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XXXX学院中国书法内容提纲一、中国书法的起源二、中国书法的基本类型三、中国书法的基本技法四、中国书法发展史书法的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书法的基本类型书法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不过,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书法的基本技法(1)笔法“笔法”,是指执笔和运笔的方法。笔法也称运笔,是指任何点画用笔的法则。我国书法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所用工具是富有弹性的尖锋毛笔。要使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抑扬顿挫、方圆欹侧、刚柔曲直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的方法,在运用笔锋时,掌握轻重、疾涩、偏正、转侧等方法。用笔的原则是在书写过程中,使笔毫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笔毫在不同情况下均处于最良好的状态,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形成各种笔势,形成理想的线条。这个原则,古今一贯始终不必班变。赵孟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1、执笔昔人论书,必首言执笔。执笔之法,前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宋代苏轼则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的执笔方法还是需要的,执笔如不得法,势必影响写好字。正确的执笔方法,前人曾用“、押、钩、格、抵”五字,作了概括的说明。即拇指第一节紧贴笔管内侧,微斜仰,力量由内向外,撑住笔杆。押:即食指第一节斜压笔杆外侧,与拇指相对,力量由外向内,俯束笔管。钩;即中指第一节紧贴食指,钩住笔管外方。格:即无名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内侧,力量由内向外顶住笔管。抵:即小指紧贴无名指,增强其力量。这五字执笔法,相传是唐代陆希声所创。执笔的要领是:指实、拳虚、腕平、掌竖。指实:执笔的五指要实在,各司其职,务求得力,但松紧以适度为宜,过松则力驰,过紧则力疲。拳虚:执笔时拳掌要空虚,不可实塞,这样书写时笔管方能圆转自如。腕平:执笔时手腕放平,与纸面平行,而使腕外小骨侧欹于案。2、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既方便书写,也有益于健康。坐着写字的姿势:臀部平坐凳椅,腰背正直,胸部自然开展,两脚着地,两腿平行下垂,开展约与肩等,左手轻按纸上,右手握笔,头面端正,两眼专注纸上或字帖。写大幅的字,则需站立,两脚分开,右脚稍前跨半步,上身微向前倾,右手挥毫书写。写更大的字,可将纸铺于地上,用伏势,通常是一膝前屈,一膝后跪,弯腰俯身书写。正确的书写姿势,能使全身力气,奔赴于腕指之间。习书一纸,犹如半日运动。有人说:写字能“养精益气”、“善书者必寿”,此言确矣。(二)笔锋中锋:中锋,是指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中间远行。运笔贵用中锋。蔡邕在《九势》指出:“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毛笔端中心的毛叫主毫,主毫周围的毛叫副毫,它们在静止时都并行直伸,在运笔时要使主毫在笔画的中心,副毫在笔画周围,这样的运笔就中锋运笔。侧锋:是笔杆倾斜,笔锋斜铺于纸上的一种运笔形式,其线条一边齐一边毛,笔锋运行的一实,笔肚部分运行的一边虚。王世贞《艺苑评》中说:“正以立骨,偏以取态。”朱和羹《临池新解》说:“正锋取劲,侧锋取妍。”姜夔《续书谱中说:“笔正则锋正,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则神奇出焉。”藏锋,是指笔画起收笔锋内藏,即所谓“藏头护尾”,“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藏锋,起笔逆入平出,收笔回驻,势尽力收,“无垂不缩,有往必收。”明代董其昌说:“藏锋能得住笔,不直率流滑,此是书家相传的秘法,即画家亦当得其意。”露锋:起笔不需逆入,收笔不必回驻。露锋常用以显示点画或行转笔、折笔:转笔和折笔都是指改变行笔的方向。转笔,不是指转动笔管,而是指笔锋作横面旋转运动,在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转折处,笔不停驻,用力均匀,顺势转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圆浑点画。折笔,是改变行笔方向时,笔锋提顿折锋,折处棱角外露,写出方整刚劲、锋芒棱角的点画。提笔、按笔:提和按是指笔锋在运行中的起伏节奏。行笔笔锋抬起叫“提”,笔锋下压叫“按,”或称作“顿”行笔有提按的变化,才能表现出粗细深浅的变化。宋代米芾说:“笔有八面”,黄庭坚称:唐代欧阳询“用笔妙于起倒,”均指行笔要有提按,表现出点画的立体感,呈现出飞动的神采。不论提或按,力量均须用到,不可任笔一掠而过,显得浮、滑,即使如草书点画的牵连映带,虽细如春蚕抽丝,也都要用全副笔力去表现,稍一松懈,就显得软弱无力。疾笔、涩笔:书写运笔绝不可能是一种机械的均速运动。疾涩,是指行笔的不同速度,但同时也含有力度的内容。不同的行笔速度书写出来的点画效果也不一样。疾笔,是指行笔快而有力,其势雄键,骨挺,有挥戈砍阵之势。张见“担夫争道”而悟笔法,是得疾势。涩笔,指笔欲行又止,有凝滞之趣,行笔慢而有力,其势沉静、肉劲。苏东坡见“逆水行舟,”而解书道,是得涩势。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兹仅依时序,分作十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略撮其意。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1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的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2金文周代,金文为主要的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表现形式。金文,又名钟鼎文,是钟鼎等器物上铸造的款识文字,或阴或阳。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宰甫鼎》、《司母戊方鼎》。西周中期,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至西周晚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大克鼎》是西周中期孝王时代的重要青铜器之一,198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原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是西周中期金文书法的代表,刻有28行290字,用笔厚重尖挺,字形较方整,字与字之间有凸出的界格把它们分开,行列整齐,具有雍容典雅之美,与同时出土的《小克鼎》相比,文字的装饰性比较浓重。《毛公鼎》又名《音鼎》、《毛公音鼎》,周宣王时代的青铜器,清代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原器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32行497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字数最多的青铜器。其铭文笔划匀实劲健,结体疏密有度,美观大方,既体现出凝重的的气质,又有着气韵的流通,它以其结体方整稳固了文字造型的基本形式,以偏旁错落有致形成巧妙的变化,于此之中,又以圆转流畅的线条成为造型的枢纽。这种突出的特点构成它端庄遒劲的风采,在金文中堪称佳品。《石鼓文》(亦称《陈仓十碣》、《猎碣》、《雍邑刻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石刻书法,其书体介乎古籀与秦篆之间,结体方整而宛通,风格浑穆而圆活,是由大篆到小篆的转型期代表作。石鼓文在唐朝初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韩愈曾作《石鼓歌》记之,因出土早,所以对后世影响极大。二开创先河的秦汉书法1秦代秦代墨迹,今可见者有《青川木牍》、《侯马盟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竹木简牍和帛书,告别了钟鼎器物的依托,使书法以墨迹的形式系统地出现了;而且,这些墨迹书体,已经由长而扁,由圆而方,开始了隶变之先声。秦始皇统一六国,实施书同文,制定规范统一的书体,即小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秦铜量铭》,为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其书法通篇气息规整,而单字欹正多姿、大小随意,笔画之间则多呈平行态势。《峄山刻石》为秦始皇登临峄山时命李斯记颂其德所立,唐时已毁,现存者为宋人转刻(称《长安本》),该篆书圆转遒正,与《碣石颂》、《会稽刻石》、《泰山刻石》一样,为标准秦篆,是后世小篆之祖。2汉代至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张迁碑》、《张寿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碑》、《朝侯小子残石》、《杨叔恭残碑》、《熹平残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张景碑》、《石门颂》、《西狭颂》、《孔庙碑》、《西岳华山庙碑》、《封龙山颂》、《韩仁铭》等等,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各臻妙绝。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称作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但能各具特征特色,拉开距离,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隶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礼器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乙瑛碑此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石门颂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袁安碑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不失为临习篆书的好范本。篆隶之外,作为隶书之捷、今草之源的章草书,成熟于东汉,代表作有史游《急就章》和张芝《八月帖》、《秋凉平善帖》等。而且,后世的所有书体,如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