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道德讲堂113中学三年级二班朱凌萱主持人:爱护环境你我有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不踩踏草坪。我宣布三年级二班保护环境道德讲堂现在开始。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齐唱《感恩的心》主持人: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第二个环节,看几张片。《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过度燃烧引致天空昏暗、空气污浊、全球变暖;乱砍乱伐严重,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浪费水资源、污水横流、垃圾围城……主持人:谈一番感悟:看了图片,你觉得这跟道环境有联系吗?你有什么感想?第三个环节,听一个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涌现出感人的好人好事,现在请大家听故事——《75岁老人天安门广场捡垃圾》这位老人名叫刘玉珍,今年75岁。她把自己称为“天安门的捡烟头大王”,也有人称她为“广场义务美容师”。从1994年至今,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老人坚持每天早晨到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17年的“考勤簿”里几乎没有缺勤。一手拿着长木夹,一手拎个破旧的紫色塑料袋,今晨7时,记者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刘玉珍时,她走走停停,低头弯腰,不停地用夹子从花坛里、砖缝儿中扒拉出各种各样的垃圾:烟头、果皮、面巾纸……细碎的垃圾在她的木夹子下无处遁形。看到开着电动车巡逻的民警,刘玉珍直起腰,右手一挥,“早啊!”巡逻民警也微笑着朝刘大妈点头示意。走到毛主席纪念堂前的花坛时,一旁站岗的武警主动向刘玉珍敬了一个军礼,以这种特殊方式向她问候。“我从50多岁开始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已经17个年头啦。民警、武警……广场上的这些孩子,除了刚来的,他们都认识我。”一边捡垃圾,刘大妈一边不时抬头和“熟人”们打招呼。在靠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个花坛,刘大妈围着花池转了一圈,烟头、果皮等垃圾统统被她的木夹子捡入袋内。碰到不好捡的瓜子皮、花生皮,她就先用手拢成一堆,然后一点点捏进垃圾袋里。慢慢直起腰,刘大妈又绕着花池子走了两圈,看到垃圾真的捡干净了,她这才拿着家伙什儿走向另一侧的花坛。目送着刘大妈的身影,一位脖子上挂着“快照立等可取”牌子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自己每天一到广场,一准儿能见到这个“执着”的老太太。“她天天来义务捡垃圾,现在很少有人像她这样。以前累了抽根儿烟,烟头随手就扔地上了。老太太在旁边捡,我也不在乎。后来,她老这么捡,我就过意不去了。现在大家伙抽完烟,都自觉地把烟头扔垃圾桶里。”不知不觉间,老人的行动感动了中年男子,他也变得自觉起来。一度瞒着家人捡垃圾退休前,刘大妈是北京第二打火机厂的普通工人,现住天坛社区,是个“老北京”。说起17年前来天安门捡垃圾,刘大妈爽朗一笑,说那时她给闺女看孩子,常带着外孙到天安门玩,可地上的垃圾让她心里别扭,“天安门可是咱们的脸面,得干干净净的。”照看外孙的那几年,她上天安门遛弯时总不忘顺手带个垃圾袋,走到哪儿捡到哪儿。等到小孙子、小孙女都上学了,不用她照顾了,刘大妈干脆当起了专职义务保洁员,每天早上定点来捡垃圾。起初,做义务保洁的事儿刘大妈没跟家里人说。她认为,一是不值得,二是怕反对。后来,小外孙长大了,会学话了,刘大妈才“暴露”了,还遭到女儿的反对。“她说对孩子影响不好,另外怕丢了孩子。”但刘大妈并不听劝,每天照旧。后来,女儿拗不过老人,只好遂了刘大妈的心愿。对老伴儿,刘大妈也隐瞒了多年。因为把去天安门捡垃圾当成一件心事,一天不去,刘大妈心里就不踏实。赶上风雨天,她总往窗外瞧,待风停雨住,拔腿就走。老伴儿追着问:“干嘛去?”“遛弯去。”这样的话瞒了老伴儿好多年,直到2000年,老伴儿才知道刘大妈一大早儿出门究竟做什么去了。一天最多捡2万个烟头“我今天出门有点晚,路上堵车。”刘大妈说,老伴儿对她很支持。以前,每天凌晨3时45分前,老伴儿都蹬着三轮车,准时把她送到天桥203路早班车车站。现在,老伴儿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下楼都很困难,为了照顾老伴儿,刘大妈把出门时间向后推迟,但每天6点多钟,她一定会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从正阳门到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周边的花池、游人们排队的广场便道,这是刘大妈自己定的工作范围,她每天捡拾垃圾三四个小时,中间基本不歇。刘大妈开玩笑地说:“咱东城有个指路大王特有名,我呢,就算个‘捡烟头大王’,谁捡的烟头也没我捡的多,有一天捡了2万多个。”“现在好多了。”刘大妈认真地分析说,过去垃圾多,是因为很多外地游客下了火车就直奔广场,在这里过夜,然后看升旗,再参观纪念堂,吃喝拉撒睡基本全在广场上解决,人走了,垃圾也留了一堆。如今,天安门广场比以前干净漂亮,保洁工人昼夜值守,随时都有人清扫,她的“任务”也比先前轻松了许多。现在,刘大妈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毛主席纪念堂前的4个花池和纪念堂排队处的过往便道。更让刘大妈感到欣慰的是,游客们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随手扔垃圾的人少多了。有时,遛早的老人、广场上的小商贩也会帮着她捡拾垃圾。“等到没人再随手扔垃圾了,我也就能真正退休啦。”刘大妈笑着说。大红的上衣,鲜红的帽子,大嗓门,动作快,北京人的豪爽劲儿在刘大妈身上展露无遗。每天成百、上千次的弯腰、捡拾,刘大妈一做就是17年。6000多天的志愿坚持,刘大妈没有过一句抱怨,“就当是拾掇自家屋子了,天安门可是咱们的脸面”。正是这样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刘大妈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更感动了所有的北京人。她为北京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体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志愿服务,感染他人。第四个环节,谈一番感想: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第五个环节,诵一段经典。聆听先哲教诲.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第六个环节,做一个承诺。①我们承诺节约用电,自然光充足时关闭室内灯。离开教室时关闭教室灯。②我们承诺节约用水,用水时尽量使用小水流,用完及时关闭水龙头。③我们承诺节约粮食,不剩饭,培养节俭品质。④我们承诺节约用纸,一张纸两面用,垃圾分类扔进垃圾箱。⑤我们承诺爱护公物,门窗轻关轻开,桌椅轻搬轻放。⑥我们承诺爱护动植物,不折花、不攀树,不践踏绿地。⑦我们承诺参与环保宣传,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第七个环节,送一份祝福。同学们,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我们的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故事,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请将祝福的话说给你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听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结束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千年文明古国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在这里我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一个微笑,多一些问候,多一点理解,多一声谢谢,多一份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