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任:余德辉姜增伟委员:吕二喜邸建凯王琴华汤爱军刘俊生冯笠王晓川周世杰高晓峰王开前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编辑部主任:翟友军安宁成员:胡晓旭程昱李桂蓉金鼎赵岩牛克宇巩明芳张冬晨李进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目录序一序二第一篇中国品牌经济发展历程第二篇环境建设篇为什么要重视名牌战略□艾丰制约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原因与对策□刘日红产业品牌化与品牌产业化——中国发展自主品牌的几个战略性问题□杨子云发展品牌经济,做大做强内蒙古品牌□高晓峰现阶段我国品牌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王永第三篇自主创新篇创新是动力□荣剑英新阶段更要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张燕生、陈长缨、张哲人、张一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与知识产权□吴汉东关注顾客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钥匙□熊伟金融创新与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帅师高瞻远瞩“长线”经营——从自主创新角度看伊利品牌之路□潘刚“华旗”的品牌经营理念与自主创新模式□冯军全聚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泉□姜俊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北方奔驰又好又快发展□缪文民第四篇品牌推广篇“中华老字号”品牌激活的路径选择□卢泰宏、吴水龙、蒋廉雄品牌生命体假设及其延伸中的遗传与变异□余明阳颠覆:第一品牌的核心法则□郑新安走出十大误区打造民族品牌□郝诚之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跻身“10亿元品牌俱乐部”的5个定位要点□邓德隆、陈奇峰终端品牌传播系统及运作肌理浅析□吕艳丹亦论我国企业创建全球名牌之旅□傅慧芬中国品牌亮剑海外□顾环宇寻找全球化品牌的“米姆”□王育琨同仁堂创建民族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篇品牌管理篇民族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王齐国品牌联盟:建立和发展品牌资产的新战略□卢泰宏、周劲松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李顺德中国进入品牌精致化时代□李光斗品牌,企业撬动地球的支点□曹新明你决定开始建树一个品牌吗?□叶茂中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品牌危机管理:态度决定一切□吴子敬透视我国企业合资过程中的品牌问题□杨兴国附录我国现行与品牌有关的重要政策法规国家颁布的与品牌有关的重要政策法规地方颁布的与品牌有关的重要政策法规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第一篇中国品牌经济发展历程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中国品牌经济发展历程虽然我国的一些老字号品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我国品牌经济的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品牌经济也由浅入深地不断向前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品牌经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品牌经济启蒙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就开始恢复商标统一注册工作。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这些措施促使中国企业开始了以注册商标为标志的品牌建设行为。在此阶段,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商标层面,认为品牌只是一种识别商品的标记,对品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企业的竞争环境还不是很激烈,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也处于一知半解。因此,这一阶段中国品牌建设基本上处于启蒙状态。但这一阶段为中国品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阶段:品牌经济发展阶段(1992-2002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之后,中国品牌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明确提出“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1997年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企业创名牌产品的若干意见》。2001年6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1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2年2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了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中国名牌产品标志使用的管理,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很多省、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市在这一阶段制定了各种名牌发展的战略,掀起了一股创名牌的高潮。第三阶段:品牌经济提升阶段(2003年至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以后,各类企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2005年12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发展自主品牌。发展品牌经济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品牌经济提升加速,全国掀起了创建自主知识品牌建设的浪潮。商务部及时推出了“品牌万里行”工程,倾力打造“品牌建设十大体系”,即品牌评价体系、品牌促进体系、品牌宣传推广体系和品牌保护体系。与此同时,将如何振兴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也列为我国品牌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摘自商务部编著《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烈,企业也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树立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正是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互动推动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第二篇环境建设篇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为什么要重视名牌战略艾丰1[内容提示]:目前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与措施大力扶持名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也多次对名牌战略的实施做了批示。正是出于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克服国人经济思想弱点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进行有效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媒体等等均应该行动起来,重视名牌战略,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中国的自主品牌。[关键词]:名牌战略;经济全球化;经济增长方式;市场竞争品牌,名牌,名牌战略,这几个词,现在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了。其实,这不是几个词的问题,它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向和重要的趋势。邓小平在1992年就指出,“我们一定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江泽民在1994年题词:“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党的十六大报告写进了这样的句子:“要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国务院批准在2001年建立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都多次对名牌战略的实施做了批示。中央政府、政府各个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媒介等中介机构、众多的企业都动起来了。为什么要重视名牌战略?我认为至少有五点理由。一、第一点理由: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过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大家更多关心的是规则,但今后更多的是对策问题。中国经济以什么样的对策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制定对策,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的国情。把中国经济放到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特色就是八个字:“制造大国,品牌小国”。1作者简介:艾丰,男,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培训推进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财贸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数所高等院校教授。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从制造的角度说,目前我们中国至少有一百七十多种产品的产量已经占据到了世界的第一位,有的还不止是第一位,而是占一半以上份额的绝对冠军。钢铁、煤炭这些大宗产品不消说了,鞋的产量中国占世界的一半还多,服装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彩电世界第一,空调产量占世界70%,手表,过去一说就是瑞士、日本,但现在中国手表的产量占世界的75%!这个产品清单还可以列得很长。但中国有多少世界名牌呢?到现在,一个很成熟的世界名牌也没有。“海尔”在我们国内很著名,但放到全世界,还是刚刚崭露头角。“品牌小国”有什么问题?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效益。世界经济有一个微笑曲线。研发获得的效益高,制造获得的效益低,销售获得的效益高。三点连起来,两头高中间低,象一张微笑的嘴。这个微笑曲线,对中国来说就是“苦笑曲线”,因为我们中国就站在效益低的制造的环节上。研发是弱项,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销售也是弱项。我们90%的出口商品是用人家的牌子。我们产品出卖的价格很低。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皮夹克,平均每件卖80美元,美国经销商加上他们的品牌出卖,卖到400美元一件。出口的体恤衫每件卖36人民币,人家在市场上卖100美元,耐克在中国加工,收购价是12美元,它的市场价格是120美元。如此等等,谁获得了更多的效益是很清楚的事情。第二,影响到我们外贸的扩大。现在我们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增量降价”,出口总量越来越大,而单位价格却越来越低。这样造成了许多对外贸易的摩擦事件,外国对我国产品实行反倾销的案件越来越多。一方面我们要据理力争,一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反思我们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不要过分依赖量的增加,而主要靠提高附加值。这就要搞品牌。第三,影响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稳定性。现在贴牌生产(OEM)很多,这是因为你现在劳动力便宜,人家到你这里加工,如果你也要提高工资,劳动力不再便宜,人家就可以到别的国家去加工。那时你的经济就要萎缩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不可能永远维持很低的工资,如果成本提高了,人家就可能不在你这里加工了。我们现在很提倡自主知识产权,但没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将难以着落。例如,我国的汽车搞国产化,也可能创造一些新的技术或工艺,但没有自主品牌,人家说可以用,你才能用,即使用上了,也是给外国的品牌长脸,并不能提升自己的产业地位。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三对策”。他指出,跨国公司有三大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有三大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本土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我们就是要把跨国公司的三个优势和我们的三个优势结合起来,造成符合三个要求的制造能力。这三个要求是: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能力。这里把“拥有知名品牌”放在了第一位。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二、第二点理由:我国经济转换增长模式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90年代以来,一直把握得很好,在“八九不离十”的范围。但掩盖着增长模式方面的严重问题。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即“三高两低”的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以2004的统计数字为例,这一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4%,即1/25,但造成这1/25的财富,我们消耗的钢铁占世界的1/4,消耗的煤炭占世界的1/3,消耗的水泥占世界的1/2。把消耗和产出做一对比,就看出我国经济的缺陷来了。按照这种模式,我们的持续发展将遇到严重的障碍,首先是资源和能源上的障碍。如果我们的GDP翻两番,是现在的四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增长四倍,1/4乘4,就是1,全世界的钢铁都归中国用才行,1/3乘4,是1又1/3,全世界的煤炭都归中国用还缺1/3,水泥是1/2乘4,是2,都归中国用,还缺一半。我们就是能够千方百计把资源和能源搞到手,但污染也将承受不了。现在世界上有一句俏皮话:“中国在世界上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贱,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贵”。这句话虽然有相当大的片面性,但应该对我们起到警示作用。经济这个问题,就要转换增长方式,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是两条线,一条线是“硬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谓“硬资源”就是物质性资源。中央已经提出了节约经济、循环经济等。还有一条线就是“软资源”的利用。所谓“软资源”就是信息性资源,包括信息、知识、科技、文化等等。软资源与硬资源相比有三大优势,一、硬资源在使用中被消耗,使用过程有排他性,我用了你就不能用。软资源在使用中不仅不被消耗,还在使用中增殖。例如,网上的信息,你用了我还能用,使用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越高。二、硬资源的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