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方案2009--2010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广阔的社会。有资料显示,我们学校4小时的正面教育不如社会1小时的反教育。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构建德育教育网络,才能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就此,我结合学校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见解。一、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家长是重点。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家长要懂得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因此,我校向家长提了几点建议:1、家长定期与学校交流学生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向;2、家长应充分支持并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3、家长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应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4、学校密切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我校还不断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如定期做好家访工作,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此外,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我们充分地利用校刊的窗口作用,及时、准确地把校内的新事件、新现象传达给家长。本学年,我校还建议家长以书信形式,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活动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们也学习了不少科学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二、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社会是难点。正如胡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指,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针对农村公共教育场所极度缺乏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首先要把群众动员起来。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请村党委协助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请他们协助学校做好周围商店店主的思想工作,不要销售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商品;共同教育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禁止家庭赌博……从而努力做好家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其次要“走出去”,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受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学校要在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多带学生们到外面去参观学习。三、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教师是关键。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协调与配合意识的渗透、宣传,不时地组织适当的学习,传授必要的方法,并且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具体做法主要是:1、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家访工作;2、要求教师在学生表现出色时主动与家长联系;3、要求教师注重结合家长差异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4、要求教师掌握每位家长为他们孩子设计的目标;5、要求教师在为学生制定教育计划时请他们的家长提建议;总之,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学校在这一工作中是中心环节,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三者之间如果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同向同力的德育网络,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方案2010--2011我校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策略,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充分利用社会各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使家、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具体工作: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一)做好上门家访工作各班主任在接班2个月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100%。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每次家访前要为学生准备2~3个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二)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2、建立家校联系本,这是家长与教师每天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天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阅读了解后签名留言,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3、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三)建立“家长会”制度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成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家长会由各班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1~2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实施方案2011--2012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一、工作目标(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3)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4)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二、方法步骤⑴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⑵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⑶建立学校网络。⑷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⑸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校外辅导员请进校园,让他们给校园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清新诱人的时代气息,感受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⑹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三、工作重点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⒊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其闪光点,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⒋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⒌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⒍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⒎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四、工作内容: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违法和犯罪;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与法同行”中学生演讲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3、发挥“素质教育乐园”作用。建立素质教育乐园和假日小队,设立了德育园、科技园、读书园、文学园、体育园、网络园、手工园等,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增长才干、展示自我的天空。体现益德、助智、健体、促美等特点,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4、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活动。一是动员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做贡献;二是继续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小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