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宣传PPT【华夏有衣-襟带天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介绍汉族的时候……当宣传汉族的时候……当你以汉族的身份走向国际的时候……当五十六个民族合影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错!你可曾在民族大合影中看到过它?汉,是我们民族的名称我们的文字,叫做“汉字”;我们的语言,叫做“汉语”;……那么,如果这个民族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我们就会叫它“汉服”!……为您找回华夏民族失去的一件衣服……疑问:汉服是汉朝的衣服?所谓“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至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汉服延续了超过四千年的时间。什么是汉服?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汉朝的服饰属于汉服系统,但是汉朝的服饰不能概括汉服。辨析:唐装也是汉服的一种?唐装并非是唐朝服饰,而是当初的设计师人为命名的。这种服装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并不能代表所谓的“中式”特色。汉服的特点:•交领右衽•上衣下裳•长袖宽衣•系带暗扣•飘逸潇洒接下来让我们从这二十字一窥汉服的真貌吧……【交领右衽】疑问:为什么必须是右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另,在某些地区,汉人使用左衽表示死者。因此,“左衽”是汉服大忌!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右衽:衽(音“认”),即衣襟。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汉服以交领为主,还兼有——圆领(配内交领)对襟直领【上衣下裳】“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半身的穿着成为“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天子的十二章冕服▲【长袖宽衣】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于衣服亦是如此。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的,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过肘”的长度。这里的“宽衣”仅是针对现代的紧身束身衣而言。疑问:穿汉服不方便?长袖一般仅针对于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而言。在部分传世的写实古画中,对劳动人民有短打穿着的描绘。汉服不是空中楼塔,在其数千年的流传中,在各个阶层中都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系带暗扣】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所谓暗扣,一般用于圆领衫,其实一颗布纽。这其实也说明了,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潇洒飘逸】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之下,汉服的审美始终在追求一种体现穿着者内在气质的美。尽管历经数朝,时势潮流具变,但是“潇洒飘逸”这四个字始终是汉服不变的审美原则。辨析:汉服与和服、韩服每当汉服爱好者穿汉服上街时,旁人总是将之误认为和服或者韩服。那么,到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和服:日本的民族服饰——和服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因为是由当时遣唐使从吴越地区带去了当地服装的特点,所以和服也被称作为“吴服”。相较于汉服,和服有款式单一、穿着复杂等缺点。一、线条汉服的线条是流畅的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像几个大方块组成的,显得呆板拘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二、领口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显得端庄,这是符合汉族对气质的要求。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向后翻,露出颈部。三、袖子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腕,显得大气。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不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好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缝上去的一样。四、腰带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余部分自然下垂。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后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那是个背包。五、下摆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如,活动不受限制。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小碎步,行动十分不便。六、衣缘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用锦缎,显得有层次感。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衣身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缘,显得缺乏层次感。韩服:韩服,本作朝鲜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最早的韩服是从三国时代演变而来,而后受到唐代服饰的巨大影响。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它的服饰特点也随中国各朝代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如今看到的韩服带有强烈的中国明代服饰风格。韩服出土的明代中前期实物韩服的发展趋势是背离汉服俊逸潇洒的特点,而逐渐丧失了其实用性,趋于装饰意味。图中的韩服面料有如纸折的,僵硬如雕塑,缺少汉服最基本的灵动的感觉。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华夏”一词到底是什么涵义?我们又为什么被称作为“华夏民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既然,汉服传承了四千多年,并将它的影响扩散到了日韩亚洲等国,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呢?汉服是如此飘逸美丽,清朗隽永,我们又是如何失去了它的呢?就让时间回到明末清初……公元十七世纪中下叶的中国……到底发生了怎样巨大变故的事情……1644年4月22日,明朝驻辽东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致使农民军败退山、陕,后金军则直抵北京,顺治于同年10月1日在北京登皇帝位,满清帝国建立。作为一个乘虚而入建立政权的关外少数民族满清政府为了扼杀广大汉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服这就是著名的“剃发易服”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其中的汉族人民进行的反抗和清军的血腥镇压都是空前震惊的!仅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小县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李白笔下那座“烟花三月”的扬州,屠杀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据记载,光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全城合力抵抗!清军暴力屠杀!最后……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以牺牲当时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将“汉服”送进了坟墓!许多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或被杀,或逃到海外,或遁入空门,带发修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毁灭殆尽,历史潮流直转而下为掩盖罪行,清朝统治者修《四库全书》禁毁明代包括科技著作在内的书籍;修《明史》极尽歪曲历史之能事;推行八股科举、兴文字狱,束缚控制民众的言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不如式者,亦斩!”“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一人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疑问:满服、旗袍为什么不能算作汉服?许多人穿着旗袍、唐装,便觉得这是汉族的民族服饰,更有甚者,便以为这些衣服可以代表中国了。为什么汉服的传承只计算到明末呢?满服和旗袍是不是也是汉服的一种呢?作为一位汉服复兴者,请让我说几句题外话——汉服刚刚推行时,被媒体斥责为“穿寿衣上街”,他们说的一点没有错,寿衣也是汉服的一种。那是因为,在那样的暴虐之下,汉人活着是不能穿自己的汉服。媒体却不知道,那时的葬礼上,往生者须以白布蒙面方可入土。那是何意?无言相见列祖列宗也!所以……今天……我们想要做的事就是——汉服复兴!在新世纪的今天,在传统文化几近消亡之下,面对西方和日韩文化的侵蚀,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不可能使我们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汉服承担着重铸再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步骤——华夏复兴汉服先行辨析:汉服运动是一场文化cosplay秀?汉服不仅仅一件好看的衣服,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外在显示。许多汉服爱好者为复兴文化、恢复传统、肃清不公正的历史上做了不懈地努力。的确,目前的汉服运动鱼龙混杂,但是所有真正的汉服复兴者一直在做好本职使命以外规整队伍,并且耐心地劝导这些跟风者,希望他们可以真正身心合一地接受汉服。我们正在做的——•考证服制、推广汉服•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烈•推广儒家文学•传统乐器的传教•精研历史、正本清源其实我们还会努力地更多……到此,我们有了一个短暂的段落,汉服的体系实在太庞杂,华夏文明也太渊深,在此我无法一一讲述。其实本篇所介绍的仅是最基本的一些了解,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愿为你们讲述更多,那些关于各个类别汉服的美丽,那些关于汉服运动的激动人心下面,请我们一起去欣赏那些汉服带给我们的神奇体验——在汉服复兴运动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之下,有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在某些人的煽动下妄图颠覆我汉服运动,认为汉服复兴就是大汉族主义。事实证明,汉服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汉民族服饰,正如满人穿满服、藏人穿藏服一样。而我汉服复兴运动也只是要复兴我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而非推行大汉族主义。历史不可否认,而剃发易服作为汉服消亡的原因,我们更要正视历史、了解历史、还原历史,不可停驻历史、埋没历史、甚至篡改历史。但有些居心叵测人把我们的正视历史说成破坏民族团结、把我们的求实精神当成大汉族主义,殊不知,我们的复兴运动,不想破坏民族团结,而想复兴汉服,不是大汉族主义,而是弘扬华夏文化。所以,我们每个汉人、乃至每个中国人,都是应该支持汉服复兴、参与到汉服复兴运动中的。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