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寓言的定义和说明•寓言的起源•寓言的异称•寓言的结构•寓言的手法•寓言的演进•寓言名作欣赏寓言的定义和说明寓言的定义:1.“寓”,寄托;“言”,议论。2.将原本要说的哲理或劝谏寄托在虚造的故事中,含有讽谕和教育意义。•“寓言”的篇幅短小,是一则则夸张、滑稽、生动、有趣、讽刺、惊奇的故事,但内涵丰富深刻,往往蕴含着关于人性精辟的分析,以及关于人生隽永的哲理。寓言的定义和说明•“寓言”是出自于想象,取材于动、植物,采用“重点后置”的结构,寓藏道德意旨,以故事吸引读者一读,使读者获得启发,兼具童话、小说、格言三种质素的文体。•“寓言”是由一个简洁的故事构成,经过精鍊的故事叙述,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作者赋予故事的弦外之音,传达到读者心中,以达成劝戒的目的。寓言的说明:寓言的起源•“寓言”一词,始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借外论之”(假托外物以立论的技巧),与《庄子‧天下》:“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重言指慎重的言语,而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寓言的异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寓言”一词并未成为此种文体的共同名称,也缺乏明确的概念;历代使用的名称也颇为不同。如:1.韩非子称“储说”2.刘向别录称“偶言”3.魏晋南北朝称“譬喻”4.个别作者借其他文体形式创作寓言,则有“戒”(如柳宗元〈三戒〉)、“传”(如〈中山狼传〉)、“说”(如〈艾子杂说〉)等名称。寓言的结构1.寓言必须有虚设的情节与隐喻的技巧,虽未必要求首尾具足的叙事结构,但必须有警世讽俗的深刻寄托。2.其主要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以故事为喻体,以寓意为本体。寓言的手法•点明寓意的方式则有多种:1.故事中的人物道出2.作者直接评论3.借重名人发言4.增添一旁观评论者5.不揭示寓意而任由读者自行领会寓言的演进:先秦—哲理寓言•作品举隅:(1)《庄子》:〈庖丁解牛〉、〈鼓盆之戚〉、〈运斤成风〉、〈蜗角之战〉、〈越俎代庖〉。(2)《韩非子》:〈买椟还珠〉、〈郢书燕说〉、〈郑人买履〉、〈齐桓公好服紫〉。•作品分散在诸子散文中,以宣扬不同学派的学说主张。寓言的演进:先秦—哲理寓言(3)《孟子》:〈五十步笑百步〉、〈拔苗助长〉、〈齐人之福〉、〈一傅众咻〉。(4)《列子》:〈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韩娥善歌〉、〈野人献曝〉。(5)《墨子》:〈楚王好细腰〉。寓言的演进:两汉—劝戒寓言•劝诫寓言,题材和手法大多因袭先秦,透过寓言来倡导历史教训,以作为警戒。•作品举隅:(1)刘向《说苑》(2)刘向《新序》寓言的演进:魏晋南北朝—劝戒寓言•是中国寓言创作的过渡性质。•作品举隅:(1)《笑林》(2)《世说新语》寓言的演进:唐宋—讽刺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寓言中的讽刺性增强而哲理性减弱。•作品举隅:(1)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2)宋:苏轼〈日喻〉。寓言的演进:明清—诙谐寓言•调侃嘲讽的笑话成分增多。•作品举隅:(1)明:刘基《郁离子》〈工之侨〉、〈灵丘丈人〉、〈九头鸟〉、〈卖柑言〉、〈赵人患鼠〉。(2)清:钱大昕〈弈喻〉。寓言名作欣赏1.《庄子‧蜗角之争》2.《庄子‧庄周梦蝶》3.《韩非子‧三人成虎》4.《孟子‧拔苗助长》5.《战国策‧鹬蚌相争》6.《世说新语‧魏武杀恶妓》7.〈三戒序〉柳宗元8.〈三戒‧临江之麋〉柳宗元9.〈日喻〉苏轼10.《郁离子‧九头鸟》刘基11.《郁离子‧赵人患鼠》刘基寓言名作欣赏1《庄子‧蜗角之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语译】建立在蜗牛左角上的触氏国与建立在蜗牛右角上的蛮氏国,为了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都要留下数万具的尸体,追赶败兵十五天后才能返回。寓言名作欣赏2《庄子‧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胡蝶之梦为周与?【语译】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梦境中翩翩飞舞成一只蝴蝶。只觉自得其乐,悠然自得,完全不知道自己还是庄周。不久醒来了,又惊喜地发现是庄周躺卧床上。不知道到底是庄周作梦化为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寓言名作欣赏3《韩非子‧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韩非子‧三人成虎》【语译】庞恭将随太子到赵国的邯郸做人质,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信。”庞恭说:“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信。”庞恭说:“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寡人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没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让人真以为有老虎。如今邯郸距离魏国比街市远,而毁谤我的人不止三个,希望大王仔细考察。”后来庞恭从邯郸返国,竟然见不到魏王。寓言名作欣赏4《孟子‧拔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拔苗助长》【语译】有一个宋国人,忧愁他的稻苗长不大,就自己把苗全都拔高一些,然后很疲倦地回家去,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稻苗长大了!”他儿子急忙跑去看,稻苗都枯槁了!现在天下之人,能够不像宋人这样帮助稻苗长大的,是很少了。认为养气没有好处,便放弃不做的,就如同是不肯除草养苗的人。但知道养气的好处,却急着帮它长大的,就好比是拔起稻苗的傻瓜;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它!寓言名作欣赏5《战国策‧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鹬蚌相争》【语译】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对赵惠文王说:“今天我来这里的时候,经过易水,一只河蚌正出来晒太阳,而鹬鸟想啄食牠的肉,河蚌就合起来夹住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只死蚌。』河蚌也对鹬鸟说:『今天鸟嘴拔不出来,明天鸟嘴拔不出来,就会有只死鹬。』双方互相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得到这个机会就一起把牠们都抓住了。现在赵国将要进攻燕国,燕国和赵国如果长期相持不下,使大众疲困,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渔夫啊,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进攻燕国这件事。”赵惠文王说:“说得好。”于是停止进攻燕国。寓言名作欣赏6《世说新语‧魏武杀恶妓》•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果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性恶者。【语译】魏武帝有一个艺妓,歌声最明亮激扬,可是性情残暴阴险;想杀她却又爱惜她的才艺,想原谅她却又不甘心。于是选择艺妓一百人,同时教导。不久以后,果然有一个人的歌声比得上她,就杀了那天性恶毒的人。寓言名作欣赏7〈三戒序〉柳宗元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三戒序〉柳宗元【语译】我常常厌恶世上的一些人,不推究自身的本分或能力,却凭借外物而肆意逞强,他们有的依靠外来势力冒犯了和自己不同类的人,有的使出伎俩激怒强大的对手,利用时机任意横行,但是终于都遭遇到灾祸。有位客人谈到麋鹿、驴子、老鼠这三种动物的故事,有些像前面所提到的事,于是我写了三戒。寓言名作欣赏8〈三戒‧临江之麋〉柳宗元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三戒‧临江之麋〉柳宗元【语译】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捕获了一只幼麋,并饲养牠。牠刚进门,一群狗就口流馋涎,摇着尾巴跑过来,猎人很生气,就恐吓那些狗,让牠们走开。从此猎人每天抱着幼麋让牠接近狗,也让狗习惯并看见主人爱护幼麋的情况,不准狗动牠,渐渐地还让狗和幼麋一起游戏。时间久了,狗都能按主人的意思行事。幼麋逐渐长大,竟忘了自己是一只麋,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便和牠们以头角相互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暱。〈三戒‧临江之麋〉柳宗元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三戒‧临江之麋〉柳宗元【语译】狗惧怕主人,便顺从麋的意思应付牠,显出很友好的样子,可是却时常伸舌头,露出想要舔食的样子。这样过了三年,有一天,麋出门到了外边,见到路上有许多别家的狗,便跑过去想和牠们一起游戏,那些外面的狗见到后又是高兴又是生气,便一起过去把牠咬死,并且吃掉,吃剩的皮毛骨头纵横散乱地丢在路上,麋到死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寓言名作欣赏9〈日喻〉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日喻〉苏轼【语译】有个生来就失明的人,他不认识太阳,就去问那些有眼睛的人。有人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像铜盘子。”他敲敲铜盘子,知道了那种声音。一天,听到打钟的声音,以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像蜡烛。”他摸摸蜡烛,知道了那种样子。一天,他摸了摸短笛子,以为是太阳。太阳和钟和短笛子,差得很远呢;可是瞎子不知道它们的分别,因为他没有见过太阳,是向别人打听来的太阳啊。圣人的道理,比太阳更难理解;一般不理解道理的人,跟瞎子差不多。寓言名作欣赏10《郁离子‧九头鸟》刘基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刘基【语译】在孽摇山上有种鸟,一个身体却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得到食物后,其他八个头都争着吃,每个头都张着嘴巴,互相咬斗,结果鲜血淋漓,羽毛乱飞,食物无法下咽,最后九个头全都受伤。海凫看到后,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想想,不管是哪个头吃了,都是进同一个肚子啊!何必争得这么厉害呢?”寓言名作欣赏11刘基《郁离子‧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语译】赵国有个人,家里闹老鼠,他到中山国那里去乞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擅长捕鼠和鸡。一个多月,鼠被猫吃光了,而且鸡也被猫吃光了。这家的儿子担心起来,告诉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件事不是你能了解的。我担心的是闹老鼠,不在乎没有鸡。家里有老鼠,就会偷我们的食物,毁坏我们的衣服,在墙上打洞,啃坏我们的用具,我们会因此挨饿受冻的。可是我们不必担心没有鸡!没有鸡,不吃鸡肉也就算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怎能赶走这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