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文化與傳統教育之關係l4.1前言:中國文化與中國教育密切相關4.2中國文化傳統重視教育,正規教育甚早,可上溯堯舜4.2.1堯使殷之祖先契教人民明人倫、尚書及孟子皆有記載孟子: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尚書.舜典》:「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于下。(《孟子.滕文公上》)夏商周三代,皆設有鄉學,國學。春秋戰國,官學漸廢,古代鄉學制度,蕩然無存。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吏為師,愚民政策,不重教育。4.2.2周朝(據周禮地官記載)已設掌教育的大司徒之官以六德、六行、六藝教萬民。六德:知、仁、聖、義、忠、和六行:孝、友、睦、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據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數萬民而賓興之……曰六德:知、聖、仁、義、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嫻、任、卹;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4.2.3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使讀聖賢之書,出任官吏為唯一成功上達之路。4.3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中國教育傳統更以儒家思想為主流4.3.1漢武帝採董仲舒議,罷絀百家,獨表儒家,設五經博士。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1年即位,翌年選拔「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董仲舒建議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179-140B.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漢書.董仲舒傳》)─罷黜秦朝所立之各家博士,專立儒學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初設博士弟子五十人,成帝時增至三千人。易、詩、書、禮、春秋:皆立學官,由博士傳授東漢末年,大經學家鄭玄融今、古文經而注易、書、詩、禮、論語、孝經,遂為中國學校教科書之定本。兩漢選士制度,無論賢良方正,或孝廉茂才,都比較看重道德。4.3.2歷朝重視儒學教育,學子所誦所學基本是儒家經典漢朝兩漢的教育思想,是以儒家學說為中心,以經典為教材。魏晋南北朝南朝梁武帝設五經博士,北魏亦立太學,設五經博士選士──九品中正制晉代選士,主要有孝廉、秀才兩種。孝廉試經,經限於易、書、詩、禮、春秋。隋唐隋煬帝大業二年,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開始,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始廢,歷一千三百餘年。唐代科舉設科雖繁,然最受社會重視為進士及明經科,進士科重詞藻,明經科所考者即為儒家經典,《論語》、《孝經》為共同必考之科。唐太宗以孔穎達等撰之《五經正義》為統一教材,官吏考試亦以此為本。宋元沿襲隋唐制書院盛行,宋初有白鹿洞、嶽麓、應天府、嵩陽四大書院,書院講學以儒家義理修養為核心。朱子編注「四書」為元以後教本。明清科舉承襲宋元明代科舉分三類,而以考核儒家經典之「經義」科最為重要。清代科舉八股文皆以儒家經典,尤以四書中章句為考核對象。4.3.3朱子編訂四書,元仁宗(公元1313年)定為科舉必讀之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至清末廢科舉(1905),前後六百年為士子必讀之書。4.4儒家教育的目的、內容與理想人格4.4.1目的:實現仁道,成君子,成賢成聖,修己以立人,內聖外王4.4.2內容:成德之教──孝弟忠恕之道,仁義禮智信五常,四書五經之教4.4.3理想人格──君子、士、仁者、聖人、聖王4.5儒家主人性本善,核心在成德之教,及其對教育直接影響4.5.1孔子仁教蘊涵性善論4.5.2孟子性善論為儒家基本觀點4.5.3儒家教育核心在發明本心、本性之成德之教4.5.4周時即重道德教育,歷朝重文以載道,對人之評價亦以人格為尚。4.5.5傳統蒙學自童蒙即灌輸儒家倫理道德《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4.5.6古代女子教育——婦德為重《女四書》︰《女誡》、《女論語》、《內訓》、《女範捷錄》4.5.7.宋明儒學,核心在心性修養之教4.6重實踐之教多於知識理論之教4.6.1道德是最富實踐意識,傳統對哲學家以至作教師都要求作實踐者傳道者4.6.2孔子:行有餘力,則以學文4.6.3陸象山:雖不識一字,亦可堂堂正正作人。4.6.4身教更重於言教4.6.5中國在科學教育與發展上,理論不及技術教學4.7道家佛家的教育目的、內容與理想人格,及對教育的影響4.7.1教育目的:道──返樸歸真,回歸自然佛──破執脫苦,常樂清淨4.7.2教育內容:道──反者道之動、少私寡欲、絕聖棄智、心齋坐忘、同於大通(道)佛──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4.7.3理想人格:道──至人、真人、神人佛──阿羅漢、菩薩、佛4.7.4對教育的影響道家教育目的在返樸歸真「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老子37﹚「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57﹚「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16﹚「見素抱樸」﹙老子19﹚「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不忒﹙差也﹚,復歸於無極,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老子28﹚「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1﹚「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莊子6﹚「萬物云云,各復其根」﹙莊子11﹚「復其初」﹙莊子16﹚道家智慧的教育實踐涵義放下固執、開拓心胸破除標籤、一視同仁打破功利、寧靜致遠虛室生智、靈活創意觀照美趣、舒緩壓力順應自然、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