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复习惠安一中陈玮玲文言文翻译的地位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整合,要考虑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综合知识。高考分值一般为10分。翻译指导一、翻译的基本要求①要一一对应。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②要重视句式。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③要揣摩语气。(对原文的语气进行重点理解)④要贯通文意。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达: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三、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如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四、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五、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留调补贯删换字翻译的具体方法适用范围示例人名、地名、国名、年号等专有名词(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噫吁戏,危乎高哉!(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等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说法(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2)初一交战,操军不利。留换删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也。(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调补贯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等,可照录不翻译。具体解说A.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留人名地名年号删:夫战,勇气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夫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打仗,是靠勇气的。语助和连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不同。异同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不同偏义复词曾益增加同义连用删除一个3、换:十年春,齐师伐我。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军队攻打愚我悉都咨商量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或词的结构古今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另外:单音词双音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本字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留删换这三种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字字落实留删换字本义引申比喻练一练1、孔子云:何陋之有?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5、子何恃而往。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留删换即补出省略内容。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4.补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3、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5.调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何陋之有?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呢?蚓无爪牙之利还自扬州。《伤仲永》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自扬州还。我从扬州回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蚓无利爪牙。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文言词语。6.贯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翻译为“做官的人”。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有的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准确理解。例如,“去”的今义常用是“到……去”,而古义常用是“离开”,动作趋向古今恰恰相反。《荀子·致士》:“川渊枯则鱼龙去之。”译为“河流干枯了,那么鱼和蛟龙就离开这里。”又如,“偷”今义常指“偷窃”,古义常解为“苟且”、“马虎”。《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译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粮仓即使充实,对农业也不马虎。”2、注意一词多义有的文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理解有误,也容易导致文言难句翻译的失误。例如,同是“兵”这个词,在汉贾谊的《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句中,“兵”指的是“兵器”;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中,指的是“军队”。这就需要仔细辨识。3、注意词类活用4、注意文化知识有的文言文选段常常牵涉到古代礼俗、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文化知识,在文句翻译时也要留意,以免弄错。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是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使动;形容词活用为意动、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即前面所讲的各种活用情况)5、注意通假现象6、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时利用同音或音近(也有不同音和音不近的)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与我们的现代汉语不同,要注意分辨。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中的“父兄”就只有“兄”的意义。文言文翻译歌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练习翻译下列的句子。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千古江山,英堆无觅孙仲谋处。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宾语前置句,“安在\·在哪儿,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在。的前置宾语,然后\安在\倒置句首;答案: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见欺于王\”中的\“见……于……\”表被动,。见:是助动词表被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王;负,对不起;答案: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③千古江山,英堆无觅孙仲谋处。语序应调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可解释为与……相比,谁更怎么样,据句义,可解释成厉害。其他例子,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呢?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要求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起遭受痛苦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苫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痛苦\)高考题参考02年全国卷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李将军之谓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6、(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04全国卷1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15、(8分)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读下面的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末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①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蘘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②一一《新唐书·李贺传》[答案]译文①:(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译文②: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诗句,看见许多写原纸条,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解析]要弄清的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例5.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屐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分析:这句话应当翻译成“如果你没有忘记我(而前来奔丧),也许还赶得上”。“岂”不能译成“难道”,据文意,元伯是希望范式(字巨卿)来,所以应是祈盼的语气而不是反问语气。补充:文言句式疑问句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置句;成分省略句;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4、用:“……,……。”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如: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此则寡人之罪也。C、梁父即楚将项燕。D、环滁皆山也。E、臣本布衣。F、且相如素贱人。G、熊掌,亦我所欲也。“乃、则、即”有“就是”之意。6、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7、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相当于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