兴区战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走在武汉城市圈前列,努力成为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战略支点,力争把我区建成融人文科技、生态文明、宜居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葛店科技新城”。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在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的基础上,到2015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8亿元,年均增长2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6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99亿元,年均增长26%;财政收入(不含电厂国税)达到123695万元,年均增长28%;一般预算收入51880万元,年均增长25%;实现自营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二、主导产业布局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积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约集群的思路,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五大支柱性产业,同时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从而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使得我区工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到“十二五”期末,争取税收过亿的企业3-5家,税收过千万的企业15-20家,上市企业5家以上,形成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企业5-8家,过5亿元的10-15家,过1亿元的30家。同时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争取培育3-5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位的拳头产品、10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名牌。1、生物医药产业。以“中国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为依托,积极加强与武汉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瞄准生物医药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巩固发展化学原料药、中药、西药、生物制剂、医药中间体等传统医药领域,以生物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培育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15年,争取建成以嘉吉烯王、人福药业、爱民药业为核心,科益药业、武大弘元、浩信药业、中有制药、康源药业、维森药业等成熟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力争达到50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年均增长21.5%,实现工业增加值42.7亿元,年均增长25%。2、电子信息产业。以“武汉光谷”为依托,湖北(葛店)信息产业园”和武汉(葛店)表面处理工业园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引进一批光电子骨干企业,承接武汉信息产业链转移和延伸,重点发展光通信系统、设备及材料、电子基础材料、移动通信、汽车电子、金融电子、消费电子、集成电路、软件、激光成套设备、电池、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陶瓷等高新技术产品。到2015年,争取建成以华烁科技、比克电池、华工高理、表面处理工业园、商控华顶工业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力争达到48家电子信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年均增长26%。3、装备制造产业。以“鄂东冶金”和“鄂东建材”工业走廊为依托,充分利用武钢、鄂钢、冶钢、华新等特大型企业丰富的原材料资源,重点扶持中船重工712所工业园、商控华顶机电工业园、洛高机械、高远动力、华工科技、启科数控、道远工程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同方泵业、神珑泵业等技改扩规改造,发展万吨铸造,建设成为华中泵业生产基地;积极吸引中建钢构、武汉长动集团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来区办厂;大力发展精密成型、快速原型、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加强制造过程主控系统研发与应用,提高研究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努力形成高性能数控系统、大型精密机床、冶金装备、涂镀层设备、环保机械、模具铸造、汽车零部件、专用智能分析仪表等自主和规模化发展的装备制造集群。到2015年,力争达到45家装备制造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26亿元,年均增长25%。4、精细化工产业。以武汉北湖化工新城为依托,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滨江化工园和华顶塑化工业园,积极承接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链的辐射,发展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深加工,建成大型的石化工业生产基地。全力推进支持武钢百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武大有机硅、恒鑫化工、海力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同时保障长颈鹿制漆、中南电子等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到2015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