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取舍的标准:成本收益比较。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一般而言,我们都是从几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一种可能性去实施,那么在“选择”之前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状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机会”。•人的“选择”无非就是在各种机会中筛选出最好的一种“机会”去最后实施,去做。•那怎么才能判断哪种“机会”是好的,哪种机会是不好的呢?即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案例:上研还是工作?收益:•丰富知识•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成本:•学费•三年学习的生活成本•但上述的内容有些并不一定是你上研的成本,如每月的生活费用,就是你工作同样也必须支出(相比之下,学校廉价的住宿和伙食,为此而节省的费用还应记入你上研的收益)。•上述成本还忽略了上研的最大成本——你的时间。如果你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那么你将会有工资收入。而为上研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将是在座的大家上研究生最大的单项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这是选择的结果。•上研机会成本:–因为上学所放弃的收入–因为上学可能丧失的机会–……•上研的总成本中一定要包含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重要性•没有“机会成本”,就没有“选择”。–没有机会成本就意味着你做的这件事是不需要消耗你的任何有限资源的,自然也就不存在“选择”的必要。•只有知道机会成本之后,才会需要认真地去考虑不同“选择”的成本与收益,才有所谓的“选择”的艺术,“选择”的思维。•就是你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要知道,当你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正在为失去的另一样东西买单。•而这个买单的成本就是你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其实就是你所放弃的那样东西可以给你带来的最大收益。再谈机会成本•总成本(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等于各种投入品的价格–机会成本(隐性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一个例子•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同夫人创办了一个服装厂•初始投入:–个人积蓄50万–银行贷款50万–自己的房子一年后–购买原料支出75万–支付工人工资10万–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利率10%)5万–租用设备的支出5万–税收及其他支出5万•合计100万•总收益120万小王夫妇这一年到底赚了多少钱?•利润=120-100=20(万)?•小王夫妇创办服装厂这一年的机会成本–自有资金,如果存在银行可得到利息5万–自己的房子,如果出租也可以获得房租5万–小王夫妇在辞职前收入分别是8万和5万•机会成本合计:23万•小王夫妇创业第一年的经济利润:-3万3.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边际(marginal):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边际量就是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几个基本概念–边际产量:当投入(如劳动)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成本:当产量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成本量。–边际收益:当产量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收益量。•理性的人在选择时会比较选择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为什么越穷越生?•生小孩的收益:–资本品:家中的劳动力、养儿养老……–娱乐品:给父母带来的欢乐……•生小孩的成本:–母亲的机会成本、抚养孩子成长的生活、教育投入……•穷国生小孩的边际成本远低于富国,而边际收益又高于富国。•结果:越穷越生边际量的特点•一般而言,收益的边际量总是不断下降的,即边际报酬递减。•如1958年中国大跃进时期的“密植”,造成产量的下降。•生物学基础:“韦伯定律”——神经元对等量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强度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而递减。4.人们会对刺激做出反映•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当成本、收益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商店的各种促销手段,可以增加销售额;–去年年末,广州市煤气价格大幅度上升,瓶装煤气(15KG)从上半年的70元涨到100元,结果导致居民多用电来替代煤气,国美、苏宁的电磁炉甚至脱销,而电热水器的销量也大幅度增加。2006年5月23日23:50•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6年5月24日零时起,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统一上调。这是今年继3月26日之后,国家第二次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上调,调价涉及汽油、柴油。•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安全带的故事•在50年代,有安全带的汽车很少。现在所有的汽车都有安全带。•60年代后期,拉尔夫·纳德尔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引起公众对汽车安全的关注。美国国会的反应是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公司生产包括安全带在内的各种安全设备,安全带成为所有新汽车的标准设备。•由于所有汽车都有安全带,更多的人系安全带,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带拯救了一些人的生命。安全带对安全的这种直接影响正是国会要求有安全带时的动机。•汽车安全带对司机的影响:–司机开车时速度和谨慎程度发生了变化–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驾驶员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当提高安全程度的收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安全带降低了驾驶员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因此,安全带法律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收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和对道路状况改善的反应一样是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车祸次数。安全带法案的效果•减少了司机死亡的人数•增加了行人的死亡人数–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SamPeltzman)在197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明了,实际上汽车安全法有许多这类意想不到的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考研热兴起–高校扩招后,本科就业压力加大;–前几年,研究生比较稀缺,上研的收益远远高于其成本,因而考研大军日趋庞大。•思考:考研还能热几年?(二)人们如何相互作用1.贸易能使人人收益(交换能让每个人的状况更好)–2005年中国同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141.73亿美元。尤其是纺织品的出口,为此美国的一些政客纷纷指责,由于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的涌入,导致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尤其是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进而导致这些行业失业率的大幅度增加。•事实真的如此吗?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并不像体育比赛一样,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中美双方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投入方面去考量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如果一个生产者在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总量少于另一个生产者的话,那么前者相对于后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拥有绝对优势。–比如我们共同准备上这门课,我花费的时间要比大家要少的多。在教授经济学方面,我比在座的大家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做最优秀的人•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根据机会成本在一件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比较。–如果你做某件事,机会成本比别人低,那么你在做这件事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做最好的自己服装与软件•美国的人力成本较高(每小时最低7.35美元,而中国,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每小时工资只有0.9美元)。•美国如果要生产其需要的所有服装,就必须对此行业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来这些资本投入的钱可以用来投资股票证券、期权期货、外汇基金。•假如,美国人民把投向纺织业的钱拿来借给比尔盖茨搞windows,这样盖茨先生也有更多的资金来研发更好更高性能的windows电脑操作系统。•那么等到现在windowsXP正式上市了,微软的股票跳一跳,蹦一蹦,投资人不也跟着盖茨先生一起跳一跳,蹦一蹦了。•比起生产服装的高成本低收益相比可是合算多了。•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工成本较低,对于纺织业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之中国暂时还没有比尔盖茨这样有头脑的摇钱树,所以如果他们要研发windowsXP将付出比美国高出N倍的成本。相对而言,他们集中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本也就很低,这个就是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了,•把拿来研发电脑操作系统的资金也转移用来生产衬衫,然后生产出更多的衬衫出口到美国,赚了钱再去美国买windowsXP。•因为美国有比尔盖茨这个高智商人物,所以他们研发windowsXP的成本低于中国,他们的windowsXP价格也肯定比中国人民自己研发出来后销售价格要低很多。•这样美国的人民通过投资微软公司也赚钱了,中国人民也能用上相对更便宜的windowsXP了。程序员与经理•如果你有一天去应聘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岗位,却发现经理是编程高手,编程的所花费的时间远远比你少(这里我们假设你同经理编写相同程序的质量一样),你会放弃吗?•想想我们的“比较优势”含义,即你从事某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比别人低。•你现在尽管编程速度不如你的经理,但你编程的机会成本显然要比你经理低很多,因为你经理更重要的工作是管理企业,如果所有程序都是他自己亲自编写,那他花费在企业管理上的时间、精力都会大大减少。•所以他编程的机会成本非常高,所以相对于经理,你在编程方面具有毫无疑问的“比较优势”,这也可能是你经理明知道你的编程速度还不如他,但是他还是会雇佣你的原因。•基本原理:–如果商品的相对价值(或成本)因人而异,那么,各方都会从相互的交换中获得各自的利益。•中美双方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双方贸易是一种双赢。启示•只要坚持自己的“比较优势”,你在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中总是可以获得对你来说最大的效用收益。•做最好的自己,始终坚持您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去执着不断的努力,你会发现你的总成本会慢慢的下降,你的“比较优势”会慢慢的变大。2.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生活的一种好方法•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指引许多单个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经济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施展它的魔力。•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价格是由政府制定的,结果是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而政府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不得不采取票证。市场的力量:粮票的历史•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宣布“退休”,其间长达三十八年。•为什么会有粮票?–粮食短缺,不得不通过发行粮票来分配有限的粮食。•粮票为何推出历史舞台?–对粮价政府管制的逐步放开,粮食产量的增加,无需粮票来分配粮食。3.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平等–促进效率•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又称为洛伦茨系数,是意大利几何和统计学家基尼于1921年首先提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图示•A表示实际收入曲线与收入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