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律失常王能霞心电发生原理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流动(主要是钠离子的内流),使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使膜外侧具负电荷而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电位。心电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Purkinje纤维网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心电图导联系统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图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心电图电极安放肢导联心电图的电极的安放肢导联右手安放红色电极左手安放黄色电极脚安放黑色和绿色电极心电图的电极安放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V4连线中点V4—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V5—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V6—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安放电极注意事项:1病人处于放松状态2病人平静呼吸心电图的导联系统: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precordialleads)V2V3V1V4V6V5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包括V1、V2、V3、V4、V5、V6导联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相关;②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相关;③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正常位心脏V1V2V4V5V6V3ⅠⅡⅢaVRaVLaVF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检测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ec每1大格=0.2sec心率的检测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心率100次/min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1.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ec;振幅在胸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3.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正常为0.12~0.20secP-Rinterval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4.QRS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0.06~0.10sec,最宽不超过0.11secQRS波群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RV11.0mV。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m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似,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1,V5的R/S1。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RaVR0.5mV。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RaVL1.2mv、RaVF2.0mV。标准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向上,RⅠ1.5mV。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5.心室肌兴奋时间:心电活动从心内膜通过心室肌至心外膜所需时间,正常时在V1~V20.03sec,在V5~V60.05secVAT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6.ST段: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波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7.Q-T间期(Q-Tinterval):从Q波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0.32~0.44secQ-Tinterval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8.T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9.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T波后0.02~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或/和频率异常,由冲动形成或/和传导异常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升高本来有自律性的组织自律性增高;本来没有自律性的组织产生自律性。触发活动心肌除极后的电位震荡引起再次除极,这次除极由原除极活动所触发。冲动传导异常传导阻滞冲动在传导过程中遇到不能兴奋的组织而不能继续前传,可能因组织病理改变或不应期改变所致。折返冲动在传导过程中改变方向,折回原来已除极过的部位。(1)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1.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即Ⅱ、Ⅲ、aVF、V5P波直立,aVRP波倒置);2.P-R间期在0.12-0.20sec;3.频率40-150次/min;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min;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0.16sec。Ⅱ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多见于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阻滞剂作用时。Ⅱ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次/min。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QRS及Q-T时限均相应缩短,有时尚可继发ST段轻度压低和T波低平。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ⅠⅡⅢ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sec。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Ⅱ窦性静止心电图特征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规则的P-P间隔中P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心电图特征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2.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3.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心电图特征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2.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3.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3.0sec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2.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3.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P波,而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PPPX2X房性早搏心电图特征1.提早出现的QRS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杂的P波,P-R0.12sec;2.代偿间歇不完全;3.有早搏之P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且与其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X2X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连续三次以上早搏)R-on-T现象R-on-Tphenomenon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和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因其第一次不易见到,中间的P‘波又常不易明辨,在临床意义和治疗上两者无大差别,故将两者统称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ⅠⅡV1V6发作前心电图特征1.QRS波通常无增宽变形。2.心室率为150~240次/min,绝对匀齐。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不一定具有器质性心脏疾患,但常有反复发作趋势。发作中ⅠⅡV1V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发作中发作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1.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而变形,QRS时限0.12S;2.常有继发性ST-T波改变;3.心室频率为140-200次/min,基本匀齐;4.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Ⅱ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1.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粗齿状F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通常认为心房扑动是在心房形成环形激动的结果,大多呈短阵性。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2.F波频率为250-350次/min,大多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心房扑动3.QRS波的时限一般不增宽。此图可见每6个F波后出现一个QRS波;如F波的大小和间距存有差异,且频率300次/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1.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纤颤波),尤以V1导联为最明显,心房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min;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3.QRS波一般不增宽;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4.若是前一个R-R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QRS波相距较近之处,可出现一个增宽而变形的QRS波,形态酷似室性早搏,实为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均有可能发生,房颤与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有关。但也有少数房颤患者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这类房颤多呈阵发性。心室扑动心电图特征1.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2.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min心室扑动目前多数人认为心室扑动是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的结果。其发生一般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二是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由于心室扑动的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因此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亡。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1.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2.频率达200-500次/min2.心脏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1)房室传导阻滞(2)束支传导阻滞与分束支传导阻滞(3)预激综合征(1)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的冲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P与QRS波的关系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P-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R≥0.21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ec。(P-R间期随年龄心率而存在明显变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I型较II型常见。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的近端,预后较好;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I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其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II型: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应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1.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2.房率常高于室率。起搏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电极导线脉冲发生器(2)束支传导阻滞与分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