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沟通机制金海燕我以前是做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后来到就业中心来以后,逐渐的跟企业有了很多的接触,现在鲁总就是前段时间在浙江大学把他的CEO,就是百度的创始人(英文),一起请到浙大来,做了专场。在这之前跟他们同样性质的公司,google的老总李开复也到浙大来招聘。我们就业指导中心是校企联系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得到的信息,有没有作用很难说,我主要谈一下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沟通机制。我的结论是什么?就是沟通机制缺乏,沟通效果不理想。我分三块讲,最后一块讲一讲设想。今天就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这种平台沟通了,但是这种沟通能不能转化为大学的行动,太困难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校长,都是中层一些学校部门工作的一些同志、老师,我们很难把我们的观点影响到学校的决策。所以我这儿分三方面讲,第一个讲一下现状,第二个讲存在的问题,最后一个讲设想。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讲,中国高校与企业走的越来越近了。中国大学老师很多的课题来自于企业,这也是一种高校企业的关系。特别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学校,在浙江省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我们大学的课题经费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企业老板,而不像北京的一些知名高校,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高校,他们有很多的经费可能来自于国家,来自于政府。我们浙大相对困难一些,从这里拿钱困难,所以我们很多的钱都是从企业来。上海、广东一些高校,老师和企业接触是很多的。我们很多企业也会在学校建立奖学金,我们还有很多高校为企业培养人才,非学历的为主,还有很多很多,我不多说了。但是我发现一个遗憾,就是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主要是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上,对我们学校教育方面有没有带来新的风气,影响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很少。我这里给大家点一点,比如说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多数在这些方面,综合高校和企业合作,这个号称名头很大,国字头,科技动态,科技龙头,科技项目,有没有人才培养的内容?没有。所以中国高校和企业是密切了,但是这个密切没有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因为我的主题是在人才培养的沟通,所以我的结论是沟通很少。沟通很少,包括正式的机制,没有正式的方式,非正式的也很少。我们校长和企业家例行的峰会很少,这些现状要改变。这些现状不改变,我们离企业的需求永远差距很大。我前面谈到非正式的沟通很少,像地方的科研部门,地方合作处对企业了解是非常多的,但是能够影响的学校决策的不是很多,我在去年、前年,就了解到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未来前景非常好。比如说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到浙大一了解,他说要我们热能动力专业的人,我们有两个班,他说我都要了,但是最后这个班有40%、50%的人去了国外,所以他感觉比较遗憾,跟我们说要我们增加招生。我把这个消息打成报告给学校,但是后来没有下文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再一个就是企业和学校对人才标准要求有差距,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企业要的是包子,学校给的是蛋糕。再一个就是时间要求差距很大,上海1995年到2004年,共淘汰了40多个职业,新生100个职业,市场需求变化是非常快,我们高校能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对于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沟通现状,企业有怨言,企业对高校有很多不满,你的课程设置这么落后,不应该有的课程设计这么多,我们要的你们都没有。还有即使是企业认可的课程,里面的内容也很陈旧就不说了。前几年企业到学校实验室来参观,认为大学里面的实验室设施比企业还落后。这几年有了国家的支持,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企业说你们提供这样的设备,让学生在这么落后的设备上做实验,到我们企业以后,怎么能够在我们先进的设备上做实验。企业对高校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不满,据我了解有三方面很重要,一个是职业精神缺失,很多学生到了企业里缺乏责任感,缺乏敬业精神,这些方面的教育大学里很少提供的。比如说企业里面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道德教育要求很多,大学里真正重视了吗?没有,大学里的道德教育课里教的政治,这些都很不够。现在最近企业,我经常在企业里面做一些培训,最近浙江的一家民营企业,给今年新入职的员工做培训,培训前HR总监跟我讲,他们的新员工不愿意加班,他们的老员工加班是自觉的事情,新员工不愿意加班,你能不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引导。这都是新员工敬业精神不够。再一个就是职业技能不够,大学生知识学了很多,经验很缺乏,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灵活性,不能随机应变。还有就是缺乏职业技能的证书,我们大学里面在毕业证书之外,还有一个职业技能的培训,我们很少,这些都由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在做,其实这是不应该的。特别是对一些职业学校,和一些教学性的学校,我觉得更加应该注重,对他们职业技能资格的培训,除了拿到你学术方面的证书以外还要拿到技能方面的证书。还有我们大学能不能听得进去这个意见,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再一个就是口头语文字表达能力不够,让学生做一个演讲,工科学生做5分钟做了一个(英文),头没有抬一次,一直低着,PPT上有什么,就读什么,这些人到企业里能行吗?这些都是企业对学校的不满。下面是高校对企业的无奈,首先就是招聘人时要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哪来的工作经验。再一个就是多数企业没有实行实习生制度,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要实习生,但是国外的一些民企,这方面做得很好,像欧莱雅公司,IBM公司,GE公司,我们每年都有很多的实习生去,而且实习生回来跟我沟通说,企业对他们多少的重视。但是我们国内多数企业没有实习生制度,这些对大学生培养欠缺一个环节,比如说高校内部也很无奈,企业说你们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说这能怨我们吗?中学教育就给我们提供这些应试型的料,我们怎么改变?再一个就是师资缺陷,学校的老师没有企业经验,我专门提出来大学的工程教育,工科的教师应该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来自于承担过大型项目的工程师,但是这条路通吗?不通,现在学校要的老师都是要求博士,而一些工程师是来不了学校的。你们看美国的一些高校,他们的老师都是来自于一线的工程师。这是学校对企业的不满。这是第一个大的点,我把现象分析一下。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沟通失效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动力,谁愿意沟通,第二个就是体制障碍,第三缺乏渠道。我们先看看动力因素。,一个人做事情哪来的动力,为了生存我有动力,我去抢去偷。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强烈的动力,这个动力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小的动力,但也有动力是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一个组织的发展。所以动力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为了生存,第二个为了发展。我就从企业和高校两个方面都去做了分析,企业的动力来源于哪里?企业为了生存和高校沟通,有没有动力?企业根本不靠高校,高校不存在,照样也可以生存很好,没有动力,企业至少没有生存方面的动力跟你沟通。企业为发展有点动力,因为企业的发展,比如说在技术上,管理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企业的现在的实力,研究人员解决不了时候,或者企业不愿意投巨资来聘请这么多人员,会和你沟通,员工培训的时候会和高校沟通,还有招聘的时候,当然他看中你的学生会来,看不中不会来。所以企业为了发展这个动力也不那么强大。另外就是招聘新人的时候,这是企业和高校沟通唯一的一些动力来源之一,或者是三大块之一。这个动力,企业的动力,他认可你的毕业生才愿意来,不认可就不来了。所以我们各位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你应该知道,如果企业不是主动找上来门来的,要你的学生,说明你的学生的培养说实在已经存在一些问题了。你不是企业主动想要的,有的学生主动找上门来的,和企业主动来要的,这是质的区别。企业有主动找上门来要毕业生的动力,企业才会主动跟你沟通,你们教育方面应该哪方面应该做的好一点,哪方面应该提高。如果企业主动要人,这就是高校和企业沟通很好的时机,所以我是很注重这个时机,只要有企业到我们学校来招聘,我们就跟HR总监谈谈,问问我们学生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我们这个部门来说,我们跟企业沟通也是很多的。高校有没有沟通动力呢?首先看看高校生存动力有没有?我看了看也没有,只有到了什么时候可能会有呢?到了你的办学经费,国家不给你的时候,你没有钱办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求到企业了。现在高校没有生存沟通方面的动力呢?因为绝大多数高校都靠政府部门的拨款,像全国重大大学主要靠国家,很多地方院校靠地方政府,所以这个没有生存的压力。还有除了办学不依靠企业,现在产品销路也没有严峻到高校要真正静下来反思的程度,现在高校盲目的乐观,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到,实际上产品销路,我们学生卖不出去到了什么地步,高校才会紧张呢?不是你学生就业不了,现在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0%。高校什么时候才会有压力呢?不是你就业不了时候,而是你学生招不到的时候,生存的动力才会有。发展是有动力的,对于大学来说无外乎两个动力,一个是名望,一个是老师的收入。从名望的角度来说世界一流,985,211这样的学校,动力还是有的。像这种非常关注名望,我们对民间的排名非常的敏感。所以像这些为了保住这个才去努力,但是为了保住名声,高校为什么和企业合作,我从一流大学的情况来看,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学院,我们把所有大学区分,我们先看看研究型大学对名望的追求,需不需要依靠大学。我们看博士生招生指标,人文类学院是这样计算的,科研成果乘30%加上科研经费乘70%。你看看他的指挥棒是这样的,哪里有人才培养,社科类学院指挥棒和工科类学院的指挥棒差不多,都是以科研成果、科研经费来衡量的,根本不考虑你企业,没有动力,没有跟企业沟通的东西。教学型研究大学注重的是考研率、就业率,目前有些大学开始注意起薪,起薪跟就业有一点关系,但是关系不到。职业学院可能这方面压力会大一些。所以我们高校跟企业人才培养方面沟通都缺乏动力。再一个是体育障碍,首先是教育投资体制障碍,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设置肯定和市场非常近。现在学术界很保守,我前面讲到了,学术界大学的师资来源,关键看学位,不看你实际工作的能力。而大学很多师资,除了科研能力比较强以外,拿到博士学位,我还很担心的是连教学能力都不行。我在学校里给今年春季毕业的博士培训,怎么样上好课,这方面美国早就反思了,他们早就给博士、硕士培训了,怎么样做好好事,怎么样讲好课。再一个课程里面缺乏新内容,你到国外著名的MBA商学院看看,他们就有强制要求,你今年的课程里面,必须三分之二是要新的,你的案例必须三分之一是新的,有硬性要求,我们老师用的教材,用的案例,可能会几年不变,这些都从机制上面影响了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影响我们学生跟社会的接轨。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上海交大和宝钢做的产学研的联盟,这个是比较好的案例,他们从宝钢聘请的人做导师,现在学校说我们学校里有兼职导师,那是很虚的,这个是实的。并且确定28名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课程学习结束后送到宝钢培养,而且实现双导师指导,并且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师,企业导师真正进入导师序列和高盛简单,从事的课题和论文也都是经过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最后落脚点,我想怎么办,我现在展望,我现在谈两个,一个是趋势预测,一个怎么样真正结缘。在趋势预测方面,无可置疑,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与企业将会越来越近,那么什么时候高校才能与企业真正结缘,我觉得很多的公立大学,政府应该逐渐减少对他们拨款,这些高校会逐渐依靠企业的力量。第二个就是创办更多的私立大学,而且让他们很好的发展,发展到威胁官办大学的时候,他们就有动力了。那双方如何能够结缘呢,第一个,就是高校内部,第二个是企业方面的努力。高校内部就是走上层,上层不变革,下层努力没有效果。所以高校内部机制要变革,首先就是校长,校长要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这些人往往不一定适合做管理,这样就耽误了一个大学,再一个就是造成了不公正,他是某个学科的精英,到大学里做校长,把学校的资源一千万,十个亿,重点基金拿来以后,因为他是这个学科的领导,绝对不会吃亏,所以很多学科里的精英都想做校长,因为下面很支持他,他做了校长就会得到很多的资源。这样非常不好。从国外来看,他们的校长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不一定学术很精英的人,他一定是学术界里找一个最会管理的人。所以校长的选择,要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如果我们校长是一些职业经理人来做,这个大学和社会、企业的沟通渠道很通畅,在思路上本身就是通的。第二,大学董事会,这是一个很好让企业参与管理的平台,现在大学多少有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