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讲:刘洪仁教授电话:13094489214主讲教师简介刘洪仁,1959年生,湖南安化人。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秋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1987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本院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兼大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柳宗元辞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等论文20余篇,出版《中国古代文化精要》、《古代杂文研究论稿》、《古代文史名著提要》专著三部,《社会百态传神照——古代通俗小说欣赏》、《唐伯虎文集》等通俗读物十余部。教学方面,除承担专业课教学外,还承担并负责全校公共课“大学语文”的教学,并长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杂文研究”等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绪论要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一、“文化”的含义什么叫“文化”?“文化”一词,含义极为宽泛,大至人类社会,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莫不与“文化”有关。唯其如此,因而才有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化”。往大处说,有所谓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华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往小处说,则有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厕所文化……。“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从字源上来分析,“人文”之“文”,是由“纹理”之义引申而来,指人类社会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上下、邻里等等,所谓“人文”,即指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至于“化”字,则有改变、变化、化生等意思。所谓“人文化成天下”,就是通过人伦教化使人们自觉行动。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即“以文教化”之意,也就是以诗书礼乐、道德伦理教化世人,由此引申为封建统治者文治教化的总和。现在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所谓“文化”,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本义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拜神等,含义极为宽泛。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1832-1917)。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的这一概念内涵已经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教育、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甚至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典章制度等也都包括在“文化”的范围里。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中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且很快被我国近代的先进思想家所接受。直到现在,还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正因为“文化”一词含义极为宽泛,所以很难准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迄今为止,学者们给“文化”下的定义多达三四百个,可见其复杂性。不过,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指精神文化,即与政治经济相对而言的精神财富,属于意识形态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礼乐习俗等等。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文化这个大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即人针对自然界,创造了物质文化;针对社会,创造了制度文化;针对人自身,创造了精神文化。具体说来,物质文化子系统包括: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力改造自然、进行创造发明的物质生产过程;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产物。制度文化子系统包括: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种种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等。精神文化子系统包括人们的各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如教育、科学、哲学、历史、语言、文字、医疗、卫生、体育以及文学、艺术等等;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满足生活的方式,如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等。也有人主张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我们这里所介绍的中国古代文化,习惯上也称之为传统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那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泽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宗教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5000年之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世界上曾经有过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如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它们对人类文明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有的消失了,有的衰败了,有的中断了。唯独中华文化传承不绝。它不仅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还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虽然它也曾遇到过种种危机与挑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恰似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滚滚东流,亘古不断,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兴趣,现在西方国家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和研究汉学的人日益增多,儒学、老庄哲学和《易》学在西方非常盛行;京剧的表演艺术使欧美国家的观众那么入迷,一些欧美学生学习京剧表演那么如痴如醉,惟妙惟肖;对《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研究也成为国际上的显学;《孙子兵法》更是早就成了日本和西方企业家的必读书目……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布尔于1986年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的书,书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钓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汽机的核心设计,都源于中国。他说,如果没有中国的船舵、罗盘和多级桅杆,哥伦布就不能到达美洲,欧洲人也不可能建立众多的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中国的马蹬,就不会产生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同样,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火药,也不会结束欧洲的骑士时代。作者的结论是:中国人至今仍未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东西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应该成为真正的伙伴。由此可见,西方人重视和研究中国文化,并非完全出于好奇,而是要真正认识和改造自己。因此,具体说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我们民族自身的精神特征。当今世界,“地球村”越来越小,人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只有开放与合作才有可能发展。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样的姿态来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真切地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较之把握诸如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之类体质特征要困难得多。然而,任何民族,其文化形态尽管纷繁多彩,但其主色调、主旋律还是可以寻觅到的。唯其如此,才有所谓英国绅士风度说,德国人精确高效率说,美国人自由开放说,法国人气质浪漫说,日本人善采异邦说,等等。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芸芸众生中大致辨识各民族的特征,是因为每一个民族内部,固然存在着繁复多样的阶级、阶层、集团、党派及个人教养和性格的差异,但同时也深藏着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便是所谓民族精神。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我们认识自己、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可靠途径。但遗憾的是,我们还并不真正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阶级斗争或经济建设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学习与研究,甚至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极“左”的做法,把优秀的东西当作封建糟粕加以否定和摒弃。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一场文化的大劫难,许多民族文化珍品,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道德等,一齐被当作“四旧”扫除了。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评介,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一片空白。人们的头脑里没有“文化”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和礼仪。现在,人们虽然都在大谈文化,却并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化。这些年,我们都感觉到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在下降,道德约束在减弱,社会生活缺乏礼让的观念与行为,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与信赖,更有一些人视邪为正,以是为非,荣辱不分,善恶不辨,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我是流氓我怕谁”。这正是由于这些人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人文素质太低的缘故。此外,我们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过去长期闭关锁国,从帝王到臣民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养成了一种夜郎自大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西方文化冲垮,在一些人身上就又滋长出一种崇洋媚外的洋奴心理。试看时下的年轻人,对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那么热情,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毫无兴趣甚至一无所知。试想,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一代人,怎能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因此,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也为了提高我们国民的综合素质,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国情。跨世纪的一代中国人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这一千秋伟业的认识前提是切实认清中国国情。国情不是空洞物,其实质就是历史文化及其现状。建国近50年来,中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取得还不够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总结40多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是认清国情的必要工作。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进行、发展,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它还活跃在当今人和未来人的生活实践当中,并在这种生活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内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不可能断然离开它。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那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主张都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这绝不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只能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它,积极地发展它,这才是我们21世纪的炎黄子孙应取的正确态度。但这一切,都只有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认识和粗浅掌握之后,才有可能做到。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文化也跟人一样,其特点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外在的指其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指其品性,即精神。关于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关于中国文化的外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