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全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教学进度(2010-2011学年上学期)周时间内容节数备注第一周8.23-8.2712.2/12.32第二周8.30-9.312.4、12.52第三周9.6-9.1012.61教师节第四周9.13-9.1712章复习13.12第五周9.20-9.2413.21中秋节第六周9.27-10.113.3/13.42第七周10.4-10.8国庆节第八周10.11-10.1513.5/13章复习2第九周10.18-10.2214.1/14.22第十周10.25-10.2914.3/14.42第十一周11.1-11.514.5/14.62第十二周11.8-11.1214章复习、15.12第十三周11.15-11.1915.2/15.32第十四周11.22-11.2615.4/15.52第十五周11.29-12.315章复习/16.12第十六周12.6-12.1016.2/16.32第十七周12.33-12.1716.4/16.52第十八周12.20-12.2416章复习、17.12第十九周12.27-12.3117.2/17.32第二十周1.3-1.717.4/17.51元旦第二十一周1.10-1.1417章复习2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教学计划一、主要内容。本章是九年级的起始章,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让学生知道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和原子都是物质,大致了解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第二节质量主要介绍其概念和单位,以及单位的换算,学会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同事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第三节密度主要讲解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接着探究同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3、了解原子核的核式模型。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6、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7、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8、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并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其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和误差。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自学法完成教学。四、课时安排。本章共分五节,7课时。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课时第二节质量1课时第三节密度2课时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复习和总结1课时长春市第155中学教师备课教案授课年班:9年3、4班授课日期:2010年7月14日教者靳海英学生出席44编号1授课内容第十一章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以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过程与方法: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列举大量事实来说明宇宙和微观世界都是有物质组成的,并将物态变化用分子的运动更加形象生动的描述出来。学生分析:学生有了一年的学习物理的经验,学习本节内容比较容易。重点: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以及原子结构。难点:用微观模型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准备教学幻灯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和练习册教学流程(个案补改)教法学法设计一、引入新课。二、新课。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几千亿个恒星——太阳是其中之一,太阳系周围的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冥王星在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会上被划为矮星系。一束光穿越银河系要十万年,地球以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分子。大小:百亿分之几米,用10的负10次方作单位来度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a、填表掌握其物理性质。b、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变小,水除外。所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都变大。4、原子及其结构。引入新课后结合幻灯片讲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相关内容。由教材的想想议议引入分子的概念,微观模型出示表格引导自学掌握,教师总结规律。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5、纳米科学技术。纳米是长度单位。符号是nm,1nm=10的负九次方米。蛋白质的分子较大,可以达到几十纳米。病毒分子比较小。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三、课堂小结。四、练习。五、作业。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2、记忆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最后两个问题教师出示提纲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并记忆。总结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用幻灯片出示。教学反思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小的生物都是同物质组成的,使学生对物理有了更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领导意见(签名)年月日长春市第155中学教师备课教案授课年班:9年3、4班授课日期:2010年7月16日教者靳海英学生出席43编号2授课内容第十一章第二节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其换算单位并会换算,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了解常见的测质量的工具,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使用天平,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编写的比较详细,知识缺少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的描述。需要补充说明。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需要认真记忆,特别是天平的使用要求和方法。重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及符号单位;天平的使用要求和方法。难点: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和取样法。教师准备所需要测量质量的器材。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教学流程(个案补改)教法学法设计一、复习导入。1、物体固态、液态、气态的物理性质?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是否相同?它又有哪些性质?用什么来描述物质的多少,我们平常所说的重量实质是什么?用什么来称量、又是如何称量的?本节课就来学习一下。二、新课。(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2、物体和物质的区别: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3、质量符号:m;国际单位: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换算关系:1kg=g;1mg=g=kg。1t=kg。讨论: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改变时,它的质量会不会改变?结论:质量是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练一练:1、记一记。常见一些物体的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200g;我国成年人的质量为50——70kg;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越1g;新生儿的质量2-5kg;复检引入后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回答并记忆。引导学生通过事实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的结论。1031031061032、算一算。500g=kg;0.23t=g;1公斤=斤=kg。(二)、质量的测量1、常用工具:生活中常用的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实验室用:天平(常用的托盘天平、学生天平)2、天平的使用。工作原理:天平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要求:左物右码;不能超过称量;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方法:放、拨、调、测、读、收。3、测质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和取样法。例如: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用测质量的方法知道质量为2kg的纸有多少张?三、总结。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用累积法和取样法测物体质量的方法。4、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四、课堂练习。1、某学生在使用天平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这样称的食盐5.4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克A、5.4B、5C、4.6D、4.42、使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先把游码拨到刻度尺的零点处。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可以采取下列那种方法?()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五、作业。1、1t=()g1g=()kg0.5kg=()t1kg=()mg2、说说物质、物体与质量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二题4、你能用天平称出50克的水?请把步骤写出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测质量的工具。认识实验室测质量的天平的结构各部分名称,探讨工作原理。记忆天平的使用要求,并解释每个要求的含义。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后,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质量的特殊方法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点拨总结。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物体的多少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结合生活中的重量,使学生更加清楚了质量的有关问题领导意见(签名)年月日长春市第155中学教师备课教案授课年班:9年3、4班授课日期:2010年7月18日教者靳海英学生出席44编号3授课内容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能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者体积。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图像讲解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通过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探究总结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感念,从而介绍密度的符号单位和公式,并应用与计算。学生分析:通过探究总结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感念,从而介绍密度的符号单位和公式,并应用与计算。重点: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单位及相关计算。难点: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是不同。教师准备探究所用的器材及习题。学生准备阅读教材记忆上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学流程(个案补改)教法学法设计一、复检与导入。1、什么事质量?它有什么性质?2、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实验室用的天平使用时要求是什么?使用的步骤是什么?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它与它的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用什么老描述这种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密度。二、新课。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⑴完成想想做做的讨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提出问题: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那?⑵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用铝块做实验。b、记录不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填入表格。c、制作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d、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而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物质不同比值也不同。教师复检后引入新课。实际测量,引导分析得出结论。2、密度a、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b、公式:vmc、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和换算。密度的单位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成,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换算关系:1g/cm3=1×3/103mkgd、算一算:3.5g/cm3=kg/m3;11.3×mkg33/10=g/cm3讨论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时的密度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