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1)通过实地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从中探查一线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供更多教师可以参考的案例。2)为教学实践中低效、无效的小组合作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通过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将有效的、成功的教学实践概括、归纳、提炼,上升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范式,初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行为模式。2.研究的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课堂上正在流行,其实然状态是什么?有多少课堂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常被用来学习哪些知识?教学中哪些内容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的什么环节适于小组合作?对于适于的内容引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又是什么?教师教学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必须回答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对于教学实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现状的揭示又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案例和数据支持。2)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在确定初中哪些课程需要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时、合作过程中,教师怎样管理合作小组、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怎样把握、在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效果上,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这些是原有合作学习理论无法说明和解释的,因此本研究可以及时摸清现阶段发展的重难点,从而可以推动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基本理论和方法上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3)本研究的结果将及时反馈给一线教师,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技能、专业水平,因此本研究对现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国内外研究进展196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领导研究小组开始在明尼苏达大学培训教师如何使用合作学习,并建立了合作学习研究中心。19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从1990年起,合作学习研究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广泛应用于中国等国的教育领域。以我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相继开始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浙江、山东等地陆续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近些年,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纵深发展,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北师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与发展性教学”,以及最近的“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等。1990年前虽然合作学习的研究众多,期间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了适用条件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合作学习策略单调、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等问题。1990年后,合作学习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通常都以小组的形式呈现,但在小组规模、构成人员及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合作学习小组规模的摸索中,Aronson认为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可由3~7人构成,而最为理想的小组人数为5~6人;Johnson则认为2~4人的小组最适宜,普遍认可合作学习小组由4人构成;KarlSmith建议合作学习小组初期的人数尽量少些,以使学生们能够及时适应各种角色,这之后才可以转而设立更大的小组;美国教育家杰克布斯曾明确指出:“一般而言,不论从教师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方面看,4人小组都有许多便利之处。”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小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其中以4人为最佳。关于小组在构成人员上的研究也很活跃,主要研究表现在异质小组与同质小组。1996年,Slavin简要地论述了小组构成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能影响,比较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优于班级学习成绩后,认为异质小组是通常提倡的分组方式。进一步比较异质小组学习和同质小组学习后,结论却有很大差异。D.W.Johnson&R.T.Johnson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凑到一个组内,而是要组成有结构的小组,才可能产生预期的、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IanA.G.Wilkinson和IreneY.Y.Fung考察了小组构成对合作学4、相关研究综述18世纪晚期,贝尔和兰喀斯特(Bell,A.&Lancaster,J.)在英国进行了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1806年在纽约开设兰喀斯特学校,随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传到了美国。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教育家帕克(Park,F.)在公立学校对合作学习付诸实践,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民主氛围。在帕克之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习的影响。在教师主导下的同质小组中,同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循环进行的。而在同伴导向的异质能力小组中,同伴效应直接源自小组互动和同伴之间的讨论,通过这些途径达到认知的重新建构、认知复述、问题解决和其它高水平的思考。面临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的组织方式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目前西方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者在长期探索中已共同开发出了学生小组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争法(TGT)、切快接拼法(Jigsaw)、共学式(LT)、小组调查法等多样化的组织方式。根据中国的国情,班额人数较多的情况,研究者探索出一套中国化的操作性强的合作学习组织方式。例如广西柳州市一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2人小组合作学习适合于简单的知识技能教学任务、4人小组学习适合于分析、比较、综合性等教学内容、6~8人小组合作学习适用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果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不显著。2)研究者不再停驻于单纯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及科学理念,而是侧重于课堂应用合作学习的研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在集体授课基础组织形式之上,发展成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特质研究不够,把握不深,使得实践中混杂了许多形式化、表面化的“假”合作学习,偏离了合作学习的本质内涵,既影响了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发挥,也阻碍了合作学习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的真正普及。针对以上问题,一些学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广西百色高中陆玉团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而非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下一步努力方向是:应把注意力从“如何合作”转向“合作什么”这一层级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丁亮、张琛琛提出了4点研究展望:①以任务类型取向的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互动研究;②认知取向研究的继续深入;③合作学习小组分类标准的精确化;④互动研究参照标准的多样化。江苏如东县浒澪实验小学沈建峰指出,目前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综观上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初中具体学科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结合初中课堂旨在通过课堂观察系统地了解当前初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情况是怎样,找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5、参考文献【1】张茜.透视小组合作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7,4【2】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0~114【3】于瑾.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及形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2,7:48~49【4】丁亮,张琛琛.合作学习中不同能力层次学生互动研究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1,3:157【5】史铭之.中美合作学习的比较研究[J],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