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现状郭强1闫诚2韩晶3裘慧4杨斌5(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266001;2.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350001;3.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北京100026;4.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杭州310016;5.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综述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研究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探讨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出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抓手,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主线,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更是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工作。1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1.1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现状[1][2]2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多年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始终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我国相继出台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伴随着国家在科研院所改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交易市场、创新型企业试点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深入推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科技成果应用比例较高,但成果实现产业化比例较低。2012年全国共登记应用技术成果43234项,其中稳定应用的成果比例达到84.29%;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试用的成果比例分别为7.15%和3.40%;未应用的成果比例为4.92%;另有0.24%的成果应用后停用。在43234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为10797项,占24.97%。这些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共取得技术转让收入189.93亿元,其中,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64.90亿元,占34.17%。2011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表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2013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2013至2014年中国经济年会上3表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013年7月1日,英国国际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为第35位,此排名2012年、2011年和2010年中国排名分别为第34位、29位和43位;中国香港排名第7位。1.2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模式[3][4]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一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趋势,充分发挥了科研机构人才、技术优势,组织和整合了优秀科技资源,使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较大发展。1.2.1自行投产模式。即自主开发,是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企业自身研制的科技成果在本单位内部进行的一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其特点是科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自行投产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政产学研金介用模式面向产业集群模式科技企业孵化模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4技成果的成果源与吸收体融为一体,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消除了中间环节,科技成本转化交易成本较低,转化效率较高。1.2.2技术转让模式。即有偿转让,是指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技术转化模式包括间接转让和直接转让两种形式。其特点是科技成果的成果源与吸收体相分离,没有形成长期、紧密的合作,而是依靠技术中介组织实现某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1.2.3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1.2.4政产学研金介用模式。“政产学研金介用”是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可以实现各创新主体独自所无法获得的收益,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5构、科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在不同的层次上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各方合作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该模式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创新资源易得,创新成果共享,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1.2.5面向产业集群模式。面向产业集群,通过有效占据市场和技术制高点,快速实现科技项目资源与产业集群的有效对接,将科技项目资源的实施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是科技项目资源快速、有效转化的温床。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很好地结合区域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特点,发挥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力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1.2.6科技创业孵化模式。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量转化沉淀在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成果,提供了有利保障的企业聚集场所,促进了我国科技成果有效商品化和产业化,支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科技支撑经济的重要抓手。1.2.7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建立面向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的特点是提供专业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商业模式,适用于有较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先进的科学仪器与技术设备、高6素质的人才队伍且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的机构。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产学研结合模式。1.3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5][6]世界各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演变时期。一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着眼于提供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培育和促进创业及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除了联邦、州和大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外,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设立了小企业委员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政府设立小企业管理局等。二是20世纪60至80年代,以美国冷战时期国防科技计划对朝阳工业兴起的直接推动为代表,各国纷纷仿效制定国家科技创新引导计划,如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10年振兴科学技术大纲”等,辐射带动了一大批科技企业的发展;三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经历第二次石油危机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英特尔、微软、戴尔、思科、IBM等一大批从小到大、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彻底改变了社会对中小企业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传统认识,美国《联邦技术转移法》、《小企业技术转移法》、《国家技术转让与促进法》,《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拜杜法案》等相关立法纷纷实施。东亚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得发达国家深刻反省,把支持企业创新上升到提升国家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发展中国家7更是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企业成长作为实施超越战略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1.4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7][8][9]1.4.1政府宏观引导模式。国家科技计划的成果转化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推进,因此,政府出台政策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以美国和日本为典型代表。自1980年开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技术发展和推广转化的法律、法规,如《技术转让商业化法》(2000)等,通过立法,加强联邦政府及研究机构对推广转化的责任,去除制约推广转化的不合理障碍,加速联邦资助的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日本的产业政策法中,许多都体现了国家对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引导、宏观调控和各种优惠政策,使相关领域成熟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政府宏观引导模式风险投资推动模式工业实验室直接转化模式中介机构及企业孵化模式产学研合作推广模式国家技术开发项目竞争模式81.4.2风险投资推动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条成功之路,在美国,至少50%以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得到过风险投资的帮助。据测算,从科技开发到产品中试再到产品投产所需资金的比例是1:10:100,资金是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重要条件。风险投资一头连着有资金但无科技项目的投资者,另一端连着处于成长初期、有项目而缺乏资金的高科技企业,便于实现一种“双赢”局面,既能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也使投资者获利,其过程也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依托,从而使技术创新落到实处。1.4.3工业实验室直接转化模式现代工业实验室体现了科学研究活动的多元化特征,它包括在特定商业目标指导下的,具有特色的基础性或开创性科学研究活动,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与工艺过程和产品有关的非常规性的和多样性的技术活动。因此,工业实验室出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开创了工业界开发和利用科学的制度,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共同体的研发模式。在工业实验室模式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销售都是在企业系统内完成,因此,科技成果的转换非常顺利,创新产品的销售利润也可以作为新的科技投资继续用于企业新的研发,形成技术和资金的良性循环。1.4.4中介机构及企业孵化模式9中介机构在各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连接科研成果与产业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为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各国都设立了各类中介机构,包括政府主导的,民间自发的,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如美国成立了国家技术转让中心(NTTC)和联邦实验室技术转让联合体(FLC)等,日本则成立了新技术事业团。企业孵化器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新生中小企业聚集地,含有生存与成长所需的共享服务项目的系统空间。它通过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使新兴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因此,企业孵化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企业的存活率,也极大地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1.4.5产学研合作推广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技术向产品转型的过程。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多个利益主体往往是造成成果转化不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并掌握着技术,而企业具备了生产能力,但缺乏创新技术或创意,由于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理念和目的不同,研究机构研发出的技术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大相径庭,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为此,很多国家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使科技项目成果顺利的转化成商品。如美国出台了《国家合作研究法》,印度对从事R&D活动并与大学10和国家实验室建立关系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包括对与R&D有关的各种资源的关税折扣。1.4.6国家技术开发项目竞争模式为保证科技项目的成功和优势,在项目招标和执行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模式是很多国家的做法。如美国国防部为激励军事工业的创新性、保持武器装备的先进性、降低国防采购成本,长期坚持在采办过程中采用竞争政策,确保在一个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存在相互竞争的供给商,确保主承包商对主要和关键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有效的竞争。近些年来,英国国防部也吸取了美国的经验,对于大型武器的招标项目在拟订标书之前先组织现场演示,通过演示选择几家公司进行竞争,从中选出中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