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结合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相结合的专题一、知识点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待定系数法)①一般式法:设二次函数为)0(2acbxaxy利用这种方法求解时,往往题目会告诉我们二次函数经过几个点的坐标,到底需要几个点的坐标就能求出解析式呢?就看cba,,不知道几个,3个系数都不知道就需要3个点的坐标,2个系数不知道就需要2个点的坐标,1个系数都不知道就需要1个点的坐标。把坐标带入函数,然后求解方程组得到系数,就可以得到解析式;例:已知二次函数),,(2均为常数cbacbxaxy的图象经过三点A(2,0),B(0,-6),C(1,-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把A(2,0),B(0,-6),C(1,-2)代入cbxaxy2,得65126024cbacbaccba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652xxy②顶点式法:设二次函数为)0()(2akhxay利用这种方法求解时,往往题目会告诉我们一个条件就是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因为在所设的函数中,对称轴就是x=h,所以顶点坐标是(h,k)。只要告诉我们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那么就知道了h和k两个未知数(a,h,k)的值,需要再告诉我们函数上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a,即求出了解析式;例:已知某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5),且该函数经过点A(),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由题意,可设该二次函数为5)1(2xay,又因为函数经过点A(0,7),把A(0,7)代入函数得2,75)10(2aa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742,5)1(222xxyxy即③交点式法:设二次函数为)0)()((21axxxxay利用这种方法求解时,往往题目会告诉我们某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所以只需要再告诉我们函数上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a,即求出了解析式;例、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两点A(3,0)和B(5,0),且该二次函数经过点C(6,6),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由题意,可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5)(3(xxay又因为二次函数经过点C(6,6),将点C代入函数得2,6)56()36(aa所以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5)(3(2xxy,即301622xxy当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还有可能是:2axy,kaxy2,2)(hxay,其实也可以由上面的解析式得到,只是所给的已知条件不同,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而设相对应的解析式。比如2axy就是已知对称轴是y轴,经过原点得到的,而a只是决定了开口的上下和大小;再如kaxy2就是已知对称轴是y轴,且函数经过点(0,k)的意思,可以由2axy经过上下平移得到;又如2)(hxay就是已知对称轴为x=h,且顶点在x轴上,即函数与x只有一个交点的意思,可以由2axy左右平移得到。2、一次函数的求解:①正比例函数:设)0(kkxy;该函数经过原点,那么再需要知道函数上的另一个点的坐标即可得到该一次函数;例、已知某正比例函数经过点A(2,4),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设正比例函数为kxy,把A(2,4)代入,得k=2,所以该正比例函数为xy2;②一次函数:设)0(kbkxy;只要知道该直线上的两个点,代入求得系数k,b即可。例、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和(-4,-9),求这个一次函数;解:设该一次函数为bkxy,把(3,5)和(-4,-9)代入,得129453bkbkbk所以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xy;D3、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考点①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可能情况判断;这类问题一般是给出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式子含有相同的字母符号,然后判断各自图象的可能性;例、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axyaxy23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②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给出(或求出)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交点坐标;既然是交点,则交点即在二次函数上,也在一次函数上。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可能是一个交点,也可能是两个交点。例、求二次函数32xy与一次函数5xy的交点坐标;解:由于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的纵坐标是相等的,即532xx,解得2,121xx当11x时,41y;当22x时,72y所以交点坐标分别为(-1,4)和(2,7)③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与定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S;求三角形面积的常见方法有:直接公式法、分割法(分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例、如图所示,二次函数322xxy与一次函数32xy相交于两点A、B,二次函数的顶点为C,求三角形ABC的面积;解:函数交于两点A、B362,362,6,6,323221212yyxxxxx得由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62,6(),362,6(BA由4)1(3222xxxy,得C点坐标为C(1,4)过C点作直线x=1,交于AB直线与点D,由一次函数得D点坐标为D(1,1),所以DC=5CDyy6562521)(21ABABCxxDCS补充说明:①两点坐标分别为M(x1,y1),N(x2,y2),则两点间长度的表达与计算:A:若MN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1212yyyyMN;B:若MN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1212xxxxMN;C:若MN两点的横、纵坐标不相同,则212212)()(yyxxMN②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时,若以AB、BC或AC为底边来直接求面积,那么高就比较难确定,所以做直线x=1将三角形ABC分成两个三角形ACD和三角形BCD,然后以CD为底来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就比较好算了。④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是初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考喜欢出的一个考点,这里针对这个问题做个简单的总结,那么动点问题怎么考,会有哪些常见的情况呢?Ⅰ、动点在直线上:a、x轴上、、y轴上或者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上;b、一次函数所在直线上;Ⅱ、动点在抛物线上;动点的移到会导致线段长度的变化,所以会导致几何图形的变化,图形面积的变化;所以,这类问题常常会考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动点和定点围成什么样的三角形问题,比如:动点P在什么位置能与定点AB围成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等;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值问题;例、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与x轴相交两点的坐标分别(-1,0)和(5,0),且抛物线经过点C(0,5),抛物线的顶点为D,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为bxy21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E(4,2);试求:①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②求抛物线与直线AB相交的两点A、B的坐标;③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PA+PC的最小值;④若抛物线在AB段内有一动点P,求出PAB的面积最大时P点的坐标;解:①由题意,设抛物线解析式为)5)(1(xxay,且经过点C(0,5)15)50()10(aa,得由;54)5)(1(2xxxxy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因为直线AB经过点E(4,2),所以由34221bb,得321xyAB的解析式为直线;②4,21:,32154212xxxxx解得由将5,411,3212121yyxyxx得代入和所以A和B的坐标分别为)5,4()411,21(BA、;③9)2(5422xxxy抛物线)9,2(,2DDx的坐标为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作点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F,则F点的坐标为F(4,5),即B点;动点P在对称轴上,由对称性得PC=PBPBPAPCPA459)()(22ABAByyxxABABPBPA的长度的最小值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小459的最小值为PCPA;④设点P的坐标为)54,(2xxx,过点P作直线平行于y轴,且交于直线AB于点G,则G的坐标为)321,(xx2273215422xxxxxPG29ABxx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64729)47(49)227(49292122xxxPGSPAB当的面积最大此时三角形时,PAByx,1614347)16143,47(PPPAB点的坐标为的面积最大时,当二、课后作业1、如图,一次函数baxy与二次函数cbxaxy2的大致图像是()2、已知二次函数cbxxy2经过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和(3,5),已知一次函数mxy经过点(-2,-4),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A、B,二次函数的顶点为C,试求:①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求A、B两点的坐标;③求三角形ABC的面积ABCS;3、如图,抛物线cxxy31312与x轴交于A、B两点,且点B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是抛物线上在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点P的横坐标为a,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AC于点Q。①求A,C两点的坐标;②求PQ取得最大值时P点的坐标;③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B,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